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思聪对我绘画道路的影响感悟

2016-10-25孙玮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绘画

孙玮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周思聪对我绘画道路的影响感悟

孙玮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女性画家中德艺双馨的出色代表周思聪。她的绘画主要代表了新时期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本文描述了她的生活创作经历、绘画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及她的绘画精神和绘画艺术对我的影响感悟。

周思聪;绘画精神;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涌现出一批新一代美术家,而她就是其中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她的作品不仅凝聚着中国画从传统到改良再到当代水墨的印迹而且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不仅有一种中性美而且又有女性温婉灵秀的一面;不仅绘画语言格调清新、高雅、富有表现力而且又致力于自身画风的变革与创新。没错她就是这样一个为人和蔼,平凡而又超凡的女艺术家。德艺双馨的出色代表——周思聪。

记得初次了解周思聪是在大二的一次写意人物临摹课上,当时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也没多想只是为了临摹课,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周思聪作品集,翻了几页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为了完成作业我选了一幅彝女小品来临,没有几笔就画完了,当时老师走了过来就问我“你临这么快,你知道周思聪本人画这幅画要多长时间吗,你们目前重要的是体会作者的用笔,墨色的变化,方法和造型语言更重要的是去了解作者画画时的背景动机和个人情感。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周思聪文字性的东西,到时候你就会更加了解她,为什么她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画家了。为什么是她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创新。”凭着老师的这番教导我又借了《周思聪卢沉文集》、《周思聪与友人书》谁知一翻不可收拾,我被周老师的绘画深深地吸引了。

周思聪从小聪慧,英才早发曾是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国画系的高材生,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在众多名师指导下,主攻写实,兼攻写意。在九年的刻苦努力下,她不仅炼就了扎实全面的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而且领会到了这些大家做人、作画的真谛。一件好的作品要感动别人,首先一定要感动自己。她的绘画仔细品读你会被画面所传达的感情所打动,这一点不仅需要深厚的基本功,更需要作者长期的生活感悟和沉淀。八十年代后期的彝女小品,正是如此。彝族妇女系列是周思聪在《矿工图》创作期间到大凉山访问写生后的作品,她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来到这里她不是被山清水秀的美景所吸引,而是被那些朴实的妇女所打动,她仿佛看到了自己非常熟悉的场景一样。画中所描绘的妇女辛勤劳作,隐忍负重的画面勾起了她对生活的感悟。她通过彝女的平凡生涯来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咸,表现平凡安静中的内在的美,她所描绘的是一种生活气息,一种让人感触万千的真实的动人的气息。这一点需要作者的真情实感,只有投入了感情你所传达的东西才能感人。如果把彝族妇女系列和《矿工图》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画家的心理变化从前者的强烈、痛苦、沉郁、压抑转化到平静、忧郁乃至无声的叹息。从矿工图中表现压抑、罪恶、虚伪、到自足劳作、平静淡薄。这也许就是她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反思吧。正是这种不断的思考,使得她的作品染人感到真实,感到感动。她的晚年因患风湿症,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停止画画,在这段期间他绘制了墨荷花百余幅,极尽水墨妙趣,表现她内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丰富、复杂的人生体验。她在病中作的荷花图和风景小品,则表现出对生命自然和瞬间永恒的向往与感悟。她因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类风湿病,只能以手指根夹笔作画,她向往生命,奋力向病魔抗争,从点染泼墨的《荷塘系列》寻找安顿劳累灵魂的乐土。

我们能感觉到她的笔墨丰富了,内在的力量也强大了。而在技巧上,正如她自言,对事物的认识已超越了形的束缚,而用夸张、变形、重复、视觉冲击等形式更能凸显自己内心的一种渴望。它因为更多回归了本性的呼吸而显得富有人情与个性。那种迷人的抒情风格在她的墨荷系列作品中表现得如幻如梦,如痴如醉。在这里,使命和责任被生命深处更大的人性之真所替代,因而显得纯粹、干净、而又充满力量,这与她外在所受的疾病折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人只能在肉体的压力的痛苦中,精神才能摆脱羁绊而达到一个澄明的境界,进而让自己的心灵真正显露出来”她在艺术面前所表现的强大就和她的作品一样真实、感人,就是这种简单、纯粹、真实、感人的艺术作品才值得我们去用心品读。

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来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周思聪的作品在众多的水墨作品中一下打动了我,重要的是她把自己的思想和绘画结合在了一起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让人难以拒绝震撼力,这种震撼不单单是把事物的形神,笔墨传达给观众,更重要的的是把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传达给每一个人,而这种感情的传达非一日之寒。周思聪作为一名女性画家她承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她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自己只是借助于那些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啊一张作品要感染他人首先必须感动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感动那么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周思聪的大量作品之所以能感动千千万万个人们也正是她把自己融入到和生活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到了作品中。临习、品读周思聪的作品我们更多的是感动。这种感动下我们也看到了周老师对待艺术的严谨,和执着也正是这种用生命把绘画坚持到底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学习。

[1]朱乃正,卢沉.周思聪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美术出版社,2006.

[2]周思聪.周思聪与友人书[M].郑州:大象出版社出版,2006.

[3]刘曦林,卢沉.周思聪文集[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

J212

A

1005-5312(2016)08-0180-01

猜你喜欢

绘画
绘画连连看
1970年代后 “癫狂”的绘画与自我救赎
超级写实绘画
绘画的留白
绘画之星
少儿绘画展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