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服务产业性质和经济传递效应评价
2016-10-24李福艳
李福艳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流通服务产业得到全面的提高。从2002-2010年间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投入产出评价对流通服务信息产业的性质和经济传递效应有较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变化趋势也受到较大影响。由此表明,我国流通服务产业不管是从结构还是产业效果方面都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传递效应,与信息制造业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差异相对较为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流通服务产业和信息制造业发生了较大的关联,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联性更强、更稳定。从流通服务产业性质上可以看出,其表现向着纯粹消费性产业过渡,经济传递效应对其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投入产出评价 流通服务产业性质 经济传递效应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各大服务产业迅速发展,流通服务产业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投入产出评价对我国流通服务产业的提高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十七大”对此提出了重要的产业思想,流通服务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重点,其中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用投入产出评价的方法,此产业被政府称之为第四产业,其产业主要包含三个发展较为稳定的传统服务业和工业部门,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在不同的发展环境中有自身的经营方式,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且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检验和趋势变动的总结,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流通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流通服务产业变化趋势
对于流通服务产业,我国有较多的文献对此有描述,主要是将流通服务产业与传统产业进行复杂性关系的对比,对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一些与之相关的产业是流通服务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和基础的环节,所以,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流通服务产业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相互之间的影响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传统产业得到了全面的更新。该产业的升级需要通过一些企业信息技术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较为系统的计量方法,通过较为简单易懂的方法来表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信息产业的经济效应,采用的计量方法就是投入产出评价方法,该方法的评价从产业部门开始进行,从评价中反映出自身结构和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作用。整个评价过程主要是从整体开始,对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究,也从信息产业结构进行探究。
2007年我国就对流通服务产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将其称之为“商贸流通服务业”,与此同时对相关部门进行了划分,将商品流通的一些相关业务部门归为流通服务产业类,其中的具体事项由我国专业人士通过必要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规划。我国业内人士通过严谨的数据对流通业的弹性系数进行了研究,并且将其与地区经济联系在一起,落实了流通业弹性系数和地区经济总量的相关性,由此对我国流通服务产业经济的增长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结论分析。这种产业的分析和GDP贡献率有一定的区别,在此提供了较为前沿的思路,对于流通服务产业而言,地域经济高低和流通部门业务率之间有较大的关系,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业务效率依赖越高。
2014年,我国业内专家从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作用也做了进一步阐述,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势相对严峻,主要原因和我国经济政策、发展空间和城市经济等有关,从宏观经济上对此有一定的限制。从微观经济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制约,比如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组织程度等,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流通行业的发展。还有一个较为核心的发展问题就是省域流通产业发展,对一些大型城市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此进行了证实,由此发现工业增加值和流通产业增加值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比较稳定的相关因素,并且稳定程度较为均衡,两者能够有效和长期的进行发展。流通服务产业在稳定的发展过程中对工业经济进行良性刺激,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间接性发展。
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可以看出,流通业不同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和感应度系数等投入产出指标应当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深入分析。流通服务产业作为整个经济比较重要的部门,一些比较重要的子行业的中间需求率和感应度系数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改变,发展趋势逐渐降低。以此为基点并且通过参照“流通产业结构理论”学说,研究出了两种不同的流通服务产业经济,分别是“T型”与“土型”。专业人士表明,我国发展经历了工业化,在工业化发展期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致使流通服务产业结构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并且其他产业如批发业和零售业等产业量的不断改变直接影响着流通服务产业量,与此同时对流通服务产业的整个发展方向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对此的影响尤为深远。
在流通服务产业中,增长速度较快的就是物流,它也是流通服务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我国业内专家专门对此进行了分析,由投入产出表分析物流业对地域经济的变化和深远影响。专家表示,我国未来物流业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中间产品型产业,但是目前的状况依然是基础产业为主导,并且在发展中遇到了较多的阻碍,其最大的社会影响力就是就业率的提高和变动,并且在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种传递效应,这种传递效应主要是价格波动。
流通服务产业经济影响力的量化识别
所有产业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其经济影响主要分为产业关联度、产业性质和经济传递效应。流通服务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量化识别主要是在投入产出数据研究的基础上来完成。
(一)产业性质
流通服务产业性质主要由不同的量化指标组成,其中包括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不同产业通过这两个量化指标为依据进行不同的细化和分类,主要有中间产品基础产业、中间产品产业和最终需求产业。
流通服务产业发展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此进行限制,其主要限制在仓储、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由供电供水、制造和采掘等行业构成;第三产业构成主要有旅游餐饮、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产业,由此通过此分类得到各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并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我国流通服务产业MDR值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有一定的上升态势,并且MDR值的不断上升主要体现在行业下游经济的不断增长,所以,通过MDR值可以看出,流通服务产业性质对上下游产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且对此经济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二)产业关联度
流通服务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在较大程度上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经济影响力提升到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一般情况下主要分为前向和后向的联系,前向联系是一种中间投入,主要指的是为其他产业服务,自身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带来的实际性的经济增长和影响;后向联系指的是其他产业提供的服务会受到所有产业的影响。
2015年我国流通服务产业和制造业前向联系系数相对较高,产业中的各个部门前向联系逐渐提高;两者的后向联系系数也较高,与前向联系唯一的不同就是,各部门后向联系没有较大改变,较为平稳。由此可以看出,流通服务产业不管是整体抗波动性还是业务规模都出现了较大的提升,任何周期性波动不能影响流通服务产业的经济规模,也不会形成较大的冲击。
(三)经济传递效应
经济传递效应主要是对产业中出现的一些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会对其他产业带来影响的一种精准的衡量,也就是说对其变化后的影响力的衡量,所以也是一种经济传递弹性。由流通服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流通服务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相比有偏高的趋势,也可以认为经济影响力高于经济感应力。从其他部门来看,其它各行业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系数,可以看出其它产业对流通服务产业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且其周期经济波动在较大程度上会对其它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入产出评价方法
(一)投入产出分析法的提出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国外的经济学家针对该产业而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制定投入产出表,该表主要是对流通服务产业中各个经济系统和产品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对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采用比例的形式反映在表格中,并且从中分析出部门之间的影响关系。投入产出表由行和列组成,以此代表不同部门和产品,根据一个恒等式:“中间使用 + 最终使用 = 总产出”对部门之间的结构进行整体性的平衡。
(二)指标选择
随着流通服务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在某些方面对流通服务产业的概念还不是特别明确,并且较为细化的部分从分类方面还没有统一。从整个产业角度来分析类别较为明朗,不管是从分类方面还是从指标选择方面都有自身的选择方法,对此我国统计局进行专门的计划,对整个经济的发展类别和标准进行针对性选择运用。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我国对在经济发展中的流通服务产业进行了数据的跟踪分析,从2014年开始将该产业的经济状况通过投入产出表进行了系统的记录和反映,对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服务进行了分类数据的统计。所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近几年不同年份的投入产出表格进行了严格的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通过专用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统计软件由专业公司开发并使用。在2015年投入产出表中将流通服务产业部门和其他产业部门进行相应的合并,在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把之前三年的投入产出表也进行了系统的合并。
流通服务产业投入产出经济效应分析
流通服务产业在进行投入产出研究和分析过程中,产业性质中的经济效应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体现,达到一定的经济效应效果。
(一)产业直接关联分析
产业直接关联分析主要是对部门间的产品与技术进行合理真实的反映,将产品和技术之间的联系通过产业直接关联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两大指标:直接分配系数和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是一种后向关联,主要表现出流通服务产业中的各事项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各种事项包含了技术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等,系数和产品需求与消耗有直接的关系和影响,系数越大,表明产品在流通服务过程中,部门对产品的需求和消耗越大。直接分配系数是一种前向关联,主要反映出产业中投入的比例大小,其中中间投入对产品分配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表明流通服务产业的供给越大,并且有关部门对产品的需求也相对较大,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流通服务产业之间的关联强度和其他产业相比有一定的稳定性,这表明了后向关联中的一些关联数量远远超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包括强关联和一般关联。由此可以看出,流通服务产业的后向关联程度相对较高,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流通服务产业不管是后向关联还是前向关联,一般关联和强关联与之前年份相比下降程度较为明显。与此同时,前向关联中的强关联和一般关联数量,与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数量明显提高,由此表明流通服务产业中的前向关联强度更高。
从流通服务产业和其他产业中的关联中可以发现,其中的关联结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性质,并且从两者的表现可以看出有变化的趋势。流通服务产业的不同关联中的强关联在较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自身性,但是对其他产业后向关联来讲主要是处于较弱的关联,而且此种关联程度和强度随着环境的变化处于提升的状态。流通服务产业对流通行业所消耗的系数一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并且状态是通过自身的变量来完成的,由于关联性的不断下降或上升,缩短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使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与此同时,流通服务产业中的分配系数和自身发展系数相比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但是两者从经济发展来看依然保持着较为平稳的上升趋势。
从流通服务产业和流通产业中的关联程度来分析,两者前后不同关联的支撑点相同,都是以流通业为核心,流通服务产业最稳定的就是前向关联,其中直接分配系数的发展一直处于提升状态。而流通行业中的不同关联一直处于降低的状态,不管是后向关联还是前向关联,随着关联性的不断下降,其他产业的比重一直处于提升状态。
(二)产业性质分析
对于流通服务产业性质的分析,可以通过对中间投入率来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并且中间需求率能够对产业性质进行较高程度的反映。中间投入率实质上是一种比例关系,这主要反映出了上游产业中的能力,并且对其他产业的推动能力。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主要是一种比例关系,反映出了中间使用部分主要是由不同产业部门来进行满足。由此可以看出,其他产业中的中间投入率和流通服务产业中间投入率相比较高,并且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提升;其他产业中的中间需求率和流通服务产业中间需求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趋势。另外,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率一直高于中间需求率,由此表明流通服务产业有较高的需求,并且此需求强度远远高于被需求强度。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2014-2015年流通服务产业的发展比较迅速,并且有较为明显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中间投入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中间需求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由此表明,流通服务产业中的生产模式需要进行合理的改变,产出结构出现了比较大的转变,产品的使用范围相对比较狭窄,其主要形式是从消耗向最终消费进行有利的转变。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对处于稳定的态势,并且在中间投入型和最终消费型的临界点。中间投入率比较高,所以其他产业对服务的要求相对比较高,这也直接反映出了流通服务产业产品消耗的特点。另外,不同部门之间的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有较大的一致性,都大于0.5,表明不同部门都处在产业链中游,这对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三)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效应被称之为间接关联,主要是对部门的推动力进行计算,首先需要对影响力进行精确的计算,推动力和影响力两个不同的系数对一些部门进行必要的计算。影响力系数主要是一种比例概念,是指不同部门产品的投入量和完全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主要能够反映出部门之间的影响力度,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加权处理的计算。不管是推动力系数还是影响力系数,流通服务产业大于1,远远超出了社会平均水平。两种系数在同一个部门中的表现完全不同。流通服务产业推动力系数远远低于影响力系数,这是一种长期表现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产业波及效应主要是通过推动力来进行支撑,并且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逐渐扩大。
由图2可知,流通服务产业是一种中间制品型产业,有较强的制约性和辐射性,能够有效影响上下游产业,是自身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敏感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产业。
促进流通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
从产业关联关系方面来讲,我国十余年间,流通服务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后向关联还是前向关联,一般情况下关联部门都是流通部门,这主要表明了流通产业和工业制造业之间的关联程度非常密切,这也说明了我国的发展道路是两化融合道路,并且具有较大的合理性。通过关联趋势可以看出,两种部门之间的关联较为紧密,并且长期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状态,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两者之间的关联度有下降的趋势。
从产业性质方面来讲,两种不同的产业之间在发展的过程中均表现出了不同的差异性,流通服务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定,中间投入型具备了长期保持的条件,长期保持中间投入型产业特征。
从产业波及效应方面来讲,流通服务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其相互促进的作用,相比之下,促进作用更强。由此可以说明,我国整体经济的推动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环境的限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降低的趋势,这就需要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必要的提升。
综上所述,流通服务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并且是我国经济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该产业的正常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流通服务产业的较快发展和外部因素有较大关联,比如说该地区整体的经济情况,流通服务产业的发展对该地区的经济是一个最大的支撑,并且能够进行很好的经济流通。我国很多地区的流通服务产业有较大程度上的发展,通过自身的良好发展,对其他的很多产业也有很大的扶持和推动作用。流通服务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以此促进整个经济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卢生奇.流通服务产业经济影响力的投入产出评价[J].商业时代,2014(29)
2.牟锐,闵连星.信息产业投入产出经济效应分析—两部门视角[J].软科学,2015,29(4)
3.赵霞,蔡文浩,徐永锋.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的关联特征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
4.雷小清,马征守.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广东省服务业技术进步分析[J].管理学刊,2014(2)
5.李文峰.商贸流通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0)
6.李惠娟.中国三大经济区间服务业溢出和反馈效应—基于三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4(6)
7.陈艳莹,聂萍,黄.比较优势、本地市场效应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2014(4)
8.王慧.中国信息产业关联效应的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商贸,2015(13)
9.王元明.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风险传递效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10.李萍.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