辽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①
2016-10-27杜大勇
杜大勇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42)
辽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①
杜大勇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所行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了,所以,寻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创新势在必行。该文在总结以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现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分析各个模式在培养人才中所起的作用,还有这些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效果。从而为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观点。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实现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在保存现役运动员的有生力量的用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补充力量,能在社会持续的吸收进高质量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与此同时将退役运动员有需求有序地向社会输出,从而形成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我国民众的竞技体育激情推至高潮,中国奥运军团掀起夺金热潮,战绩辉煌,这向世界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再也不是体育弱国,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竞技体育的顶峰。然而在竞技体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改革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作用
辽宁省是我国的体育大省,一直走在我国竞技体育界的前列。为我国输出了很多体育人才,其中有许多中国乃至世界的冠军级运动员。现如今,高水平运动员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等体育系统,然而,体育系统培养出的运动员在文化方面,很多都是有所欠缺的,这样运动们退役后,他们的出路就成为了一大难题。因此,辽宁省要真正地实现“体教结合”为主,职业俱乐部制度和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为辅的目标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形成一个良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为我国竞技体育界提供足够的有生力量,不会导致运动员的断层。良好的培养模式对退役运动员出路也有着极大的帮助。一旦良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对培养优秀的、冠军级的运动员都是非常有益的。
2 现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现状
运动员培养单一,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严重失衡,许多竞技体育类的培养学校对学生的文化学习管理十分放松,只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虽然一个相对独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对运动员的体育素质起着很好的依托作用,对寻找、选拔、输送高层次的运动员都有着非常稳定的帮助。但是由于文化教育和体育锻炼的严重失衡,导致运动员自身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素质得不到全面的提高。这对辽宁省以后的竞技体育发展是非常大的阻碍。
3 教练员的结构不合理
运动员从初期启蒙开始,到尔后的初级训练、中级训练、高级训练,都是由运动教练员指导完成的,一般来说,教练员的自身素质水平对运动员的素质水平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多时候,天才运动员的出现也需要教练员去发掘。因此,教练员的开发、选拔和审核也是十分重要的。辽宁省如今运动员主要是由退役的运动员组成,由于退役运动员本身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训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依然照用之前训练他们的方法,没有开发合理,的科学的训练法,教练员知识陈旧,训练结构不合理,这都阻碍我省经济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图1
4 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落后
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模式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相符的管理模式,这一方面确实集中训练管理了运动员,对我省运动员的规范管理有着很大的依仗。另一方面,高度集中的管理在现代化发展的今日已经不再适应了,暴露了很多缺陷:其一,政府的统一管理抑制了社会资金的流入;其二,我省各个培养基地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不流失,阻碍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互交流。
5 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竞技体育的核心是体育人才,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则是竞技体育人才输送的关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首要是挖掘人才,教练员的培养模式、运动员的挖掘模式和制度形成了一个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模式。此三种模式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是一个稳定的三角链,形成一个高度配合的运动员开发模式(如图1)。
科学地培养竞技体育教练员,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优秀的教练员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对教练员进行规范化的培养、培训,加强教练员的理论文化知识,完善教练员的人才系统的构建。
体育人才的规范化培养和体育制度模式的健全。体育人才的规范化培养是要做到的是真正的“体教结合”,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运动员自身,为运动员在之后国内国际上的比赛打好坚实的基础。我国早已不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往的体育制度已经过时已久。健全现行的体育制度需要我省政府根据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有针对地市场引进,进行看得见的调控。
[1]唐红明,刘新光.“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92-93.
[2]王元丰,唐建倦,李晓明.新形势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趋势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9(4):79-80.
[3]葛幸幸,唐建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J].体育学刊,2009,16(8):24-27.
[4]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69-71.
[5]刘志云,王伟明,王晓芬,等.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6):48-51.
[6]刁瑞雪.辽宁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7]孙丽斌.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开发与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8]阳艺武,刘同员,黄彩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思考——兼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221-223.
[9] 唐建倦.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6):50-52.
G80
A
2095-2813(2016)09(b)-01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139
杜大勇(1972,2—)男,满族,辽宁营口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