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的教育目的观

2016-10-25王婧如

亚太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教育目的职业生涯规划美育

作者简介:王婧如(1987-),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摘 要:“教育目的”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问题之一。但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历来存在着分歧,笔者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目的;职业生涯规划;美育

中图分类号:G649.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60-02

在教育学中,“教育目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所谓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①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教育目的内涵发生过三次变化,首先是在建国初期,以新民主义时期社会性质为教育目的规定,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方针。然后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次是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总之,服务社会是教育的最终目,体现的是教育社会价值取向。

但是,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目的是对于所要培养的人的规定,教育应该注意到个体,关注人的需求。通过教育去引导个人的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这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非是对立的。笔者认为,教育目的应该以人为本,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要满足学生生存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境地。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加强美育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终身生涯发展观

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较晚,而且主要以高等教育阶段为主,还未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以笔者所教的高职新生班级为例。通过与学生的交谈,笔者了解到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主要是以专业的就业前景、父母之命为主,很少一部分的学生是因为了解而进行的专业选择。通过进一步的交谈,笔者还了解到,有些学生对于大学阶段的生活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高考结束进入大学以后,“苦难”的日子就结束了,大学阶段就可以任意的玩了。高职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迷茫,通过他们提交的“大学生活规划”作业也得到体现。对于大学生活很少有长远的规划,有的学生甚至觉得“计划不如变化”,规划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未形成体系造成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不应只存在于新生入学阶段以及毕业前夕,学生找到工作了也并意味着它的终结,它应该几乎贯穿于人的一生。

从小学阶段就可以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有职业的观念,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一种职业无贵贱的理念;初中阶段让学生有初步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高中阶段,让学生了解自我,通过提供社会实践,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大学阶段,要调整好学生松散的心态,引导他们重视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让他们重新树立奋斗的目标,然后以此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学校可以通过“慕课”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学习。学校还应设置固定的信息查询中心,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随着网络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的普及,还可以开发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APP,集合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还可以避免学生的“尴尬”,让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更敢于直言。APP还可以开发记录学生实践或工作情况的模块,高校通过此功能对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进行追踪了解和收集相关数据,对所收数据的分析又可以促进学校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改进。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不能简单的只立足于学生毕业就业,还应该将其落实到学生终身生涯的发展上,促进学生一生价值的实现。

二、重视美育,培养健全的人格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培养人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美育”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席勒,在其著作中他肯定了审美教育在人格完善中的重要意义。我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主张实施美育。关于美育与人格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中西方都得到了证实,那就是可以通过美育来塑造健全的人格。

首先,我们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左右脑半球的开发是不均衡的,左半球的开发远远大于右半球,而美育的实施,能够开发我们的右脑,促使我们大脑的左右半球得到均衡发展。其次,美育究其本质是一种情感教育。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处于一种自觉的状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束缚,是出于主观意识对事物进行的评判和认知,是属于自我的精神构建,而不是外界的灌输。审美活动,还能释放我们的情感,抚慰我们的精神,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无聊”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的流行语,乔治·贝尔纳诺斯认为无聊具有“隐秘的摧毁性力量”③,人的整个意义系统会被无聊吞噬。而美育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生活中的美,能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认为生活是充满着趣味性的。最后,美育还可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在审美活动中,人需要对审美的对象进行联想和想象,需要细致的观察,它以兴趣情感为引导,逐渐改变人的智力结构,有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钱学森先生就曾说过,“兼具现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美育蕴涵着道德情操、人文精神、才艺技能、创新思维、人生情调等多方面品质,其对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就是实施美育并发挥其综合功能的过程。④

美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仍处于薄弱环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因此,学校应充分认识到美育育人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不仅要开设相关的艺术课程,还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体味美、感受美,而不是只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去告诉学生什么是美。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了解学习我们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还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慕课这样一些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学校和家庭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听音乐会等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笔者对职业生涯教育和美育的强调,并非是对其他教育形式的否定,而是在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现状,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根据学生生存、发展的需求,通过阐述职业生涯教育和美育的作用,应对它们予以重视。

(作者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①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3.

②张杨杨.新时代下对教育目的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7).

③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M].范晶晶,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④王旭丽.审美: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发展最具融合性的境界[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6).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3.

[2]张杨杨.新时代下对教育目的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7).

[3]贾永红.对中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6,(3).

[4]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M].范晶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5]王旭丽.审美: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发展最具融合性的境界[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6).

[6]郭东花,贺会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助推大学生就业[J].文教资料,2015,(11).

[7]贾红秋.终身生涯发展观: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与回归[J].继续教育研究,2015,(9).

[8]李嫩姣.美育,成就人才——美育现状与美术教学改革[J].新课程(中旬),2016,(1).

[9]杨花.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J].思想政治与法律研究,2016,(3).

猜你喜欢

教育目的职业生涯规划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美育教师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