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患者的效果

2016-10-26张建军刘家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根钉前缘椎弓

孙 锐 张建军 刘家林

(六盘水市钟山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患者的效果

孙锐张建军刘家林

(六盘水市钟山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目的探讨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RTS)治疗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患者126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RTS治疗)和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渗漏5例,纵韧带下渗漏3例;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神经损伤2例,椎体前缘渗漏11例,纵韧带下渗漏5例,内固定松动/断裂2例。结论RTS在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恢复伤椎功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椎体骨折;Cobb角

脊柱受到外力压迫后可能造成胸腰椎轴向压缩、侧方压缩、屈曲-旋转或分离等,从而导致关节突骨折,甚至脊柱脱位〔1,2〕。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椎体压缩50%以上、椎管侵占30%以上的A、B型骨折或所有C型骨折,能够为患者矫正脊柱序列,缓解椎体骨折造成的神经压迫。椎弓根钉固定是治疗椎体骨折、防止脊柱畸形的主要术式,能够为骨折患者提供即刻稳定,避免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3〕。但是传统的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创伤性较大,不符合微创理念。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RTS)在椎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尚不十分广泛。本研究观察RTS治疗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老年椎体骨折患者126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观察组。观察组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龄60~69〔平均(65.7±5.9)〕岁,损伤椎体:T11 6例,T12 11例,L1 27例,L2 15例,L3 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21例,车祸致伤18例,重物砸伤24例;对照组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龄60~74〔平均(70.1±6.2)〕岁,损伤椎体:T11 8例,T12 15例,L1 22例,L2 16例,L3 2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24例,车祸致伤17例,重物砸伤22例。纳入标准:①单阶段椎体骨折;②无神经症状;③骨折至入院不超过2 w。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严重障碍;②恶性肿瘤患者;③陈旧性骨折;④年龄<18岁或>75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①患者取俯卧位,行全麻,使用X线确定骨折椎体情况,于伤椎中心后方做一切口,充分暴露椎板、伤椎,根据骨折椎体情况确定椎弓根钉位置,并准确旋入椎弓根钉;②置入椎弓根钉后放置连接棒,并将椎弓根钉固定在连接棒上,进行适当撑开;③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纠正骨折移位,确定椎弓根钉位置适当,行常规冲洗、缝合,术后进行抗生素治疗。

1.2.2观察组①患者取俯卧位,行全麻,使用G形臂X光机定位,分别于骨折椎体上下相邻椎弓根部做4个1.5 cm切口;②于椎弓根钻孔,并插入导丝,根据骨折椎体情况旋入4枚型号适当的椎弓根钉,确定椎弓根位置适当;③于椎体连接杆处置入固定棒,确定固定棒位置适当,旋入螺塞,使伤椎处于撑开状态;④进行常规冲洗、缝合,术后进行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参考值×100%,椎体后缘高度百分比=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参考值×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比较±s,n=63)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椎体前缘渗漏5例,纵韧带下渗漏3例;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神经损伤2例,椎体前缘渗漏11例,纵韧带下渗漏5例,内固定松动/断裂2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椎体骨折可由外界暴力、肌肉拉力及脊柱肿瘤等引起,是骨科治疗的难题。胸腰段是机体活动的重要转换点,极易受到暴力、旋转、压缩等力量的破坏,发生椎体骨折,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压痛、休克或意识障碍,部分患者伴有脊髓神经损伤〔4,5〕。传统的椎弓根钉手术存在诸多不足,如术中需要过度剥离椎体周围软组织,易造成医源性损伤;手术操作切口较大,易造成脊柱退变等不良后果〔6,7〕。近年来,骨科治疗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变,椎弓根钉固定术经历了多次技术改进,逐渐趋于完善,术中使用的椎弓根钉已由万向钉更换为多轴螺钉,但其固定效果仍有待改进。

传统椎弓根钉固定术使用的螺钉无法保持良好的连接作用,术中医生需要进行手动撑开、复位,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术时间,不利于术后患者康复〔8,9〕。RTS在骨折复位方面更依赖X线检查,通过多次X线定位明确伤椎情况及手术进展,能够在降低手术创伤性的基础上提高操作针对性,缩短手术时间。胸腰椎骨折多发于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连接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传统的内固定术无法跨越后凸畸形部位安装连接棒,影响手术效果。RTS采用改良后的斜角圆弧槽螺钉,可以依靠螺钉复位力提供生物力学稳定性,避免术中过分牵拉椎间盘;槽状结构螺钉能够扩大连接棒活动范围,施术者可顺利安装连接棒,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10,11〕。此外,RTS可以借助正确的体位复位帮助骨折椎体撑开,以达到最佳的复位效果。本研究提示RTS技术具有较强的椎体撑开作用,术中无须过多牵拉周围组织即可撑开伤椎前柱,提高复位效果,且RTS手术具有较高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神经损伤风险,避免手术感染。由于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机体各项功能衰退,术后恢复较慢,因而对于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患者来说RTS手术疗效较佳。

综上所述,RTS在治疗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恢复伤椎功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椎体骨折治疗的首选术式。值得注意的是,RTS技术的实施条件较为严格,施术者应熟练掌握脊柱后路解剖特点,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多次进钉或内固定松动。

1丁惠宇,夏建龙.PVP、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评价标准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14):101-3.

2Corbiere NC,Lewicki KA,Issen KA,etal.Creating physiologically realistic vertebral fractures in a cervine model〔J〕.J Biomechan Engineer,2014;136(6):064504.

3谭家昌,杨有猛,徐鸿育,等.单侧椎弓根钉结合对侧关节突螺钉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10):875-8.

4Fradet L,Petit Y,Wagnac E,etal.Biomechanics of thoracolumbar junction vertebral fractures from various kinematic conditions〔J〕.J Int Federat Med Biol Engin,2014;52(1):87-94.

5梁文清,徐国建,周国芳,等.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6-8.

6刘亮,蒋正山.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03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85-6.

7吴锐辉,廖绪强,赵新建,等.经皮与开放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7):1368-71.

8曲延镇,王玉龙,郭晓东,等.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10):990-6.

9周茂生,谢加兵,杨民,等.可吸收骨水泥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09-11.

10晏怡果,王文军,欧阳智华,等.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Quadrant微创撑开系统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3):204-8.

11刘继军,王欣文,郝定均,等.微创自撑开钉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3):208-11.

〔2015-06-17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

六盘水市科技项目(No.52020-2014LPS33289)

孙锐(1974-),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创伤研究。

R687.4+3

A

1005-9202(2016)17-4271-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7.068

猜你喜欢

根钉前缘椎弓
全程跟踪护理管理对高龄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疗效分析
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置钉准确度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深水沉积研究进展及前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