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定二十一史韵》的作者考评及其价值探析

2016-10-25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陈 亮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增定二十一史韵》的作者考评及其价值探析

陈亮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710119)

《增定二十一史韵》是清人仲弘道在明人赵南星《史韵》二卷的基础上,补《帝王世纪》、《春秋世纪》、《东西周纪》、《列国世纪》和《秦世纪》在西汉之前,作《明世纪》续于元之后,还补晋时十六国、五代十一国及宋时辽、金、夏,遍及二十一史,并集诗、注、评于一体,文史结合,在文学及史学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本文在点校此书的基础之上考证该书作者赵南星、仲弘道的生平事迹,简单介绍《史韵》一书的版本体例并以具体例证叙述其文学及史学价值。

赵南星;仲弘道;《增定二十一史韵》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9.013

《增定二十一史韵》是仲弘道在赵南星《史韵》二卷的基础上接力续作而成,赵南星《史韵》二卷,最早是在清顺治四年(1647)由赵南星的同乡人李士劭刻印于杭州,书板则存放绍兴,不久散失。至顺治十二年(1655),又由淮海道官府重新刻印。书板虽都已不存,所幸的是印本尚有传世,书名全称《赵忠毅公侪鹤先生史韵》,今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版心从上至下依次为“史韵”、朝代名,单黑鱼尾、卷数、页数。赵南星所撰、仲弘道所续的《史韵》四卷,在清代有多种刻本,书名全称《增定二十一史韵》,并有“首一卷”、“末一卷”。此本分上、下两栏,上栏为眉批,下栏为正文。正文每半叶九行,每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版心从上至下依次为“增定史韵”、单黑鱼尾、卷数、页数。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入《增定二十一史韵》四卷,题为“清康熙三十三年郭金汤兰学堂刻本”。但此本前有徐嘉炎、潘耒、仇兆鳌撰写的三篇序文,落款均为“康熙丙子”,即康熙三十五年(1696),晚于康熙三十三年之后约三年。谓此书刻于康熙三十三年,则颇令人生疑,抑或这三篇序文是在后印此书时而增刻者,亦未可知。本文将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介绍,并对《增定二十一史韵》的文学及历史价值进行分析。

一、《增定二十一史韵》的作者考评

(一)赵南星考评

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又号清都散客,明真定府高邑县(今河北高邑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熹宗天启七年(1627),享年七十八。崇祯二年(1629),追赠太子太保,謚号“忠毅”。

赵南星于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考中进士,授予汝宁府推官。后被召入朝中,历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司郎官、文选司员外郎。上书朝廷严厉批评在朝官、地方官升迁任免中存在着四大弊病:干进之害、倾危之害、州县之害、乡官之害。并指出这“四害不除,天下不可得治”。获得正直同僚们的赞同,却得罪了当朝宰相,反而受到谴责,便以有病为由辞职回乡。后起用为吏部考功司郎中。万历二十一年(1620),协助吏部尚书孙鑨考核京城的官吏,秉公处理,不徇私情。由于涉及面广各官署的官吏群起攻击,赵南星被免职为民。回到家乡后,名声更高了,天下的正人君子将他与邹元标、顾宪成一起比拟为汉朝的“三君”。明光宗继位(1620),再次起用,先是任命为太常寺少卿、右通政,后有进升为太常寺卿、工部右侍郎、左都御史。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在考察京城官吏中,赵南星一如既往,秉公无私,由此升任吏部尚书。这次淘汰不称职官吏所涉及的面更广,得罪的人也就更多,尤其是得罪了大宦官魏忠贤,于是合谋算计,栽赃陷害,至天启四年(1624),赵南星不仅被罢官,还被流放到代州(今山西代县)充军。赵南星为人正直,且性格刚强,所以在流放充军后,尽管条件恶劣,但意志毫无消沉,不能参政议政,即阅读研讨史籍,以总结历史经验,撰成《史韵》二卷,警示当代及后人。崇祯皇帝继位(1627),特下诏令,赦罪召回,但已死在流放地。事迹主要见清人唐九经撰《赵忠毅公小传》、万斯同撰《明史》卷三四三《赵南星传》、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四三《赵南星传》等。

(二)仲弘道考评

仲弘道在正史上无传,事迹散见于地方志书目及《增定二十一史韵》一书的几篇序文,但都语焉不详。《(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五一在:“《子来堂集》桐乡仲弘道开一著”,[1]4280卷二五三载:“《桐乡县志》五卷,康熙戊午,知县徐秉元重修,邑人仲弘道编辑。”[1]4303《(光绪)桐乡县志》卷五载:“瓯香圃在濮院石条街东,为仲改庵明府宏道归田后所筑,内有兰雪堂,即改庵著书处”,[2]192卷十九载:“《桐乡县志》五卷,知县徐秉元修有传,係康熙戊午邑人仲宏道承辑。”[2]723《(光绪)嘉兴府志》卷一五载:“瓯香圃,在濮镇梅花泾上,仲宏道别墅”,[3]卷六一载:“仲宏道,字开一,顺治间拔贡生,除峄县知县。设来安社招复流移,禁科派,绝贿赂,奖节义,拔孤寒,不遗余力。簿书之外,不废吟咏,作《哀峄吟》十二章,人比之元结《春陵行》。去之日民争留之,勒石志遗爱焉。”[4]《皇朝文献通考》卷二二二载:“宏道字开一,嘉兴人”,[5]6842卷二三三载:“《改庵偶集》十卷,仲宏道撰。宏道字开一,桐乡人。康熙中举人,官知县。”[5]6936仲弘道在《增定史韵自序》的落款为“康熙辛未小春桐谿仲弘道开一氏书于瓯香草庐”,[6]541综合这些零星资料,略可知其生活于明清之际,亦名宏道,实因清人为乾隆皇帝避讳而改者,字开一,号改庵,书斋名瓯香草庐。他的籍贯虽有多种说法,或云“嘉兴”,或云“槜李”,或云“槜里”,或云“桐乡”,或云“桐谿”,或云“桐川”,实则同为一地。嘉兴指嘉兴府,槜李、槜里均为嘉兴的别称。桐乡指桐乡县,桐谿、桐川均为桐乡的别称,乃嘉兴府的辖地。《(光绪)桐乡县志》卷五道:“峄县知县仲宏道墓在唐夫人桥。”[2]202这里的“唐夫人桥”在濮院镇,濮院镇即在桐乡县。《(光绪)桐乡县志》卷十九载其撰作品集有:“《改庵集》二十卷、《瓯香集》二卷、《觉悔集》四卷、《子来堂集》”,[2]700除此之外《(光绪)嘉兴府志》中也有记载仲弘道所写的诗歌。因此,可以确定仲弘道是嘉兴府桐乡县人。仇兆鳌在《史韵序》中写:“开一向仕山左,政声著于民间。退居之后,博览群书,多所著述。”[6]536曾参加科举考试,在清代做地方官一任并有一定政绩,后即退隐乡里,读书著述。仲弘道既有感于赵南星的一代人臣风范,又有感于《史韵》所体现的学问道德,在原书的基础上,接力续作,撰成《增定二十一史韵》四卷。

二、《增定二十一史韵》价值

是书“首一卷”有邱濬的《历代圣贤传道图》和査继佐的《历代帝王正统图》,仲弘道在两图后分别作《圣贤传道图说》和《帝王正统图说》,之后是仲弘道改李槃本的《历代国号歌》,接下来是《历代舆地考附建都》、《星野》、《历代田制赋略》、《古今户口总数》、《历代积年甲子考》,“末一卷”为《读史小论》。

是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文史相结合,先以四言诗体隐括吟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等各个历史时代的人物事件,再在诗下具体予以说明,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仲弘道不仅续补上古至秦、五胡十六国、辽、金、西夏及明各个时期,而且以四言韵语所吟咏者大为增多,以史事典故所注明者大为加详,还为每个朝代撰写史评,至此,集诗、注、评为一体,遍及“二十一史”,可谓既有文学创作,亦有史学心得。

(一)文学价值

徐嘉炎在《增定历代史韵序》中说:“其为韵语也,瑰玮而高华。”[6]532潘耒在《增定史韵序》中说:“是书繁简适中,文质相辅,诵之成章而绎之有味也哉!”[6]534均是从文学角度来阐释本书的特点,而从文学角度来讲,其最大的特点与价值也就在用韵方面,仲弘道在该书凡例中讲:“书以韵名,取其易诵,若止依唐律选韵,则严而且狭,岂能该括一朝之事。是书所用,一遵词韵,平如“东”、“冬”、“江”、“阳”俱堪通用,仄如“屋”、“沃”、“觉”、“药”亦在兼收,若或词韵之所无者,俱经更正。盖音节既谐,顾名思义,不致有遗恨尔。”[6]546可以看出,仲弘道在增续《史韵》的时候非常注意用韵,但他也明白若只是一味追求严格的韵律,就很难将历史事件完整叙述,所以虽然讲求韵律但也会适当宽泛运用。如其《春秋世纪》:“隐公正月,《春秋》始编(bian)。宰咺锡赗,郑庄克鄢(yan)。书法昉此,礼义是诠(quan)。桓庄釐惠,五霸骈连(lian )。夷吾齐相,先轸晋员(yuan)。齐桓伐楚,问王不旋(xuan)。葵丘之会,咫尺惟虔(qian)。晋文嗣起,诛带扶颠(dian)。河阳践土,召王而前(qian)。宋襄仁义,伐皷鼘鼘(yuan)。城濮之战,赖晋舒悁(juan)。秦奋西陲,作誓悔愆(qian)。王赐金皷,息虎长眠(mian)。楚庄伐戎,郑晋倒鋋(yan)。观兵问鼎,无乃太儇(xuan)。襄顷匡定,守府自便(bian)。简王中叶,吴晋相牵(qian)。程婴杵臼,高义层巅(dian)。灵王未造,笃生文宣(xuan)。麟书吐瑞,卜娶于幵(jian)。景王三岁,孔仕乘田(tian)。群贤景从,上应星躔(chan)。仲言端木,冉闵曾颜(yan)。季札历聘,六代官悬(xuan)。齐婴郑侨,晋盻高搴(qian)。史鱼节直,伯玉德圆(yuan)。敬元之世,吴越紏缠(chan)。吴人入郢,子胥夺鞭(bian)。包胥复楚,七日不饘(zhan)。仲崔殉节,忠孝相沿(yan)。孔为司寇,恢齐幅员(yuan)。相鲁三月,齐餽婵娟(juan)。辙环列国,笔削如椽(chuan)。口诛乱贼,获麟如涟(lian)。颜曾见知,斯道拳拳(quan)。夫差胜越,黄池争筵(yan)。勾践沼吴,奏捷朝端(duan)。申包范蠡,荣蜕如仙(xian)。伍员文种,功立身捐(juan)。威烈以往,纲目纪元(yuan)。”[6]574-575共四十韵,本篇是较为押韵的。这种将历史事件、人物故事通过四言韵语这种既具有文学性又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成诵的语言来表述,使原本的客观的历史事件多了文学上的美感,堪称脍炙人口。

“人非子云,谁能尽识奇字?况是书既为韵拘,用韵多自必借用险韵势也,倘字无音释,则一目十行之下,不无金根鱼鲁之虞。是编释文注于句下,释字则令儿恺注于高头,使学者省于翻译。若夫点次则逐句止用豆圈;惟文理佳妙者,始用密圈;或一帝或一代则用画断,国号则用大圈。其史评中各代帝王段落处,亦令儿恺标注高头。所以为初学计者,不敢不详。”[6]545这里的“子云”是指扬雄。凡例中这段话指出本书较之于赵南星的《史韵》二卷,多了注释,其中包括字之释音与句之释文,甚为详细,尤其是给较生僻的字作音释。仲弘道在增续史韵的时候加入了眉批,这是赵南星《史韵》二卷所没有的,韵文正文中的眉批均是本句韵语中某一字或词的注音,如“昭谥称情,蚤年殂落。([眉批]称,去声。)”;[6(587[6]587同时,韵句下的注释减少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的障碍,如“四皓成翼,厝火待灼”[6]586这一句,在赵忠毅公《史韵》二卷中没有解释,而《增定二十一史韵》进行了补充,除“[眉批]灼,音勺,焚也。”[6]586之外,对整句的注释如下“四皓者,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帝不能致,张良致,侍太子,帝曰:‘羽翼已成。’遂不易太子,然吕后不制,犹厝火于积薪之下耳”,[6]586)即“商山四皓是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和甪里先生(周术)四人。四人隐居商山,汉高祖刘邦请其出山为官被拒,后来张良招来四皓以辅佐太子刘盈,高祖刘邦看到后说:‘太子羽翼已成。’于是不更立太子。但是高祖没有对吕后进行一定的管制与约束,这就好比把火置于柴堆之下,随时潜藏着危险“,作者仅用简单的几十字,就介绍了商山四皓的个人名姓,解释了汉高祖放弃更易太子之原因,甚至还用到“厝火积薪”成语表达了自己对高祖更易太子一事的态度,这些都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

(二)史学价值

《增定二十一史韵》究其本质来说,还是属于历史读物,孙昌龄在《史韵原序》中说道:“史而韵之,即妇孺可以讽咏”,[6]543)所以更进一步来说应该属于历史启蒙读物。首卷的《历代圣贤传道图》将历代道统相传脉络清晰地展现了出来,《历代帝王正统图》将朝代变更的脉络直观地展示给读者,《历代国号歌》“太昊炎帝轩辕氏,统三皇居上世,少昊颛顼帝喾莅,唐虞绍之曰五帝。夏商周秦东西汉,后汉魏吴三国判,汉亡于魏魏禅晋,晋遂平吴天下定,扰晋室者十六国,六合瓜分为南北,南为东晋居江左,宋齐梁陈踵其坐。十六国除元魏知,东魏西魏又分二,东传北齐西禅周,周又灭齐禅隋主,隋起平陈海宇一,会几何时授唐室,唐祚终还为五季。梁唐晋汉周相继,宋既代周天下平,中更南渡迫于金,驱金灭宋元统百,明灭元传二百七,自尧迄明四千年。大清御世无终极。”[6]552则以韵语的方式传诵朝代更替,这些都易于让初学者对于历史脉络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而《历代舆地考附建都》、《星野》、《历代田制赋略》、《古今户口总数》等内容也给研究历代社会历史尤其是社会经济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因此,首卷之内容“不但可以考究统系之承,亦可以推求道脉之自;不但可以知天下之形胜所关,并可以测生齿钱谷盈虚之所係,固留心古学者之一助也”。[6]545

是书按照历史编年顺序,该括二十一史史事,韵语下有双行小字注释,较为详尽地描述了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使读者在有了之前的宏观把握之后对历史又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如“霍光被诬,乃能先觉”[6]587后有注释“上官桀之子安,欲纳其女于宫,光以其幼,不听,安乃令人诈为燕王旦上书,欲共执退光,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调校尉未十日,燕王何以知之。’是时,帝年十四,左右皆惊,上书者果亡”,[6]587这讲明了霍光被诬一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在此过程中汉昭帝的英明果敢使读者对“霍光被诬,乃能先觉”这八个字背后的事件有了更为详尽地认识。

韵语多为客观性的描述历史,但仲弘道所作的史评却多为自己的主观认识,仲弘道在增补的《秦世纪》从秦非子写至子婴,描述了秦的逐渐强大到后来的兴而转衰,可谓是“述而不作”,但在《秦世史评》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如“惟是穆公能用由余、蹇叔、百里奚以昌霸业,乃其卒殉百有七十七人,沿及大夫子车氏,致诗人歌哀黄乌,则又何也,岂草菅人命贻谋乃爾耶。我以为坑儒之祸,创端此矣”,[6]584“我以为”三字说明这是仲弘道自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他还写“秦虽虎狼之国,其始基亦诚”,“孝公发愤,欲以布德修政光大献穆之绪,宜柄用圣贤之徒,如子思、子顺、孟子,生同其时,尚非旷世而不遇,奈之何过信卫鞅废先王之法、肆蚕食之谋,遂致二帝、二王,周公、孔子之道至此而晦。是秦之所以兴者,正其所以亡也”,[6]585继而写始皇时“焚书坑儒必烈”,[6]585之后“二世继之,更为无道”。[6]585此段文字以古剀今,后人贺子弢评其“文品驾《过秦论》而上”。[6]585

史评中除仲弘道主观观点外,也有所谓合乎正统思想观点的阐述,如《后汉史评》“国号后汉,此真名正言顺。揆之高祖为义帝,发丧自称汉王,情似有间,又刘裕之认楚元王,刘知远之起沙沱者同日语乎?陈寿《三国志》进魏而黜汉既为失平,司马《通鉴》遂因而不改,亦未为卓识也”[6]598可知其尊刘抑曹的思想。总之,史评性文字使读者在了解中国历史朝代演进及相关人物事件原委后,体会历朝兴衰更替的经验教训,并且在史评中既有主观认识,又有客观正统思想的体现,这样更有利于读者对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进行反思,从而达到鉴往知来是这一史学的一贯传统。

三、结语

该书作为文史结合的作品,朗朗上口四言韵语利于内容的传诵,详细的注释不仅减少了阅读中的字词障碍,同时还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描述的更为详细,每朝之后的史评不仅品评了历史事件及人物,还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能引发读者反思。文学性的韵语使客观的历史事迹的描述增添了诗化的美感,客观历史又使韵语多了一丝厚重的底蕴,文与史相辅相成,为后人研究文学或历史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

[1]嵇曾筠. 浙江通志4[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2]严辰等.(光绪)桐乡县志[M].光绪十三年刊本.

[3]许瑶光.(光绪)嘉兴府志(卷十五)[M].光绪四年刊本,68.

[4]许瑶光.(光绪)嘉兴府志(卷六十一)[M].光绪四年刊本,18.

[5]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清朝文献通考第0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

[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史部 第292册 增定二十一史韵[M].据清康熙三十三年郭金汤兰学堂刻本影印,济南:齐鲁书社, 1996.

[责任编辑李兆平 ]

A Study on the Author and the Values of The Increase on History Crambo

CHEN Lia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TheIncreaseonHistoryCrambowhich written by Zhong Hong-dao in the Qing dynasty is based on History Crambo that written by Zhao Nan-xing in the Ming dynasty, Zhong Hong-dao increased five chapters before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one chapter after the Ming dynasty and through the history of 21st. This work integrating poem, note, review, making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o it has high values both in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roofreading the book, and give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author Zhao Nan-xing, Zhong Hong-dao, then make a simple introduction, of History Crambo’s version style and specific examples to describe its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value.

Zhao Nan-xing; Zhong Hong-dao;TheIncreaseonHistoryCrambo

2016-04-1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

陈亮,女,陕西延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历史·民族研究

K204.1

A

2095-770X(2016)09-0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