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2016-10-2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塞丁格置管导管

张 梅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 陕西 安康, 725000)



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张梅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 陕西 安康, 725000)

肿瘤; 化疗; 超声引导; 改良赛丁格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指经由人体的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等外周静脉处穿刺插管,其头端在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的导管。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需长时间静脉输液,PICC因其技术操作和护理相对简便、并发症少且能够长期使用等特点,已成为最有效的血管通道器材之一[1]。PICC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非常成熟,而改良后的赛丁格置管技术(MST)在操作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为显著[2]。本研究对改良和传统两种置管方式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成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PICC置管术,男36例、女24例,年龄24~72岁,平均(46.3±2.5)岁,其中胃癌患者20例、淋巴瘤患者18例、肺癌患者13例、神经细胞肿瘤患者5例、卵巢癌患者4例;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技术,男35例、女25例,年龄23~70岁,平均(47.2±1.6)岁,其中胃癌患者17例、淋巴瘤患者15例、肺癌患者11例、卵巢癌患者7例、神经细胞肿瘤患者3例、骨肉瘤7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本实验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疗治疗方式;依从性较高,能够配合医务人员护理治疗操作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对实验中用药有过敏现象的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不愿在实验授权书上签字的患者[3]。

1.2方 法

1.2.1对照组置管方法: PICC置管均使用由美国BCR公司提供的型号为4Fr-3向瓣膜式PICC导管。患者取平卧位,双臂外展和身躯保持90°夹角,使用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实验中多为贵要静脉静脉瓣)沿静脉方向值胸骨切迹(notch),对穿刺点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并修剪至所需长度;扎止血带进针时针管角度控制在30°左右,回血后下压角度再将针管推进约3 mm, 然后送外套管抽出穿刺针并继续推进导管直至预定长度,最后使用注射器将回血全部吸出并注入NaCl溶液并固定导管,局部压迫20 min, 嘱患者尽量避免活动。

1.2.2观察组置管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结合MST进行置管操作,超声引导系统为美国BCR公司生产的型号Site-Rite-5超声引导系统。患者取平卧位,合理摆放超声引导设备(以术者能够直视为最佳),扎止血带,再使用探头探查肘关节的血管横断面(实验中均选择贵要静脉血管),了解血管和导管是否匹配然后确定穿刺位置和深度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建立无菌区,操作人员持探头以垂直角度紧贴皮肤并观察贵要静脉断面情况,根据确定的穿刺深度选择合适导针器,将导针器套在导针槽上;操作人员一手持探头一手持穿刺针穿刺,待回血后将导针器脱离然后下压穿刺针的进针角度,然后置入导丝,操作者置入时观察图像确定到达预定深度时停止输送;再在导丝右侧注射0.2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107), 经导丝将带扩张器的撕裂性置管鞘置入,最后置入PICC导管并使用超声引导系统定位。

1.2.3护理方法: ① 心理护理。在置管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实验中所使用的主要设备以及置管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以消除患者紧张和害怕等负面情绪,并对患者的疑问予以耐心解释,沟通过程中语气保持平和、温柔。置管成功后,立即告知患者整个操作过程非常顺利,消除患者顾虑[4]。② 体征观察、敷料更换。置管后,观察患者的体征表现是否有异常,置管后1 d需更换敷贴,更换频次会变为7 d/次,因此应注意观察,如敷贴发生卷边或潮湿,必须立即更换;每次换药时需记录导管刻度,避免由于活动对导管有牵拉而引起脱落。③ 冲管护理。每天输液前必须用20 mL左右生理盐水冲管,输液完毕后再用10 mL的生理盐水行封管处理,防止导管堵塞。④ 健康指导。嘱患者和家属穿刺一侧尽量避免活动,置管后1 d时将穿刺侧肢体抬高,并做简单的握拳等动作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特殊情况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操作舒适满意度等,并进行数据统计。操作舒适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评价,条目共计10条,每条满意计1分、不满意0分,0~6即不满意、7~8分即较满意、9~10分即非常满意[5]。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特殊情况发生率和舒适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各指标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护理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患者对于治疗护理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由于需长时间输液,故应用PICC导管置管非常广泛[6-7]。PICC置管方式具有输液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小等特点,还能长时间留置患者体内满足随时的输液需求,因此得到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广泛认可。但PICC置管时,传统置管技术需选择内径较大的血管,且置管成功率较低,外露导管也会对患者的生活等造成不便,为了不限制PICC置管后患者的活动,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引导结合MST置管操作技术,其使用的穿刺针规格为20~22 G,在引导下使用导丝将扩张器逐渐推进,置管成功率明显提升[8]。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结合MST方式置管,其并发症发生率、特殊情况发生率、患者对于操作的舒适度评价、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的操作要点主要包括: ① 选择和血管内径匹配的导管; ② 患者和置管操作者均需保持比较舒适的体位; ③ 病床头部尽量抬高约30°,另外置管穿刺点的选择必须低于心脏位置; ④ 在推送导管时,仔细感知是否存在阻力,不可强行推进操作; ⑤ 置管完成后必须予固定处理,防止导管完全滑入血管中; ⑥ 如需要对皮肤行切口,需根据要求将尺寸稍增大一些; ⑦ 扩张器和插管鞘组件的推进都应沿着静脉走向进行; ⑧ 该种置管方式操作更为复杂,对于置管操作者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需实施系统培训,避免特殊情况的发生[9-10]。

[1]张秀红. 采用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置管的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 13(32): 37-38.

[2]乔爱珍, 苏讯, 陈玉静, 等. 塞丁格技术在血管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临床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4(21): 2013-2014.

[3]陈佳, 勇琴歌, 侯惠如, 等. 两种经外周中心静脉留置方法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2, 14(4): 304-306.

[4]祁永芝, 张浩, 白献红.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19(21): 1293-1294.

[5]何佩仪, 柳建华, 刘丽兰. 超声引导联合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4, 14(23): 197-198.

[6]沈铭. 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技术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29(4): 206-207.

[7]刘艳华, 徐娟, 张燕. 29例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护理研究, 2013, 24(15): 972-973.

[8]安志洁. 改良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5(24): 762-763.

[9]龚萍, 陈传英, 孟爱凤.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研究[J]. 临床护理杂志, 2012, 27(1): 1440-1441.

[10]东文霞, 乔爱珍, 李新华, 等. 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1): 31- 33.

2016-04-22

R 473.73

A

1672-2353(2016)18-188-02DOI: 10.7619/jcmp.201618063

猜你喜欢

塞丁格置管导管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儿童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分析
超声引导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小儿PICC 置管中的应用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