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孪生姐妹花双双上北大

2016-10-25阿友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亚东姐妹俩错题

阿友

2015年7月,一对双胞胎姐妹分别以理科697分、670分的高分同时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北大医学部生物医学英语专业录取,这在合肥全城引起轰动!当地父老乡亲在啧啧称奇的同时,无不称赞她们是“安徽的骄傲”。

习惯养成决定成败

1997年出生的她们,姐姐徐安如比妹妹王安意早10分钟出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聪明伶俐的姐妹俩都是人见人爱的孩子。相比之下,姐姐开朗爱笑,妹妹安静内敛。在姐妹俩还不懂大学是啥概念之时,老师常逗她们,问以后想上什么大学?姐妹俩异口同声地说:“上北大。”这个志向和小姐妹俩的舅舅有直接关系,她们的舅舅王维东是北大1995级本科生,现在美国工作。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榜样就是她们的舅舅,经常鼓励她们向舅舅学习努力考上北大,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从姐妹俩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以前一直对姐妹俩散养的爸妈开始对她们严格起来,夫妻俩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姐妹俩必须无条件在学校里做完当天作业再回家,而且一再申明写作业不是一件讨价还价的事情,老师规定的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检查作业时,妈妈王迎春要求她们会做的题目绝不能出错,容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同类型的题目相同的错误规定最多只能犯3次,再犯就要挨打。

从姐妹俩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妈妈基本再没为她们的学习操过心。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看书、聊天。每天晚上,全家人都是9点准时上床休息。父母以身作则的习惯养成教育开始生根发芽,姐妹俩自小养成了爱看书、爱思考、喜爱规律生活的好习惯。

小时候,姐妹俩也经常为争零食和玩具吵架、哭鼻子,开始时她们总是各自找爸爸妈妈告状,这种情势下夫妻俩从不和稀泥更不随意当裁判,总是让姐妹俩自己解决争执,除非遇到重大矛盾或错误,他们才会出面引导解决。在这种无为而治的环境下,姐妹俩在学业上互相监督、互相促进,遇到困难帮忙解决,她们成了彼此最好的朋友和最佳的竞争对手。王迎春欣慰地告诉记者:“家里有两个孩子,好处很多。在性格培养、学习上都有帮助,他们很小就学会了分享,心里装着对方。”一开始,妈妈给两个孩子各准备了一个房间,没想到她们反而喜欢凑到一块儿学习、讨论问题,彼此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一路走来,这种奇妙的缘分成为学习中的一大制胜法宝,她们认为两个人的力量肯定比一个人强大,学习经验和效率可以翻倍。让家人自豪的是,两个孩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夯实基础拒绝辅导班

徐安如、王安意初中就读的学校是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姐妹俩进入中学后,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繁重学业负担和青春期,姐妹俩也时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宣泄无名火。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爸爸徐亚东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无声的“情绪垃圾桶”。姐妹俩在学校里受委屈或互相斗气了,爸爸便成为一名忠实的聆听者;学习上遭遇强手难以超越了,找爸爸谋求良策。此时的徐亚东耐心倾听,细心安抚再加以巧妙引导,往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2012年中考,姐妹俩分别考出了762分和746分的高分,被合肥一中理科实验班录取,分在两个不同班级。

姐妹俩进入高中后,父母在学校旁租房陪读。3年里,妈妈负责饮食起居,爸爸负责挣钱和回家“受气”。姐妹俩把平日里的互帮互助当成一种宝贵的资源和经验发挥到极致:每天放学,姐姐会拿自己总结的易错题、难点题给妹妹看,二人互相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拾遗补阙。而妹妹善于每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整合,学习上掌控好节奏。

姐妹俩从来不上校外辅导班,她们一致认为,抓住课堂45分钟是最重要的,认真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再认真梳理,把老师课堂布置的学习任务认真消化吸收就行了。姐妹俩也从不熬夜苦读,高一高二时,学校晚上10点多下自习,两人回家就睡觉,姐妹俩一直保证每天8小时的充足睡眠。学习中,姐妹俩有一个共性且表现相当突出,那就是她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务必对难题钻得深一点,遇到难题会在一起谈论,解决不了,就去找老师,绝不让问题留到第二天。除了做题,她们还学会了总结规律,避免在同类型的题目中“再翻船”。

因为能感恩父母的艰辛操劳,姐妹俩平时学习都很自觉用功。女儿的懂事孝顺让每天奔波操劳的妈妈很是欣慰。此外,繁杂的高中学业完成之余,姐妹俩也经常看看电视,但她们都非常自觉,看电视时间不会太长,而且是有选择地看,比如球赛、益智类节目、新闻等。这个乐趣也被父母充分地给予尊重,成为她们缓解学习压力最好的“兴奋剂”。

和许多双胞胎一样,徐安如、王安意除了长得像、成绩比较相近外,平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心有灵犀”甚至出现在了高考中:2015年的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关于“蝴蝶翅膀的颜色”,两人在写作时都跑题了,而且选择的立意都差不多, 跑题跑得方向也基本一样。

姐妹双双考上北大

早在高考前,爸爸徐亚东精心完成了一件大事——他把过去3年全国名校的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专业录取分在安徽省的排名,悉心造表打印后整理成册,供孩子填报志愿时参考。2015年6月24日,当两个女儿的高考分数在网上公布后,徐亚东当即断定姐姐上北大铁板钉钉,而妹妹可能存在变数。由于希望姐妹俩能在一个城市里读大学互相帮衬,所以徐亚东坚持让小女儿在A志愿填了北大后,B志愿填报了同济大学以求保险。最终,全家的努力换来了特快专递邮寄来的两张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接到通知书,姐妹俩非常开心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徐亚东和妻子也喜极而泣。

生活中,姐妹俩也非书呆子,爱好非常广泛。女孩子大多喜欢钢琴、舞蹈、音乐、诗词等,而徐安如、王安意却对二胡情有独钟,且都考过了二胡十级。除此之外,阅读是姐妹俩最轻松快乐的享受,政经类期刊和世界名著是她们的最爱,姐妹俩通过阅读大量课外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未来的人生规划,姐妹俩也都不约而同地锁定经济领域。徐安如计划大学毕业后去国外顶尖的商学院深造,王安意的专业并非经济,未来就业面比较窄,她打算辅修一个经济类的专业,希望将来依然能和姐姐一起在相同的领域共进退,打出属于她们的一片天下来。

令姐妹俩自豪的高考成绩已经成为历史,定格在她们的青春年华里。记者问她们有啥秘诀向高三的学弟学妹们“传经送宝”?她们的感悟是:1.效率优先,兼顾休息。高三一年时间紧、任务重,特别要注重学习的效率,在学习时间内精神高度集中,不分心,不打岔,要保证高效的学习就必须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能盲目加班加点。2.错题订正,总结规律。高三一年要做大量的习题,要想从做习题中得到提高,就必须各科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次做错的试题登记在册,经常回顾反思,直到完全理解为止,这样就能通过一次次的训练把知识的盲点逐一补全,通过反思错题就能总结出规律,避免下次再做错。3.立足课本,打牢基础。高三的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对课本知识点的复习一定要细、要实、要透。不少学生眼高手低,认为课本知识太简单而忽视课本知识的复习,课本知识点是建构解题思路的基础,课本习题是各种习题的“母题”,只有吃透课本才能在后期冲刺中做到游刃有余。4.苦字当头,调整自我。高三一年的学习十分紧张,任务十分繁重,必须要学会调整自我,用主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乐观是战胜困难的心理要素,刻苦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毅力是走过高三的心理支撑;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魄,关注社会时事热点,不做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

鸿鹄展翅志向高远,北大孪生姐妹花会让所有梦想都开花……

猜你喜欢

亚东姐妹俩错题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姐妹俩
BLOW-UP PHENOMENA FOR A CLASS OF GENERALIZED DOUBLE DISPERSION EQUATIONS∗
点击反证法
趣猜中药名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