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儒家文化对明孝宗的影响

2016-10-25叶硕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弘治孝宗儒家文化

叶硕

(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略论儒家文化对明孝宗的影响

叶硕

(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自汉武帝首开尊儒,儒家文化便影响了一代代君王。明孝宗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他挽救了江河日下的明王朝,开创史称“弘治中兴”的太平时代。儒家的君子观塑造了一代明君而又阻碍了他的进一步发展。

明孝宗;儒家文化;君子之道

先秦时代百家争鸣,自汉武帝推明孔氏,儒家思想便成为古代中国的统治思想,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观也为后世所推崇。明朝十六位君王中,明孝宗朱佑樘无疑是值得称颂的,他拨乱反正让腐朽的王朝焕发生机。

一、弘治帝的道德

“君子”一词贯穿儒家文化,而儒学在明代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其所倡导的“王道”、“礼制”,对孝宗皇帝约束亲眷臣下的行为具有较大影响。明中叶时期皇亲国戚、宦官权臣对土地的吞占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畿内皇庄有五,共地万二千八百余顷;勋戚、中宫庄田三百三十有二,共地三万三千余顷。”贫富差距的日益悬殊激化了社会矛盾,为此孝宗专门下令禁止,“勋戚之家,不得占据关津陂泽,设肆开廛,侵夺民利,违者许所在官司执治以闻。”此外,孝宗体恤百姓疾苦轻徭薄赋,据载,整个弘治时代灾害频发,庄稼经常颗粒无收,为此孝宗听取臣下建议以身作则“节用度,罢宴游”,并免除受灾地的赋税。孝宗推行德政,还表现在对苛法的删改,简化了许多刑法。明朝中期,厂卫干政的事屡见不鲜,孝宗在位期间,严格约束其行为,提拔忠直刚正的官吏担任锦衣卫的高层,使得弘治一朝执法大都公允。

“礼”是儒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礼的重视实质上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与修养。孝宗皇帝重视郊祀,依礼“祭天于南郊圜丘,祭地于北郊方泽。”其次开经筵、勤政务,明朝的经筵沿袭宋朝,功能在于探究经书中的治国之道,并以史为鉴约束皇帝行为,而孝宗在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同时也释放出尊儒的信号;政务上,除了设置午朝外,还以“平台召见”的形式每日两次与臣工商议治国之道。这种亲臣儒抑阉宦的做法,也使弘治时期的吏治相对清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和谐氛围在弘治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弘治帝的仁艺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品质历来为人所追求。明孝宗早年不幸,其父明宪宗宠爱的万氏一直无子,为了固宠自己的地位,万氏想方设法除掉所有潜在的对手,“掖庭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东躲西藏的孝宗母亲在冷宫中生下孝宗不久便罹遭毒手,明孝宗在无比艰辛的环境中成长。对待曾经欲致自己于死地的万贵妃,登极后的孝宗选择了宽恕。而对于在自己苦难时照顾过自己的废后吴氏,孝宗皇帝“命服膳皆如母后礼。”儒家“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的孝道观念对朱佑樘颇具影响,从其以“孝”为谥这一点可得到旁证。孝宗皇帝即位前的成化朝政局腐朽,孝宗即位初,便整饬前朝无所作为的官吏,“汰传奉宫”论罪千余人,传奉官起于明宪宗成化年间,是不经过吏部筛选直接由皇帝任命的官员,可视作皇帝自身欲求的具现化。成化年间荒嬉怠政,传奉官充斥朝野,对中央政府公信力、权威性造成极恶劣的影响,明孝宗一针见血革除这类弊病,可见其睿勇。

古往今来,有才华的帝王不多,玩物丧志者比比皆是,相比其父明宪宗的对声色犬马的沉迷,从小受到儒家熏陶的孝宗皇帝更喜欢高雅的艺术。儒家要求君子通过不断地学习陶冶情操,以提高自我修养,完善人格。明孝宗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在克己复礼之外,他对琴、棋、书、画也有着浓厚兴趣。据《宁波府志》记载,孝宗曾召在京游棋的赵九成入宫下棋,并能够看出赵九成的棋路推陈出新与书本上记载的大相径庭,可见孝宗对围棋的研究已有深度。

三、弘治帝的过失

明孝宗一生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他任用贤良一时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但在他为政的十八年里,并没有彻底根除王朝的弊病,儒家的平和使他少了锐意的开拓,过于宽容在很多时候使律令难以昭彰,因此依靠明孝宗个人能力而焕发光彩的大明王朝,必将在他去世后黯淡光芒。

第一,在面对日益激化的土地兼并问题上,孝宗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尽管他多次申明禁止吞并土地,却“以肃宁诸县地四百余顷赐寿宁侯张鹤龄”知法犯法的行为使其颁布的禁令威信大打折扣。第二,孝宗对珍禽异兽过分喜爱,有大臣劝谏“狮子诸兽,日饲二羊,岁当用七百二十,又守视校尉日五十人,皆繁费”,孝宗不听。而人一旦有了嗜好,就会有人投其所好,各国使臣、宗室亲眷各怀目的进献,成为弘治朝的一大败笔。第三,曾一度的销声匿迹的方士番僧在弘治后期死灰复燃,这与明孝宗本人的态度转变有很大关系,除了宠幸宦官李广,他还大费周章送玄武神像回武当山,“随行官舍勇士人匠八十余人,及用黄马快船六十余艘”,如此铺张,与其执政前期遣散僧道、悉心问政不可同日而语。

弘治朝后期,在内阁首辅刘健极陈怠政之患,明确指出铺张奢侈的浪费对国家的影响后,明孝宗又悬崖勒马,重新振作,能检讨自己而不是迁怒他人,已不愧明君称号。人无完人,过错在所难免,重要的不是犯下错误的大小,而是面对过错时的态度,是改过自新从善如流,还是冥顽不化得过且过,一念之差,考验的却是人的品格与勇气,苛责他人的过失,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不足找借口。明孝宗并没有开创时代的才华,但作为守成之君,明孝宗无疑是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张庭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明孝宗实录[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1968.

K248

A

1005-5312(2016)08-0146-01

猜你喜欢

弘治孝宗儒家文化
龙江剧《弘治私勘》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明弘治时期的藩王赏赐与国家财政
明弘治时期的藩王赏赐与国家财政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素秀至珍传世与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千眼观音
弘治帝先捧后杀除奸臣
笔道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