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视野下的“语言学纲要”教学设计

2016-10-25周孟战

教师·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摘要: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思维工具,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语言学纲要”教学设计中,不仅能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又能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灵活的互动,活跃教学气氛,使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言学纲要”;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087-02 收稿日期:2016-07-08

作者简介:周孟战(1970—),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教育学。

思维导图的核心是遵循人脑思维的放射性特点,理清思维头绪,画出思维脉络,重现阅读内容,表现思考过程[1],从而达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和知识的系统化;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设计中,有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同时,也有助于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2]“语言学纲要”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之既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又逻辑清楚、重点突出成为教学难点。而思维导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学生在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将概念通过横向、纵向、回溯等联系构成阶层型的、逐渐分化的图形,高度浓缩知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清晰地揭示了意义建构的实质;同时,学生可随时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修改,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分理处”,进行有意义的学习。[3]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运用思维导图对“语言学纲要”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期方家指正。

一、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运用,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自己的认知与思维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和修改,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反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以及灵活交互的特点。[4]

1.形成可视化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可视化是一种计算和处理方法,将抽象的符号表示成具体的几何关系,使学生能看到所模拟和计算的结果,看到原本看不见的东西。[5]可视化意在帮助学生增强认知能力,降低学生对事物联系的认知难度;教学活动的可视化绘制过程是一个教学过程设计可视化建模的过程。[6]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特点使抽象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也清晰了起来,显著降低了学生对内容理解的难度。

2.突出教学的重点,理清逻辑关系

学生对所学知识之所以难理解、难记忆,原因在于:一是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无条理,不系统;二是学生缺乏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油水分离”,知识是知识,问题是问题,没有建立起逻辑链条;三是思路不开阔,缺乏发散性思维训练。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上的运用,避免了上述不足,抓大放小,重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晰。

3.利用图文的再现,便于学生记忆

俗话说得好:“一画胜千言。”人的思维总是从形象到抽象逐步发展的。同时,图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特别引人注意,视觉得来的信息量是最大的。关键词既体现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其表达能力强,表义丰富,含义深刻。思维导图的图文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4.动态的思维导图,以助启发思维

在动态的思维导图中,每一分支可以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进行自由伸缩,并利用超链接调用另一个思维导图和其他的影像媒体,根据思维冲突不断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二、思维导图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使学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同时,在师生、生生之间讨论评价的基础上反思,并根据教学过程和实际情况的需要作出具体的、合理的调整。

1.大处着眼,明确地位

我们阅读一本书,首先应当从前言看起,因为前言能帮助我们有效地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和重点,增强我们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同时,结合目录,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及各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我们利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功能,一眼就能看出各章在全书的地位。(如图1所示)

2.重视目录,理清脉络

我们不仅要对本章在全书的地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要明确本章内各小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本次课所要讲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如图2所示)

3.抓关键句,提纲挈领

所谓关键句,即能提示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也就是说,是作者的看法或观点。抓住关键句,学生对本节内容就能“鸟瞰”,有了然于心之感。如本节的“语言的功能……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个方面”“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等。

4.理关键词,建构架构

根据关键句,要求学生抽出其中的关键词,再根据其逻辑关系,制作各小节的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5.评价导图,共享思想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成果呈现出来,供师生交流与评价。呈现方式可采用:①教师边上课边和学生讨论,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并鼓励学生发言,这种我们称之为“协商对话”;②教师在画好的思维导图中留下一些空白,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或教师讲解一段后让学生来诠释思维导图,称之为“先行组织”;③教师将重要信息点事先做成卡片,课堂上展示出来,再形成思维导图,称之为“梳理关系”;④师生完成一部分教学任务后,学生当场演示思维导图,并相互讨论完善,教师点评,称之为“总结绘图”。思维导图的评价可从目标、组织、内容、链接、方法、版面、合作和效果几个方面来进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反思

1.思维导图视野下的教师反思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以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决策及结果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改进教学的最主要的途征。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思维工具。[7]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过程,应由“教师为主导”转变为“教师为主编”,给学生更多自由,减少教师用自己已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去“约束”学生思维和思想的做法。

2.思维导图视野下的学生学习

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零散知识非常系统地归类和组织,从而加深对重要信息点的理解和认识[8],但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如果教师监督不到位,可能会形成两极:一是爱学习、爱思考、爱动手的学生,不仅思维上得到锻炼,而且也养成了动手的习惯;二是有些历来养成被接受习惯的学生,在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我展示模式下,往往比以前更加慵懒。

参考文献:

(美)乔治·斯坦格列夫.乔治速读记忆法.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叶 红.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华夏教师,2015,(3).

李亚杰,阮 俊,王文博.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欧阳绍绪.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商庆平.基于思维导图支架的数学概念可视化研究.教学与管理,2013,(1).

郑世珏,张 萍.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方法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茅育青,林正范.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