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疗效观察
2016-10-26张秀景张文科康根超河北省晋州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2260
刘 娜,孟 康,张秀景,张文科,康根超(河北省晋州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260)
·中医中药·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疗效观察
刘 娜,孟 康,张秀景,张文科,康根超
(河北省晋州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260)
目的 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服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疗效确切。
无先兆偏头痛;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病的原发性头痛,且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临床可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我们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并与西医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男13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8.76±5.37)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13±1.56)年。对照组男12例,女29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8.41±5.86)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4.89±1.6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标准
1.2.1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1]确定西医诊断标准:头痛符合下列特征,且至少发作5次。
(1)不治疗或治疗无效,发作持续4~72 h。
(2)具有以下特征中的2项及以上:①程度为中或重度;②搏动性;③单侧性;④因上楼梯或者类似的日常躯体活动会使头痛加重,或发作时会主动避免上述活动。
(3)发作时至少伴有以下1项:①畏声和畏光;②恶心和(或)呕吐。
(4)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确定中医辨证标准:头痛如裹,或刺痛,或因生气而头痛加重,胸胁胀闷,脘腹满闷,呕恶痰涎,口淡,食少。舌质紫暗,舌胖大,苔白腻,舌尖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滑或脉沉细涩。
临床症状计分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根据其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和伴随症状来计算积分。发作次数方面,每月发作2次以下计2分,发作3~4次计4分,5次以上计6分。发作持续<12 h计2分,持续1 h~2天计4分,持续2天以上计6分。发作时不影响工作者计2分,影响工作者计4分,须卧床者计6分。伴随症状方面,伴有畏声、畏光、恶心、呕吐其中的1项计1分,2项计2分,3项或者以上计3分。
1.2.2纳入标准
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③观察病情为头痛期。
1.2.3排除标准
①有先兆偏头痛。②症状积分在17分及以上。③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血液病、精神疾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虽有头痛,但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例如高血压、脑内器质性病变及脑外伤后综合征。⑥特殊类型的偏头痛,例如偏瘫型偏头痛、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1.3方法
治疗组口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药物组成:柴胡10 g,黄芩10 g,清半夏10 g,赤芍10 g,枳实10 g,熟大黄6 g,桂枝10 g,茯苓15 g,丹皮10 g,桃仁10 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1剂/d,文火煎2次共取汁400 mL,分2次在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以30天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0930003)5 mg/粒,口服,每晚2粒。
1.4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主要检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疗程至少1个月,起点分至少7分。治愈:疗程结束后无偏头痛发作时的症状,停药1月后不发作。显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减少≥50%。有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减少>20%且<50%。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减少≤2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3 13.65±1.49 6.67±0.71*△对照组 41 13.66±1.59 8.71±0.64*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出现嗜睡、乏力的症状,1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的表现。
3 讨 论
在无先兆偏头痛的间歇期,盐酸氟桂利嗪这种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预防性治疗。疗效虽好,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抑郁、嗜睡等神经系统反应,以及消化道反应[3]。上述症状虽然轻微,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祖国医学将此病归属于“脑风”“偏头风”“头痛”的范畴。至金元时期,明确提出偏头痛的概念。本病疼痛常在头侧部,属少阳胆经循行所过,故此病与肝密切相关。本病患者常常好胜、紧张,且本病多与抑郁相关[4],这些均属肝气不疏。本病起病缓,病程长,久病入络,故本病与瘀血又有关联。本病发作常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痰浊上扰的表现。而津液、血液、气机三者在运行过程中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疾病的发生。故我们从调节津、血、气入手,选择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理气活血,祛湿清热,用于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治疗。
本观察表明口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能有效改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症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1]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S].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05-109.
[3] 刘 朋,白文静,王芙荣.96例服用氟桂利嗪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首都医药,2012,02:44-45.
[4] 赵 英.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2015,21(12):9-10.
本文编辑:王 琦
R747.2
B
ISSN.2095-6681.2016.06.079.02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6年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