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区域连锁企业对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促进作用

2016-10-24张友瑞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物流

张友瑞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目前,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在整个流通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一显著的进步离不开区域连锁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其起到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区域连锁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进行理论分析,对区域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尤其是对与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密切相关的第三方配送模式进行分析,并基于区域连锁企业对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连锁企业 商贸流通 物流 区域连锁

引言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产业,是影响经济的运行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领域。目前在我国经济处在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流通业的积极参与更是显的尤为重要。商贸流通企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也经常被提及,尤其是近年来发展形势良好的区域连锁企业,更是给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大大促进了企业以及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

理论分析

(一)区域连锁企业

连锁企业是现代化市场经济下零售企业所普遍使用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经营范围涉及整个服务业和商品流通业,目前已成为各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商业发展模式,是零售业的主要依托形式。连锁企业一般经营的是同类的服务或商品的多个经营单位,并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为一个联合体,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业务和形象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效益。区域连锁企业则是以明显或不明显的区域界定进行划分的,在一定的区域内进一步降低企业各项成本,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区域连锁企业的发展势头要明显比全国性的连锁企业好。在2013年年度连锁百强企业的榜单排名中,排在前十的银座股份、烟台振华百货、长春欧亚集团以及重庆百货的销售额均增长超过10%,而位居百货企业龙头的王府井百货、大商股份以及上海友谊集团的销售增长率都有所减缓,分别为9.6%、6.1%和6.7%。此外,从重庆百货以及银座股份等企业2013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出,区域性的百货企业仍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预期盈利,且发展策略也越来越倾向于跨区域发展以及加速本埠市场的密集度。对区域性的厂区、店面的集中建设、方便便捷的物流配送环境、供应商的支持以及低成本的运营,使得区域性的连锁企业不仅能够拥有区域性的竞争力,甚至能够获得垄断性的行业地位。目前我国区域连锁企业中有20%左右是中小型企业,相对于前几年全国性连锁企业较好的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近几年由于一、二线的大城市消费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而三、四线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将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因地制宜经营的区域连锁企业将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新亮点。

(二)小微商贸流通企业

商贸流通企业是指从事于商品的流通以及为商品流通提供相应服务的企业,主要涉及零售、批发、仓储、餐饮以及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目前,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中,99.8%的都是中小型的商贸流通企业,其在全国的中小企业总数中占比78.5%,涉及从业人员超过1亿人,不仅是便利消费、活跃市场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扩大就业、吸纳创业的重要渠道,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2012年开始,我国商务部以及财务部在金华市、长沙市以及新余市等城市开展了建设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的试点,并已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商贸流通企业仍然普遍存在租金高、融资贵以及用工难等问题。我国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整个经济也正处在调整结构的关键时段,商贸流通企业需要面临的困难很多,社会就业相关的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目前,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数量和发展速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在商贸流通企业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区域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一)特点

区域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商品的种类很多且变化很快。因为连锁零售企业所经营的主要产品是面向独立的客户的日用消费品,所以经营产品品种非常多,且由于市场供需的大幅度频繁变动,其经营的消费品价格变动也会很快;二是顾客需求存在很大的变动,订单相对繁琐。因为连锁的零售店铺很多,且店铺面向的客户需求存在着很大的波动性,所以连锁企业的订单会有很高的变化频率,同时还存在着较为严格的时间要求,甚至有些小型的店铺会要求一天之内送货两次,有时还会有紧急订货发生。三是物流的配送涉及环节较多,配送系统较为复杂,存在较大的控制难度。区域连锁企业在进行商品的采购之后,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些商品准确配送到各个店铺中去,涉及的物流配送作业不仅仅是基本运送的服务,还包括流通加工的作业环节,涉及的过程复杂,控制难度较大。

(二)主要配送模式

我国目前的区域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都是由企业自身进行筹建和组织的,从而实现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货物配送。这一模式对于企业的供应以及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和系统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既可以满足企业自身对于内部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的配送需求,又可以满足企业对外的市场拓展需求,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企业在建设这一配送系统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配送规模较小时,物流配送的费用也会相对比较高。在2013年中国百强连锁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都拥有自身的配送中心,尤其是连锁超市企业这一比例最高。其中,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100多家超市公司中,其配送中心的面积平均大于8500m2。

二是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是区域连锁企业为提高彼此的配送效率,进一步实现配送的合理化而建立的配送联合体。给予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一起出资并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统一制定物流配送计划,对于同一区域的用户进行共同配送,尤其是规模较小或是门店的数量相对比较少的连锁企业,通常会采取这一配送模式。

三是互用配送的模式。这模式指的是多家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以契约方式达成某一协议,约定互用彼此的配送系统。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企业不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的投入就可以扩大自身的配送范围和规模,但是这一模式也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要相对较高,组织协调的能力也要够强。

四是供应商配送方式。这一模式简单来讲就是物流配送服务由生产企业负责,商品生产完成后,生产企业直接把区域连锁企业所需的商品在约定时间送至各个门店甚至是货架。通常,这一模式运用比例较高的是中小型超市,而大型的连锁企业更加倾向于经由自己的配送中心,厂商直送的比例不到15%。

除了以上几种模式之外,还有第三方配送模式,这一模式也是与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最为相关的一种模式。这里的第三方,指的就是为交易的双方提供全部或是部分配送服务的一方。第三方配送模式,指的是交易的双方把自身要进行的配送服务委托第三方的商品配送模式。大型的区域连锁超市由于配送业务量非常大,即便是拥有自身的配送中心以及相对完善的公司配送系统,但是在设计某些业务时仍然会需与第三方的物流公司合作,也就是超市配送部分外包业务,在配送时与厂商共同协作来完成。尤其是在区域仓库以及长途运输业务上,外包更具优势。而对于中小型区域连锁企业来说,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其物流配送的业务量也相对较低,在资金方面存在着实力上的欠缺,对于自己建立配送中心或是回收期较长的服务型工程来说并不适用,所以这些企业一般会选择和社会性的专业性配送企业合作,将配送业务进行外包,有效地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性,完成企业的仓储、配送任务,最终达到或趋近于零库存的目的,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以国美为例,委托第三方物流是国美的主要物流配送方式之一,每到一个城市建立一个新的网点时,国美都会对其区域的运营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如在2004年时,国美和长沙本地的邮政签署了《家用电器委托配送协议》,同意由长沙市的邮政来担任国美在长沙的每天约400台家用电器的配送,协议期间,由邮政配送的电器数量在国美每日销售的总额中占80%;同年,国美又和天津的大田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同大田实现仓储、航空运输以及B2C多方面的合作。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国美大大提高了其物流配送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运营成本(见图1)。

区域连锁企业对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促进作用

(一)区域连锁企业与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协同发展

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尤其是数目众多的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后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以及交通的发展,正在改变我国的区域商业格局,同时也加快了城市之间的跨区域商业协作以及互动发展。目前,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正面临着很多新变化,区域一体化以及协同发展是商贸流通企业在我国当前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区域连锁企业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企业的资源配置范围,提高其配置资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促进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真正消除过去由于行政划分而形成的分割和壁垒;而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和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在提高彼此效率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同时提高环境的承载力,释放环境压力,进一步缩小区域的发展差距。区域连锁企业和小微商贸流通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共赢的意识和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从更高的、更统一、长远的角度对区域的商业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商务集群式的发展。

(二)区域连锁企业对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区域协同性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区域连锁企业的规范性和现代化发展,不仅带动了商贸流通企业的信息化和创新化发展,更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营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我国的政府和社会各方都已深刻意识到区域连锁企业对商贸流通企业的促进作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将其促进作用进一步落到实处。在国家层面,我国出台了主要商业功能区规划,在2012年《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加快建设全国范围内的11个主要商业功能区,从而进一步发挥产业辐射、价格形成和商业集散功能,逐渐形成我国国内贸易重要的成长极。在区域层面上,已经推出了主要功能区建立商贸流通的规划,并在部分重要城市确立优势互补、相互连接的流通主干网络,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头作用,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市场开放的互相促进,推动商业主要功能区的内部一体化发展和区域之间的联动协调发展。这些规划和举措对于各区域连锁企业辐射范围内的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来说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期、增速的换挡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使我国的流通业发展面临艰巨挑战,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战略性的机遇。怎样打造我国商贸流通领域的“升级版”,用转型升级来应对商贸流通的“新常态”,是目前企业和各级有关政府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小微商贸流通企业需要重视并给予有效解决的问题。

政策建议

(一)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区域连锁企业与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协同发展的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将国家对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各项支持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并对符合要求、处于初创期的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给予店面以及经营场地的补贴,以形成有效促进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长期机制。其次,政府要努力完善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营商环境。各地的商务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当地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动态,并结合区域内的区域连锁企业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其发展中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解决和协调。通过对区域内的大型商业建设进行规划和规范,对有关领域的地区垄断或行业垄断进行清理,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在加大政府购买的基础上,对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集聚式发展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并为其提供营销、财务、政策、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推进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运用各类可使用的财政资金,带动并引导各项社会投资,并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提供其需要的融资、市场拓展、消费信息等服务。鼓励大型的商贸流通企业对小微企业进行帮扶,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二)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并提高企业配送效率

要支持第三方物流并对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完善,从而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价优质高的物流配送服务。要根据城市内区域连锁企业的分布,推动区域内共同配送的试点,从而进一步增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集中配送、同一配送以及共同配送服务。区域连锁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或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产品配送中心的意义,就在与通过扩大商品配送的规模、提高商品的配送速度,来减少连锁企业的商品配送的总成本,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和运营成本最小化,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需要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之外,商品配送的应用及规划同样十分重要。这里的配送技巧指的是商品配送及运输过程中科学方法的运用,比如对配送路程进行最小化,并运用不同的区域连锁企业之间建立的共同配送机制,建立起基于商品需求和供应的完整的一条物流链,实现信息共享式的商品物流配送。通过这些方法的经验化和程序化,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物流配送效率、降低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通过对区域连锁企业的物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给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商务环境,并使得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更加明确其自身的发展可能性以及盈利的空间,从而利用自身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快自身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同时,要加快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自身的现代化物流建设。重点是要建设物流基地园区的分拨中心、区域公共配送中心以及末端的配送点这三级商品配送体系。支持选择第三方物流,或是通过对供应商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联盟开展全城范围内的共同配送。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建立物流的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从而促进车源、货源以及货品服务等各类信息的高度匹配,减少车辆的交易成本和空载率。加快商贸企业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逐渐培育起一批骨干及龙头配送企业,促进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规范化发展。

(三)加强信息服务并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鼓励并支持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各自开辟专门的渠道,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便利。鼓励小微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及时通讯工具、媒体以及互联网社区等发展自己的网络营销,形成线下和线上的渠道优势互补。推广针对小微商贸流通企业需求的员工管理、收银、台账等信息化软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要积极进行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集成,加快云计算、互联网、电子标签、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加快商贸流通领域的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实现仓储、运输以及订单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要积极与信息服务商和供应商合作,不断开发并推广使用于本企业发展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四)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并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是要建立服务平台。通过对试点经验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工作机制,由区域内的各级主管部门开展其行政区域内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政府要建立起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调动各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根据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特点和现实需求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开展省级范围的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加快并完善服务平台的信息系统,推动各个服务平台之间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加快形成区域联动的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公用服务平台的网络建设。其次是要对社会各类服务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对服务对接、评价、规范以及激励机制进行建立并健全,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服务机制,从而推动联系点、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调动行业商(协)会、基层的商务部门以及各类企业集聚区积极性,使得服务平台真正具备无偿提供服务和有偿服务对接的双重职能,将服务平台打造成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深化改革以及转变职能的重要抓手,建立起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专业发展队伍。

参考文献:

1.刘薇,李靖,王月华.中小连锁超市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分析[J].物流技术,2014(15)

2.李佰阳.中小连锁超市企业的物流配送现状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10)

3.毕明军.关于我国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0(18)

4.张育林.对流通成本概念问题的认识[J].商业时代,2007(33)

5.宋则.关于生产与流通成本结构变化的研究—商品流通成本绝对上升和相对上升的新趋势[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7)

6.宋则.论商品流通成本的绝对上升和相对上升[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多方支持推动物流行业“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