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2016-10-25郑红红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预科生南疆英语专业

郑红红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郑红红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一带一路”背景下,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对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南疆高校需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育。本文对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动机进行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同少数民族学生间的英语学习动机无显著性差异;男生与女生间的英语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预科生与非预科生间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存在差异。最后,笔者提出相应的教学启示及建议。

南疆; 少数民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动机

汉语及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是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首要任务,但随着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被广泛的推广开来,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意识到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时,英语水平几乎从零起步,但却不缺乏英语学习热情,有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英语专业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这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仅占一小部分,而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只能选择自学或者参加英语学习培训班。

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及需求,南疆高校陆续开办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专业,如喀什大学与塔里木大学分别于1995年和2008年开办了民族学生英语专业。但由于目前没有适合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大纲,因此只能将适用于汉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大纲应用在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学上,要求学生通过三到四年的英语学习时间达到英语专业四级及以上水平。而少数民族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几乎零起步,不合适的英语教学大纲造成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呈现出空心金字塔形状,只有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可以达到要求,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较低。南疆高校并未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设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部分高校鼓励他们跟汉族学生一起学习大学英语。但由于班上大部分学生为汉族学生,且汉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少数民族学生,教师也不会因为小部分学生而放慢英语教学进度,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完全听不懂上课内容,因此他们都选择放弃跟汉族学生一起学习英语。但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及学业压力,这部分学生只能选择自学或者自费参加英语培训班来学习英语。

动机是指人们为达到某个目标的驱动力,属于心理学范畴[1]。教育中的动机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有不同的行为,而动机可使学生更加努力,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并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耐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2]。本文拟对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整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研究结果将对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英语教学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Gardner等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二语习得中的动机[3],并进行相关研究。Biggs把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表层动机通常与个人的前途直接相关,动力来自外部;深层动机一般不与学习者个人的前途和经济利益发生直接的联系,学习者动机来自对英语语言或文化本身的兴趣[4]。Gardner在其提出的经典社会教育模式中指出动机有三个组成成份:动机强度、学习语言的愿望、对语言的学习态度,并把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5]。Deci等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归为三类,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动机缺乏(amotivation)[6]。Dornyei提出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框架包括七个维度,即情感/融合维度(包含情感动机、融合动机、语言态度、内在动机、兴趣等)、工具/实用维度、宏观环境相关维度(多元文化/民族语言关系等)、与自我概念相关的维度(包括自我概念、自信心、自我效能、焦虑、成败归因、期望值、期望值需要等)、目标相关维度、教育背景相关因素(包括学习环境、课堂环境和学校环境)、其他有影响力的个体相关维度(如家庭、父母、同伴等)[7]。

国内有关动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内容围绕对英语学习动机理论的引进、介绍与评述,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本身因素相关性,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学习策略相关性,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相关性,英语学习动机结构、类型、强度等5个方面展开[8]。一、对英语学习动机理论的引进、介绍与评述研究。武和平介绍了90年代国外主流动机理论建构,学习动机与学习者其他因素的研究及其教育学意义[9]。李炯英等对2004至2013年十年间我国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做了细致全面的归类及总结,同时指出我国外语学习动机存在的不足[10]。二、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本身因素相关性研究。高一虹等在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类型进行研究的同时,探讨了不同专业、年级、英语水平对动机的影响[11]。周燕等对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高年级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中的“内在兴趣”、“出国”和“学习情境”动机上升[12]。三、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学习策略相关性研究。文秋芳对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学习时间增长,学生的深层动机明显增强[13]。四、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相关性研究。石永珍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动机进行了调查,在其研究报告中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14]。马广惠研究得出,英语学习动机不一定能直接导致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15]。五、英语学习动机结构、类型、强度研究。许宏晨等在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跟踪项目中发现在出国动机中,文化成分强于工具成分,反应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偏爱[16]。吴红云研究发现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三种,即自我实现型、社会需求型、专业认可型[17]。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经常受地域、性别、民族、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8]。新疆大部分地区实施的是民汉双语教学,而有些地区在进行双语教育的同时又增加了外语教学,因此新疆高校存在着同时学习民汉英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也有自学英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学者们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张燚等研究发现民族学生对英语的情感倾向非常明显,对英语学习的态度都非常积极[19]。吴霞等研究了理科少数民族学生作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和全国其他大学的学生一样具有七种学习动机:内在兴趣动机、社会需求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学习情境动机、出国动机、成绩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但男生和女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存在差异[20]。

综上,国内外学者均对各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展开了较大规模、深入的研究。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比较落后,尤其新疆相较于内地省份,英语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对英语学习者动机的调查起步相对较晚,且研究对象多为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或是在内地读书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涉及南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较少。

2 研究设计

2.1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包括:

2.1.1检测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存在英语学习动机;

2.1.2检测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

2.1.3检测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英语动机是否存在差异;

2.1.4检测预科生与非预科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

2.2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塔里木大学15届、16届及预科班学生共155人,包括英语专业学生(占42. 6%)和非英语专业(占57. 4%)学生,其中男生41人(占26. 5%),女生114人(占73. 5%),年龄为18至25岁。这些学生分别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斯坦族、柯尔克孜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所占比例分别为68. 4%,14. 8%,12. 9%,3. 9%。他们在上大学前学习过英语的仅占14. 8%,且大都只学过一到两年。

2.3研究工具

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汉语撰写“我为什么学英语”的作文,并根据学生作文内容编制成《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问卷共有20个陈述,采用利克特五级量化表计分。受试者大都通过汉语等级考试,能读懂问卷内容,但为减少误差,问卷由母语为维吾尔语的教师翻译成汉维对照版本。

问卷回收后,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20. 0。通过效度分析得出,各个项目负荷量介于0. 437和0. 856之间,大大高于0. 3的可接受值[21],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 901,具有较高的信度。

3 结果与讨论

3.1数据结果

3.1.1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为检验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总体情况,笔者使用单一样本T检验(One-sample T-test),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1中可得出,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 000,小于0. 005,表明少数民族大学英语动机分数高。

数据结果表明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高,该研究结果与朱叶秋[22]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出入。朱叶秋研究发现51%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以及汉语学习是冲突的而缺乏英语学习动机。

表1 单个样本检验

3.1.2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情况

受试群体主要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由于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少,因此归为其他民族类。单因素方法分析法(One-way ANOVA)被用来检测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数据如表2所示。

单因素方差要求各组方差相等,从该表中可看出,概率值为0. 959,大大超过了0. 05,表明四组的方差是相等的,满足了单因素方差检验的方差齐性条件,也说明以下的单因素方差结果是有效的。

表2方差齐性检验

总分

Levene统计量df1df2显著性0.10231510.959

表3ANOVA

总分

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536.9253178.9751.0410.376组内25960.585151171.924总数26497.510154

表3为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其中F值为1. 041,显著水平为0. 376,大于0. 05,说明各组平均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故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以及其他族别学生间的英语学习动机无显著性差异。

3.1.3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英语学习动机情况

为检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笔者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对数据进行分析。

表4 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4中可知,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 008,小于0. 05,说明少数民族学生中男生与女生之间的英语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吴霞[20]的研究结果一致。

3.1.4预科生与非预科生英语学习动机

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主要学习汉语课程,学校不开设英语课程,而3.1.1中结果表明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预科生与非预科生具有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因此笔者意欲更深一步探究预科生与非预科生之间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由于绝大多数预科生没有接触过英语,因此笔者假设预科生与非预科生之间的英语学习动机存在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法分析(One-way ANOVA)得出数据如表5所示,大二学生与预科学生间的显著性概率为0. 932,大于0. 05,说明大二学生与预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无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与预科学生间的显著性概率为0. 398,说明大三学生与预科学生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得出预科生与非预科生之间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上述假设不成立。

表5多重比较

总分

(I)年级(J)年级均值差(I-J)标准误显著性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大二大三2.220782.729200.719-4.52608.9675预科-1.131313.006250.932-8.56306.3003大三大二-2.220782.729200.719-8.96754.5260预科-3.352092.461330.398-9.43672.7325预科大二1.131313.006250.932-6.30038.5630大三3.352092.461330.398-2.73259.4367

3.2讨论

3.2.1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高

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高。是什么促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动机发展到对英语学习具有强烈的动机?主要原因是在这十年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掌握英语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3.2.2不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存在显著差异

新疆南疆高校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宏观来看,更多的人,不分民族,都意识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重要性。二是因为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被试群体中的维吾尔族学生占到了68. 4%,维吾尔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主流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当一种文化或者观念在维吾尔族学生中流行开来,也会同样影响其他少数民族学生。

3.2.3男生与女生英语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

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吴霞[20]的研究结果一致。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女生的动机较为抽象化理想化,男生的动机非常具体化和实际化。本研究仅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男生与女生英语学习动机整体进行研究,未做细致比较。

3.2.4预科生与非预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存在差异

新疆南疆高校实施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第一年为预科生,主要学习汉语及相关课程,未开设英语课程。预科生通过汉语考试后才能进入不同学院,开始学习不同的专业。本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没有接触和学习过英语,但预科生与非预科生一样,学习英语的愿望强烈。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部分学生会在课后参加英语培训班或者向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

4 教学启示

4.1制定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抓素质教育,理应包含外语教育,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应是我国外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23]。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是学习第三语言,这与汉族学生学习英语有很大差别,在文化传承和负迁移影响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长期以来,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扶助政策,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落后,很难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政府有必要特别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应用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的英语教育政策和英语课程标准,编写少数民族学生适用的英语教材,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使少数民族英语教育与汉语教育一样获得均衡的发展。

4.2开设英语课程,制定配套的教学大纲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谈强调南疆的发展问题,提出采取特殊的财政、投资、金融、人才等政策,加大扶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力度,促进南疆快速发展。南疆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即具备高超的外语水平、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人才。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南疆高校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英语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及英语专业。部分南疆高校的已经创办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专业,但使用的仍然是汉族学生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学校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制定合适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部分南疆高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入校时和汉族学生一起上大学英语课程,但由于英语起点水平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就选择免修。针对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校可将他们与汉族学生分开来,单独为他们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并制定配套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引导他们学习英语,正确认识西方文化,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4.3编撰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材

据笔者调查,部分南疆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民族学生的《综合英语课程》大一至大二时使用的是《新概念英语》第一到四册,大三时使用的是《高职高专综合英语教程》,其他英语专业相关的课程使用教材与汉族学生基本相同,而非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和汉族学生一样,使用的是《大学体验英语》第一到四册,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教材难度太大,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度并使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受挫。因此,南疆高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英语学习基础及特点编撰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

4.4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

南疆高校英语师资存在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英语教师严重缺乏,且主要为年轻教师。其次,民族班外语授课教师大部分是汉族,本民族外语教师过少,胜任少数民族生英语教学,同时精通民、汉、英三种语言文化的教师非常缺乏[24]。第三,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以及语言的了解和研究明显不够。最后,英语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能力有限。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和教学的成败。一方面,南疆高校可加大引进英语专业人才力度,其中包括精通民、汉、英、三种语言文化的教师,充实英语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南疆高校可对现有教师进行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方面的培训,让汉族教师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心理特点。此外,学校每年可选派英语教师外出交流进修,提升专业水平与自身素质,还可邀请援疆教师通过讲座、听课的方式将国内其他重点高校前沿的教学理念、讲学方法传授给大家。学校还可以鼓励英语教师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本研究检验了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情况,结果表明: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同少数民族学生间的英语学习动机无显著性差异;男生与女生间的英语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预科生与非预科生间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存在差异。根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南疆各高校应综合考虑南疆经济发展需要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需求,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育。

本研究由于学生样本数量有限,对研究结果的推广存在一定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扩大学生样本数量,并将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1]Richard C. Motivation, Self-confidence, and Group Cohes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Language Learning, 2006, 44: 417-448.

[2]Gardner R C, Lambert 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Rowley,MA: Newbury House, 1972: 101-126.

[3]Gardner R C, Lambert W E. 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59, 13: 266-272.

[4]Biggs J B.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 and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Outcomes[J]. Higher Education, 1979: 381-94.

[5]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M]. London, On: Arnold, 1985: 57-72.

[6]Deci E L, 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5: 113-148.

[7]Dornyei 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 78(3): 273-284.

[8]陈巧薇.英语学习动机研究10年综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6):182-184.

[9]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16-121.

[10]李炯英,刘鹏辉.我国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回顾与思考(2004-2013)[J].外语界,2015 (2):34-43.

[11]高一虹,赵媛,程英,等.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29-38.

[12]周燕,高一虹,臧青,等.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251-260.

[13]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

[14]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外国外语教学,2000 (4):8-11.

[15]马广惠.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37-41.

[16]许宏晨,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63-67.

[17]吴红云,包桂英.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英语教学,2013(3):52-55.

[18]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6-45.

[19]张燚,任晔,安胜昔,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动机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61-68.

[20]吴霞,古丽扎·塔力甫.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164-167.

[21]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4-143.

[22]朱叶秋.西部地区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观念和策略的调查[J].江苏外语教育研究,2004(2):1-5.

[23]文化俊.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调查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4-43.

[24]张红.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调查及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2-135.

Study on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Southern Xinjiang

Zheng Hongh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Arts,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English learning is crucial f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Southern Xinjiang to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to compete with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Thus English education f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South Xinjiang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ssay analyzed th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found out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had strong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between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minoriti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between male students and femal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between preparatory course students and non-preparatory course studen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nd, the author propose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Southern Xinjia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2015-06-24

塔里木校长基金项目(TDSKSS1302);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TDGJ13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ZS017)。

郑红红(1986-),女,汉族,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E-mail:honghongwudi@126.com

1009-0568(2016)01-0098-08

H319.1

ADOI:10.3969/j.issn.1009-0568.2016.01.018

猜你喜欢

预科生南疆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作家
大作家
筑梦南疆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理工科预科生语言态度与英语学习关系实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