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倍“三支箭”救日本?

2016-10-25综合整理穆明威

国企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日元安倍晋三经济学

综合整理 / 本刊记者 穆明威

安倍“三支箭”救日本?

综合整理 / 本刊记者 穆明威

自安倍晋三上台3年多来,“安倍经济学”一直备受争议。安倍经济学曾为死气沉沉的日本经济注入过一丝生机。但民调显示,有55%的日本人对于“安倍经济学”表示了失望。

2016年7月1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及其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多数席位。次日,日本内阁府发布刺激计划公告,公告表示,必须采取全面大胆的经济措施以加速未来投资,至此,关于安倍经济学所引发的舆论热潮席卷而来。

失去的十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日本经济对美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出口实力强大,经济增长迅速,美国政府以解决美日贸易逆差为名与日本政府协商日元升值,这就是后来被认为是日本代价最昂贵的协议“广岛协议”,主要内容是增加了汇率的灵活性。

于是,在“广岛协议”的影响下,日元对美元和欧洲货币开始走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汇率从240∶1升至120∶1。随后,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也在银行的推波助澜下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日本经济呈现出了虚假的繁荣,股市直冲四万点。这时华尔街觉得时机已到,便倾巢而出,动用巨额资金,大肆卖空日本股市,日本金融界伤亡惨重,股民跳楼,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1989年,严重的经济泡沫已影响了日本的方方面面,日本银行为了控制日益高涨的资产价格泡沫,从M2+CDs的货币量控制转向了旨在实现低货币增长率的紧缩货币政策,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10年的泥潭,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进入21世纪后,日本经济不仅不见起色,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的严峻局面,在历经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更是风雨飘摇。

短暂的辉煌

一届一届的日本首相不停轮换,都在试图挽救垂危的日本经济,安倍晋三也不例外。早在安倍晋三上台以前就一直主张,日本经济多年不振的根本原因,都要归咎于长期的通货紧缩和由此引发的日元升值。为了打破这种已经形成的恶性循环,必须并不惜打破一切常规,在原有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再进一步执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实,如果抛开一切修饰词,安倍晋三实质上就是要求日本央行不管不顾,全力开动印钞机,人为强行制造通胀。上台后,安倍迅速将反对这一观念的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提前解职,安排完全支持自己的黑田东彦接任。不久,日本央行正式通过了“用两年左右时间达成2%的通胀目标,和将资金供应规模扩大至目前两倍”的新金融政策(俗称“以双倍速印日元”),之后又宣布大幅增持长期国债和其它风险资产,其规模按GDP调整后,相当于美国QE政策(量化宽松)的2.2倍。虽然早有所料,但如此豪赌,还是让人对“安倍经济学”的孤注一掷带有讶异。

于是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实施“安倍经济学”立刻出现了一些短期效应:日本股市开始了多年未见的强劲反弹,已经创下了五年来的新高,日元也急剧贬值近30%。在资产效应的作用下,私人消费有所扩大,出口也有所恢复,并且日本各大企业也纷纷报告,今年的盈利状况出现了明显改善,并非仅是预支信心。不仅如此,在随后召开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日本又收到了一份礼物:尽管日元迅速贬值,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却表现冷静,在会议上并没有对日本提出“发动汇率战争”的批评,这让日本政经界都松了一口气,似乎国内外的反应都在安倍的预料之中,安倍晋三和安倍内阁也因此人气高涨,踌躇满志。

新旧“三支箭”

安倍经济学仿效“里根经济学”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它们被安倍俗称为“三支箭”:第一支,让日元贬值;第二支,增加公共投资;第三支,唤起民间投资和经济增长。

在安倍经济学被推出执行的第一年,因为呈现经济复苏,安倍晋三处于风口浪尖,然而这种景气并不意味着日本经济已进入自律性的复苏。从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来看,2013年度为2.0%,2014年度为负0.9%,2015年度为0.8%,安倍政府想要实现2%的增长目标难度较高,与税收直接相关的名义GDP方面,3%的增速目标更是从未兑现。

安倍“三支箭”分别为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与结构性改革政策,其中较引人瞩目的就是金融政策,所倚重的是结构性改革。时至今日,安倍晋三政府成立已有近3年半,从安倍当初承诺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两大目标却无一达成。摆脱通缩尚在半途,而经济增长一旦失速也会导致税收不足,以此为目标的“安倍经济学”早已经饱受质疑。

虽然安倍针对日本经济的现实弊端所开出的“药方”较为准确,安倍经济学的的覆盖也较为全面,但囿于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的僵化体系、以及传统利益集团的秩序固化等多方原因,“安倍经济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并未成功。

就在国内经济整体疲弱的情况下,安倍内阁强行通过安保相关法案,导致支持率下滑,面对国内政经的双重压力,安倍又推出“新三支箭”。2015年下半年,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召开议员大会正式决定安倍晋三担任总裁。安倍在记者会上称:“安倍经济学进入第二幕”。会上,安倍提出“安倍经济学”的新三支箭,包括发展经济、改善社会保障、支持儿童培育,旨在通过加强经济政策措施提振日本经济,使日本GDP在2020年左右达到600万亿日元,合计特殊出生率(指1位女性一生中所生的孩子数量)达到1.8,护理(老人护理行业)离职率为0等目标,以期解决持续数年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与前“三支箭”相比,“新三支箭”更加突出了应对人口少子老龄化社会的政策意图,安倍试图通过强调优先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来提振信心,然而要实现“安倍经济学”第二阶段的目标,日本仍面临不能回避的难题。在日本这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已超过四分之一,国内劳动力不足并且人口出生率下降,仅仅弥补劳动力的供给缺口就是安倍头疼的一大难题。

2016年7月11日,安倍晋三赢得了参议院选举,7月12日下令筹划经济刺激措施,将鼓励未来投资,加快高铁线路的建设,同时将建立21世纪基础设施,为地区旅游业建立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地利用零利率环境。

在安倍讲话期间,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5%,日元兑美元一度跌至101.49日元水平,这无疑给予了安倍大刀阔斧继续改革的动力,更有媒体大肆鼓吹“安倍经济的2.0”时代已经到来。但英国脱欧已引起日本消费者的恐慌,掀起了一阵国内购买黄金的热潮,这背后的本质与安倍经济学的失败紧密相连。在几轮宽松和刺激措施过后,安倍经济学依然未能将通胀推高至目标水平。

责任编辑/秦海霞

猜你喜欢

日元安倍晋三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日元走势
중일한 협력메커니즘,동아시아 평화와 번영의 ‘디딤돌’
经济学
日元贬值,日企倒闭猛增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