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孩子走出心理疾病的深渊

2016-10-25席娜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恐惧症心理疾病小强

席娜

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部,一些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被父母带着前来就诊。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孔德荣说,孩子沉迷于网络,家长期望过高、习惯呵斥孩子等,很容易使孩子患上网络综合征、学校恐惧症、社交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疾病。

网络综合征

16岁的小强,在郑州市某中学上学,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由于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他,不知什么时候他迷上了网络游戏。寒假里,他更是不分昼夜地泡在网吧里打游戏。开学了,父母认为他会回到教室安心上课,可没想到他坐在教室里,时常沉浸在网络游戏当中,双手不停地敲着课桌,口中还喃喃自语。尽管老师多次提醒他,但他的心仍无法回到课堂。家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求助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

专家点评:小强患的是典型的网络综合征(中度),他已对网络产生了依赖,他把虚拟的网络世界看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严重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根据小强目前的情况,他需要立即住院治疗,通过药物控制其症状,并对其进行系统地认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让他重树生活的勇气,确立学习目标。

学校恐惧症

小虎今年17岁,在学习方面,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由于某种原因,他被送到郊区的一所封闭重点学校读高中。由于生活方式不同,他与同学难以相处,而且在这种高手如云的环境中,他根本显示不出自己的优越感。他多次要求转学,但家长不同意。于是他心情不好,闷闷不乐,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后来逐渐发展到一进教室就胸口闷、心慌、出虚汗、烦躁不安。

专家点评:小虎患的是学校恐惧症。此病形成的原因是家长期望过高,学习压力大,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以及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等。治疗上用抗抑郁药物改善情绪,配合家庭心理治疗,改变小虎及其家长对学习的认知态度,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这样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社交焦虑症

温文尔雅的小文今年15岁,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一次上课发言时,他出现了失误,突然变得面红耳赤、心慌出汗、张口结舌。后渐渐不敢在课堂上发言,甚至一到人多场合就出现上述情况,常常回避与人交往,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失态,怕与别人目光对视,逐渐孤僻,自我封闭。后来,在熟人面前,也常出现类似情况,为此,他无法上学。

专家点评:小文患的是社交焦虑症,患病的原因是自卑,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性格内向,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等。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配合系统的脱敏心理治疗,为患者提供人际交往的技巧。经系统治疗,效果良好。

抑郁症

18岁的小兰是某重点高中的一名学生,原来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近来少言寡语的,有时还暗自流泪,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她还时常感到少气无力的,独自一人趴在课桌上,不愿与人交往。

专家点评:小兰患的是抑郁症。其得病的原因是,她的表姐去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家人和亲友的期望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可用抗抑郁药物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并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树立起患者的自信心,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相信她会迎头赶上去的。

为避免孩子患上心理疾病,家长该怎么做呢?孔德荣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家长们首要的任务。首先,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爱社会,具有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其次,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一点挫折教育,告诉孩子人无完人,做事情失败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和自己是否尽力。当家长不再以考试成绩论成败,孩子的压力自然就不会那么大。第三,帮助孩子广交朋友,学会体谅他人和帮助人,这样孩子会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世界,遇事有朋友交流、宣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增强。

猜你喜欢

恐惧症心理疾病小强
错失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潘小强
小强爬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