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世界群像》视听语言解析
2016-10-27王静伟
王静伟
(湖北美术学院 动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旧世界群像》视听语言解析
王静伟
(湖北美术学院 动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本文探讨的影片《旧世界群像》, 是一部在纪录片领域中不朽的杰作。这部影片革新了当代纪录片的电影语言。
纪录片;《旧世界群像》;杜桑·哈那克
纪录片是电影的源头及其大宗,世界上诞生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就带有纪实的特征。百年电影史中呈现了不同类型和风貌的影片,纪录片也不例外。然而多数人对于纪录片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上。
本文探讨的影片《旧世界群像》,是一部在实验电影和纪录片领域中不朽的杰作。这部黑白纪录片创作于1972年,由杜桑·哈那克执导,也是捷克电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部影片灵感来自一组人物肖像照片(本片中影像上最大的特点是将照片同活动影像同时使用),影片打算以一种全新的风格拍摄,即从肖像照片引入人物配以画外解说,或者独白讲述每个被拍摄者奇特的命运,他们或贫穷或疾病或老迈或挣扎,却又同时对抗着这世界。一个个人物陆续登场,展现出的是那个年代捷克乡村整体的生活状态,从而影射出整个捷克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
整部影片在画面上从静帧和动态影像间反复切换,虽然此种手法并非其首创,早在让·维果的《操行零分》、特吕福的《四百击》和路易·马勒的纪录片《人性太人性》中已有所见,但以上影片多是在片尾进行停格用以烘托情绪气氛。
《旧世界群像》一开场就在静帧和动态间游走,静物的一组特写图片(残缺的石像、长满荒草的屋所、斑驳的铁锁、破败的木门、熄灭的壁炉)和一组全景的梯田风景图片,配以女人吟唱民谣,暗示了即将出场的人物生存的环境,人物的照片头像进一步交代了其身份——一位暮年的乡村老妇。在声音的处理上,出人意料的以一个男人的旁白讲述老妇的生活经历。在讲述这一人物时,所有关于老妇的影像全都是静帧的图片,而环境的影像倒是静帧图片和动态的结合,辅以男人的旁白、女人的歌谣,以及环境的音效,这种静帧和动态影像穿梭的表现手法仿佛使时间静止和凝固,照片传达的丰富信息和动态影像的带入感同时在一部影片中呈现,加强了影片的力度。
第二个人物在背景音乐中登场,在介绍人物的影像处理上采用动态和静帧相结合,动态影像中老人翻看着自己的照片,讲述自身的经历,尤其是其情感生活,时常用静帧的图片还原情景。影片的大量特写镜头将细节放大,让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信息。相比特写镜头,影片中静帧图片更能达到展现细节的作用。
运动镜头的使用也很有实验性,例如老人在演奏长管乐器这一段落,在拍摄近景时影片中运动镜头违反流畅的规律,大量出现类似卡顿的效果,这种视觉效果很接近我们平时观看图片时视线不断游走的视觉体验。
有些动作场景的拍摄原本可以简单带过,如第三个出场的老人穿裤子和捡拾鸡蛋的情节,为了达到突出动作的效果采用了摆拍或多机位的手法。在老人讲述其背着麻袋行走不便的段落,先是模仿主观视角进行拍摄,再将镜头落幅进行90°的旋转,这种大胆的尝试让观者大呼过瘾!
第四个出场的木偶老艺人段落中没用过多的运用旁白交代艺人的经历,而是拍摄了大量的木偶装置的特写,老艺人的身份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全在其中展现。轻快的木偶表演的音乐数次被现实场景的声音所打断,也暗示着现实生活和理想世界的反差。
紧接这一段的是导演对被拍摄者的采访,提出的问题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是什么。回答各异:我不知道、我没学习过、无可奉告、我已经忘了、我头痛无法回答!这么一个终极的问题显然没有标准答案,导演不期望在此能得到答案,即使是在这些长者口中。导演希望用此将观者带入思考。这种介入式的拍摄手法在法国的“真实电影”中屡见不鲜,但又不同于像《夏日纪事》这类的介入式的影片。真实电影一般都是拍摄者一开始就介入影片之中,促成影片发展,而此片大部分时间是以旁观者的姿态,仅进行了一次设问,并分成两段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第五个出场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最震撼的印象。开场是一个男人以爬行的方式跟随一头牛前行,男人在院子中不断爬行,并陆续放出其他的家畜,在家畜和男人爬行的镜头中又穿插了动物眼睛的大特写,此处大量使用两极镜头(大全景和大特写),而且它们之间的过渡极快,最大限度地利用画面自身的威力阐释主题,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悲壮的背景音乐被男人劈柴的声音截断,通过以上一组视听语言的渲染由此对被拍摄的男人产生好奇,又通过他变形的手部关节、膝盖及衣物等一组照片,进一步暗示男人的遭遇。之后男人讲述了他的双腿被车碾过的经历,同时述说着如何跟生活进行抗争,影片画面对应着其讲述的内容,男人通过仅有的双手劳动生活,甚至盖出了影片中最漂亮的房屋,并在室内饲养着金鱼。男人艰难地爬上楼内,给楼上鱼缸中的鱼投食,当镜头落在鱼的身上时,我们看到的是残损的鱼鳍和鳞片,鱼在水中毫无生气地缓缓游动,这似乎又映射着男人的身体及生活状况。
第六个登场的流浪汉不停地说着关于宇宙和登月的故事,画面也配合出现关于宇宙的图片及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月的历史镜头。现成影像里的太空画面和流浪汉的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唯一的联系点仅仅是登月的时间正是男人开始流浪的时间。导演又通过流浪汉与宇航员的画面交叉剪辑拉大了这种反差,经典的蒙太奇方式使观众不断对比臆想这两种不同的人生。
接着登场的几组老人同样使用着照片和视频混合的方式讲述。一位老妇人在教堂和墓地间行走,同时诉说着自己和家人的故事。百岁老人出场,他会讲多国语言,并对着镜头用不同的语言述说。当他讲到自己从军的经历时,两度响起了军乐声及军人的漫画,这段的结尾,军乐声和老人的哼唱自然过渡,镜头最终又落在了老人面部的大特写上,老人目视着镜头,嘴中哼唱着行军的鼓点。
牧羊人段落中牧羊人述说着自己的梦境,当他讲到也想和女人结婚时,画面切换到一头驴,暗示着动物仿佛是其生活的伴侣,孤独的牧羊人和驴子交谈甚至和驴子一起吸烟,对着羊群吹着乐器,当然喝酒也是独自一人。
一组老人的头像特写,伴着年轻母亲哼唱的摇篮曲。镜头中老人没有任何声响,只是直视镜头,留白了想象的空间。
下一段落从一把古老的大提琴的特写过渡到另外一组老人,他们或在喝酒或在歌唱或在跳舞,谈论着自己的爱情,爱人的照片也随之闪现。
之后影片再一次回到之前导演设下的问题: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这次老者的回答似乎更清晰一些,健康、快乐、工作、孩子、善良、爱,不尽相同。配合着回答的画面是老人的一张张面孔的特写镜头。
最后的一组老人群像完全是以照片的形式展现,这组连场景都是静帧的图片,唯一的运动影像是类似于诉说者在抓鸡的画面,但又没露出面孔。看着这一段落我们仿佛是在翻阅着一组老旧的相册,目光在不同的面孔中游走、审视。影片的结尾落在了一张老人在煤油灯前的照片上,伴随着突然的吹气声,灯光熄灭,音乐停顿,画面隐黑,影片将要终止,婴儿的啼哭又响起!这一高明的影音化处理似乎指明了影片并非只是在讲述老人的缄默贫瘠的生活窘状,而是阐述一个永恒的主题:循环往复,生命不息!
正如苏联导演维尔托夫所言:“电影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电影语言是独特的,让它跟戏剧和文学的语言彻底分家。”《旧世界群像》这部影片革新了当代纪录片的电影语言。它虽然带有形式化倾向,但它的每一个镜头都保留了某种真实的现场感,这也使其在利用实验因素的基础上把握住了纪录片的精髓——真实性和现场感。
[1]维尔托夫.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A].皇甫一川,李恒基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J93
A
1007-0125(2016)09-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