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躲起来,充个电!

2016-10-25华明玥编辑饶晓阳

好日子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庄周先生果酱

文:华明玥 编辑:饶晓阳

躲起来,充个电!

文:华明玥 编辑:饶晓阳

主妇是一个家庭的枢纽与核心,她的“电能”足不足关系到气氛的营造,以及家人之间的亲密粘力。因此,有个专属于她的充电角落非常重要。

周先生是著名的室内设计师,近年来担当了多家卫视旧房改造计划。有一回,他为一户人家做面积狭小的老公房改造,拖了两个星期没有拿出最终的设计方案来。电视台的编导急坏了,去问原因,周先生说,因为房子太小,只有53平米,他画了十几稿设计图,始终没有为这家人的主妇腾出一个足够宽敞的角落来,为她布置一个可以看书发呆,可以饮茶做手工的空间,让她烦闷时可以躲起来不受打扰的小角落。

电视台的编导很诧异:“房子已经这么小,拿出所有的空间来供所有家人分享还不够,为啥还要有个地方让人独享?而且,这个空间为啥非得是给主妇准备的?”

周先生的理由是:“正因为空间这样狭隘,生活琐事在里面填充得满满当当;主妇这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很容易埋没在琐事中心生怨念,我们才应该关注到她的需要,给她腾出一小角空间来,让她意识到,她依旧可以像出嫁前一样,有独立空间,有生活情趣,有矜持腔调。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安慰。”

周先生再次爬上这53平米的顶楼老房子,用皮尺一尺一尺地丈量。最后为主妇在小露台上造了一个小小的玻璃屋。他打探到主妇虽然是一名会计,但热爱园艺,喜欢养花养盆景,就为玻璃屋设计了可以伸缩的屋顶——天气不错时可以打开屋顶,让种植的花卉与盆景都享受天光云影;刮风下雨的天气,玻璃屋的房顶关上,就可以享受“帘外雨潺潺”的空灵意境。

果然,主妇见到玻璃屋,眼睛都亮了。夏天,考虑到玻璃屋可能太晒,内部温度可能快速升高,周先生在玻璃屋中悬吊了人字形的竹篾遮光帘,这样,不但植物的叶子不会晒蔫,连青苔也可以在放置小佛像的盆景中生长了。周先生亲自教授主妇培育青苔的方法:将挖来的苔藓放在泥浆中搅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小佛像的肩头或手足上,再喷以淘米水。之后,每隔一天用圆糯米煮水冷却后的米浆,喷淋移植青苔的地方,大约一个月后,苔藓就让洁白簇新的小佛像生出沧桑感来。

而主妇在替全家人操劳忙碌之后,沿着窄窄的户外楼梯来到她的玻璃房子里,来到她高挑于尘世生活之上的自由空间里,她看到生长着绿褐色青苔的盆景和小佛像。看到它们,一身的焦躁,满耳的喧嚣都消失了。

半年后,摄制组带着周先生回访这户人家,发现他们的日子过得比原来更整洁,更有活力。全家人明显感觉出的变化是:“妈妈喊累抱怨的时候少多了!”孩子们最想得到的奖赏,竟是“被邀请到妈妈的小园林里坐一刻,吃她的私房点心,把她亲手插的花拿下来放在自己的房间里。”主妇在一旁得意地笑,你看,她自己也觉察到,因为这项鼓舞人心的改造工作,她获得了一个自己的王国。这个王国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她的审美印记,留下了她没有被日常琐碎淹没的心灵滋养。从此,她不仅仅是这个家庭微不足道的服务生,而是生活的引导者与设计师,以及全家人的精神核心。一个小角落,不动声色地帮她完成了这一转变,怎能不令她窃喜在心?

主妇是一个家庭的枢纽与核心,她的“电能”足不足关系到气氛的营造,以及家人之间的亲密粘力。因此,有个专属于她的充电角落非常重要。这一点,很多迁入新居的主妇,都闪电般地意识到了。她们或者尝试把阁楼的储物空间,打造成自己的瑜伽修炼场;或者把阳台密封后做成小巧的茶室,用来阅读弹琴;甚至在衣帽间里放上桃木茶几和舒适的座椅,打造成自己的编织小天地。

与一般性的改造不同,小庄的新家竟然分割出两个厨房。一个是小庄和老公、婆婆一起为全家准备三餐的地方,另一个由北阳台改造而来,是小庄一个人的私人空间。她在这里熬果酱,利用夏秋之交水果与蔬菜大丰收的日子,做泡菜和果蔬罐头。看上去,这个厨房布置得极为简易,除了坛坛罐罐,就是杉木操作台,两只用来熬制果酱与调料的圆鼓型浅锅,还有一排杉木架,架子上是林林总总的密封玻璃罐。有的罐子穿着花衣,有的罐子戴着蓝印花布的盖头,小庄说,这些细心做了包装的,是准备送给朋友的礼物。

小庄坦言,能躲进这个小厨房自成一统的时光,才是她主妇生涯中“美得冒泡”的日子。自从开始躲起来熬果酱、做泡菜,周六的上午她都在郊县的果园和菜园里度过。她专买果园里规格较小、歪瓜裂枣的水果,长得像纺锤、像大肚皮葫芦的菜瓜和黄瓜,长得不够周正被严重鄙弃的西红柿。她把它们买回来,甚至捡回来,重新建构它们的“得宠基因”。

在这之前,她是为老公创业风险担心不已的妻子,是为儿子的中等生成绩焦虑不已的母亲,是为多病婆婆的求医问药百猫挠心的媳妇,她还是为单位的人际关系焦头烂额的小领导,是为姐妹妯娌间利益冲突操碎了心的大姐。她没有一天不处在紧张、郁闷之中。一度,医生诊断她有轻度抑郁症的倾向,鼓励她“做些可以忘却烦恼的事,争取像一个农妇一样单纯地活着”。

她终于想到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把心思放空。她一个人躲在小厨房里,不慌不忙地倒出纸箱和布袋子里的果蔬,不紧不慢地洗切,像一个歌剧里的王后一样唱着属于自己的老歌。她毫不马虎地加盐腌制,为泡菜坛子加入从四川老家带来的泡菜老卤;她认真用小火熬制冰糖,将搅拌机开到低速档,以免温度太高导致果泥的营养流失和变色。她在这里,经历了制成泡菜的清晨,熬成果酱的夜晚。这些用心做出的美味好像滤尽了她心中的不平与焦灼,告诉她,只要假以时日,那些压力深重的日子终将过去,时间酝酿的美味即将到来。我们只需耐心等待。

身为主妇,每时每刻都该做那舞台聚光灯下的唱做念打之人吗?自从有个角落可以躲起来做“酿造主妇”,小庄才明白,有时她想做的,不过是偏于一隅,悠然地操着胡琴的人——很明显,任何一个舞台也少不了琴师,他也是一台戏的灵魂之一,那些紧紧张张奔走在聚光灯下的人,怎能懂得一个人仅凭一把弓,就能操纵人生节奏的得意呢?她要的,无非是这份“最靠近入世入戏的门槛,却无需亮相”的自在。

能给她这份自在的人,是最懂她的人。对了,忘了提一句:小庄的私房厨房,是她先生设计改造的。

猜你喜欢

小庄周先生果酱
蓄须
空心人
果酱
小庄
爱的果酱
爱的果酱
戴着耳塞生活的人
岁月如歌,师恩难忘—纪念周小燕先生一百周年诞辰
细腻不等于多情
礼必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