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宜都 康养立业

2016-10-25郑智维杨丽萍

民生周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宜都宜都市清江

郑智维+杨丽萍

继秦皇岛和攀枝花之后,宜都市主导的清江(宜昌)康养产业国家实验区将成为我国康养产业的“第三极”。

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既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效的需要,也是深化医改、应对老龄化、增进亿万家庭福祉的惠民举措。

7月24日,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授予的全国首个“全民健康管理试点城市”落户湖北省宜都市。在此之前,湖北省已将清江(宜昌)康养产业列入省“十三五”规划。

继秦皇岛和攀枝花之后,宜都市主导的清江(宜昌)康养产业国家实验区将成为我国康养产业的“第三极”。

谈及康养实验区的整体定位,宜都市市长胡志莉介绍说,“立足市民,面向社会,以人的全龄健康为目标,以清江流域康养产业为重点区域,全域规划与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健康与经济发展共赢,打造‘健康宜都全国康养产业实验区。”

多重优势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而奔腾直泻的江水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所写的“荆门”即今天的湖北宜都。宜都,取名于宜于建都之义,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长江与清江在此交汇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三峡门城”“楚蜀咽喉”“两江明珠”之称。

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宜都是万里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个县级城市。境内群山环抱,宜都四季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是休闲旅游度假和健康养生养老的理想居所。

“宜都生态环境优美,周边仅5A级景区就有4个。”宜都市市长胡志莉介绍说,境内两江伴流、山水一体、气候宜人,清江流域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杨守敬书院、宋山森林公园等众多景点。

除了环境外,宜都优良的气候条件也适于发展康养产业。公开资料显示:宜都地处北纬30°,全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长达273天,四季分明。从健康养生角度看,适宜人类长期居住。

成为全国首个“全民健康管理试点城市”,被列入湖北省“十三五”规划,宜都确实具备发展康养产业的诸多优势。

从发展康养产业的角度来看,宜都优势明显。柑橘、茶叶两大特色产业历史悠久,宜都被誉为“中国柑橘之乡”;而在医药方面,宜都是重要的胰岛素生产基地,也是世界唯一的生态抚育冬虫夏草养殖基地,医养融合发展优势较为突出。

从区位优势看,距离宜昌城区仅30分钟车程,宜都市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线。“虽然城市不大,但宜都市很精致;从居民收入来看,城乡差距也不大。发展康养产业,位于两江交汇处的宜都显然有着独特的优势。”来此调研的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说。

换道发展

虽然人口数仅有39.6万,面积1357平方公里,宜都市却位居“全国百强”。

2015年,宜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亿元,财政总收入50亿元。连续13年,宜都市均荣获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县市;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等60多项国家级荣誉。

“十三五”期间,宜都市提出“三市三区”的发展目标:争当全省首强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县市,打造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全国县域治理现代化样板区。

“‘十三五期间,康养产业将作为宜都市换道发展、转型跨越的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来抓,着力打造清江国家级康养产业实验区和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胡志莉说。

和其他城市相同,宜都市也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十三五”期间,将力争形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两个500亿级产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四个300亿级产业。

“清江康养”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转型路径。“就外部的经济大形势而言,很多地方出现了产能过剩。”张世平说,“经过前些年的发展,宜都市已经奠定了很好的经济基础;现在及时进行产业调整与转型,将康养产业列入湖北省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实是抓住了机遇。”

“坚持‘健康‘养老双核驱动,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宜昌康养产业总体规划,统筹市域各类空间规划,全面启动康养产业发展全域规划编制,从战略定位、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业体系等方面,引领康养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胡志莉说。

中部康养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专家预估,未来20年,康养旅游产业规模有望超过20万亿元。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逐步形成了国家对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今年年初,湖北省发改委批复《关于回复宜昌市建设清江康养产业实验区的意见》,支持宜昌市建设清江康养产业实验区。

根据批复,清江康养产业国家实验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200亿元,重点打造大宋山国际健康城、清江青林古镇、三江康养新区、国家柑橘农业公园等项目,全面整合生态、休闲、旅游、健康、医疗、养生等关联产业。

“根据湖北省的批复,宜都将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部康养中心,”胡志莉说,“十三五”期间,宜都市入库重大项目584个,总投资10670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业水利、社会事业项目合计485个,总投资8868亿元。

在宜都市提供的一份材料中,能清晰看出康养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健康宜都”为统领,以清江游养、宋山医养为特色,全面整合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等关联产业,构建“1+2+N”康养产业发展模式。

在清江康养产业实验区建设方面,按照《清江(宜昌)康养产业实验区发展规划》拟定的目标、原则和措施,宜都可进行先行先试。据透露,除了充分利用各项政策,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精准把握康养产业市场趋势外,在资金方面,宜都将引进产业资本。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部康养中心,如今已成为宜都市政府工作的重心之重。

“为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十三五重点项目建设总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长,市长任副总指挥长,下设22个指挥部,分别由市级领导领衔指挥。”胡志莉说。

健康管理

7月24日,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授予宜都“全民健康管理试点城市”。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宜都市肩负着探路健康管理的使命。

为何宜都能成为全民健康管理的首家试点城市?

在宜都市调研时,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郭渝成表示,除了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区位外,宜都还在医药、生态农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产业优势,完全有资格成为国家级康养产业实验区和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城市。

“在试点中,健康问题要提到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高度来考虑。”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文德功说,经过近几年的经济建设和快速发展,宜都开始搞健康管理是抓到了未来发展的重点。

对于健康管理,文德功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健康问题,父亲过早去世;而母亲能活到91岁,是得益于健康管理。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普遍存在,我能体会健康管理对老百姓是多么重要。”他说。

到2025年,中国老龄人口预计会达到3亿,目前基层医疗仍相对薄弱。对此,张世平建议,发展康养产业首先要补齐短板,要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结合起来,应与社区建设和公立医院的改革结合起来。

作为首家试点,如何使试点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如何造福于近40万宜都人民?

按照文德功的理解,健康管理应该是全领域的健康管理,涉及到空气、土壤、水、食品等环境要素的改善。

“政府应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他说,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既要“上天”,又要“接地”。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动工作;还要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和农村;将触角伸到乡镇,从而做到点面结合,把康养项目和社区养老实际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宜都宜都市清江
清江引
MIKE FLOOD软件的建模要点讨论——以宜都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为例
响水洞村的梦——湖北宜都“路民捆绑”织密交通致富幸福网
无人机监测林业有害生物初探
宜都市2015年度柑橘销售走势及特点
宜都市2015年部分橘农柑橘减产不减收带来的启示
《条例》颁布一周年 宜都行资模式迈进2.0
宜都资产处置羊年首拍
同饮清江水 共护母亲河——首个“清江保护日”在长阳举行
把握特点增兴趣 创新形式提效果——宜都市开展青年干部理论宣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