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
2016-10-24肖复兴
肖复兴
人常说人老先老腿。其实,先老的应该是眼,会是眼睛看东西先有些模糊了,也就是人们说的眼睛开始花了。杜甫的诗“老年花似雾中看”,就是人老眼花昏蒙时最形象生动的说明。所以,俗语说:花不花,四十八。这样的年纪,显然是早于腿力的衰退的。
同样是老花眼,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眼中镜像,有人可以是眼前如冬季万木凋零灰蒙蒙一片,有人则可以是一样如春花灿烂似锦。这不在于仅仅是戴上老花镜的缘故,而主要取决于人老之后的心态。
读晚年的放翁诗,就有后者的感觉。并不是那时候放翁不老,眼睛没花,花是肯定早就花了,那时候有没有老花镜我不清楚,但老来放翁的眼睛里看见的东西,确实比一般老年人看得丰富多彩而富于情趣。
“绿叶忽低知鸟立,青萍微动觉鱼行。”他看得多么清楚,多么仔细。在绿叶之间和青萍瞬间的忽高忽低和微微一动时,便察觉出鸟和鱼的心思和举动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神?
“旱余虫镂园蔬叶,寒浅蜂争野菊花。”旱情中的情景,秋寒时的情景,放翁眼睛里看到的是多么细致而别致。那小小的虫子和蜜蜂,都能够如工笔草虫画家一样,被他一一捕捉到。这是一双老花眼吗?
“巢干燕乳虫供哺,花过蜂闲蜜满房。”同样写虫写蜂,在春夏生机旺盛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情景。虫子只能舍己为人供燕子吃了;蜜已酿满,工作圆满,蜜蜂可以清闲自在地飞了。那蜂和虫都带有了感情,其实是放翁自己的感情,是既可以做虫哺育他人,也可以做蜂逍遥闲适,这不恰恰是老来的两种心境和心情吗?可见,眼睛是由心境和心情指挥的。心境和心情不一样,眼睛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
再看“花贪结子无遗萼,燕接飞虫正哺雏。”是上一联燕子捕虫哺雏的另一种写法,或者是补写;而写花则是上一联的延长线,花期过后结子时节的丰满;一个贪字,一个接字,将这两种状态写得多么生动有趣,充满活灵活现的动感。是放翁眼睛观察得厉害,其实,更是放翁心境和心情与年轻人一样充满生机盎然,才会让他自己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也让我们感受到放翁的笔,真的是细若绣花针,为我们绣出一幅幅姿态各异的乡间绣花样来。
有时候,晚年的放翁的心境不仅如年轻人,更像一个孩子,“老翁也学痴儿女,扑得流萤露湿衣”。与其说这是一种对诗书写的方式,不如说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生命的一种放松。如此,老花眼中才能看到小小的流萤,和如孩子一样多的情趣和乐趣。
让自己心境放宽心情放松的方法有多种,读书不见得最佳却是其中的一种。晚年放翁的诗中不少写到读书、抄书。“古纸硬黄临晋帖,矮笺匀碧录唐诗”;“藜粥数匙晨压药,松肪一碗夜观书”;“素壁图嵩华,明窗读老庄”;“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一直到八十多岁的时候,他还写出了“岂知鹤发残年叟,犹读蝇头细字书”。八十多岁的高龄,还能读蝇头细字,放翁难道没有老花眼吗?显然不是,而是心境和心情,是读书让心境拓宽,让心情放松,便也让眼睛的视力与视野和常人不大一样。
心境和心情是老花眼最好的老花镜配制。
(韩颂摘自《陇南日报》2016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