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智慧意识

2016-10-25郝婷

亚太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郝婷(1992-),女,汉族,陕西汉中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天水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

摘 要:学习的目的在于获得智慧,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如此。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语文学科属性,让语文教学充满挑战。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获得智慧,就必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语言发现生活的美、通过赏析文本体验境界的美,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日积月累下的语文知识,从而有智慧的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宇宙观;智慧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058-01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的精髓在于他提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并在某种意义上说,随着智慧的增长,知识将减少”。那么,何谓智慧?对这两个字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拈花一笑的故事是智慧,盲和尚在夜晚打着灯笼前行的故事是智慧,蜘蛛结网的过程也是智慧。语文学科可以被理解成、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无可置疑语言、文字、文学、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现行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智慧意识该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一、感受语言,發现生活美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用了部分古今中外的文章,这些文学名篇在对自然美和生活美,以及情感美的体现上具有代表意义,它能有效地扩大学生视野,能够从中看到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前进的人文景观,和人类对未来生活的奇特、丰富的想象景观。有“杨柳依依”的明媚之景,也有“雨雪霏霏”萧条之境;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波涛汹涌之景,也有“满地黄花堆积”的忧伤之境······作者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思想感情,并表达其美学的理想。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琢磨与赏析那些景物描写,使学生能自主地进入古人营造的那份情境之中,去感受那些惆怅与欢快,使学生的情怀得以培养与扩展,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感官,让学生自己体会意象与意境,体会大自然中的细腻与壮丽之美;让学生能从更宽广的角度、更深层次地去从而在心灵上得到美的享受。在体味语言中发现生活美。

二、赏析文本,体验境界美

中国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有天人合一、心物不二、文质不二的创作观点,节奏、流动、宇宙观、自然朴素和自由自在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某种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与人类共有的情感体现,作者的情思则在意境中被物化而得到了表现。吹皱一池春水,群花自落,细雨落花,枯树寒烟,仅仅几组词语,几个意象,便能带人进入意境。中国汉魏六朝时期,是人们精神得以自由解放、富有智慧的一个时代,有放荡不羁、以酒为名的刘伶,不懈追求心灵自由的嵇康、阮籍。晋人建立了最高的舍得与空明的意境,在发现自然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山水便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媒介,因此中国诗常以山水境界做为表现和吟咏的主题。在空间上由远及近,由上及下的俯仰,是中国文化中最根本的宇宙意识的体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意象,更是一种怡然自得心境的体现。人教版高中语文五本必修课本中,古代诗词所占篇幅较多,有助于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文化更深入的阅读与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补充学习课外与中国古代有关的文化常识,才能充分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奥妙所在。在文学作品的境界中去提升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涵养,以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三、综合运用,充满智慧美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追求自由,有智慧地生活。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识字;注重语言层面的理解,中学时注重技能与感知能力的培养;更高的学习阶段则是为了将已有的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转化成智慧,从而更好地生活。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是他的世界,空间和时间合成了她们的宇宙观,她们的生活从容而有节奏。登高而望远,他们以大观小、俯仰自得,用心灵的眼来笼罩全景,她们眼里的自然是节奏化了的自然。中国古代哲人曾经用音乐中的十二律来配合一年十二个月的节奏循环;他们认为否极泰来;绚烂之极总是归于平淡;他们有“空”的智慧,这些智慧常见于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学习语文,接触这些具有代表的文化原典,即使是被烟雾笼罩的眼前,也能看到清澈的景物,旨在于心得澄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用古人的宇宙观去看待生活,眼前也会是涣然冰释的景象。学生学习语文,在于自身生活境界的提高,在于自身修养的提升,在于运用古人的智慧能更好品味生活的深层意义。在语文教学时应让学生多亲身感受一下大好河山的美妙,然后把这些波澜壮阔的感觉记录下来,并且养成学生能纳百川的胸怀与豁达的情怀,是语文学习最好的境界。

为了智慧生活而学习语文。为了学生有智慧的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智慧意识。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罗建成.如何在中学语文中实施美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