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2016-10-24刘毅

考试周刊 2016年80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刘毅

摘 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钻研历史,找出其中的规律特征,使他们从厌学、惧学、逃学转变为想学、好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历史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某门功课的热情而成为今后漫长学习道路上的动力。历史课的内容特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难免有一些历史知识的内容如记忆历史年代、古今地名、条约的内容、政纲的内容、机械的记忆是比较枯燥的。若根据历史内容的特征、找出一些方法,则既能使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又能培养他们学习兴趣。

要找出一些历史年代的特征,培养学生学习记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历史年代都是用数字表达的,本身很难对学生有吸引力,加上要记的年代很多,更增加学生记忆的困难。

有些历史年代由于巧合,本身有着外形的特征。如383年(淝水之战)前后数字都是“3”,1234年(蒙古灭金)四个数字连续增“1”。公元前476年标志着中国奴隶制度的结束,公元476年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前者为公元前,后者为公元后,但都是476年,又如1818年(马克思诞生),两个“18”连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两个“19”连起来。再如汉武帝的历史功绩,硬记很困难,也可以找一个方法;

思想方面的历史功绩一条;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政治方面的历史功绩两条;实行“推恩令”和“夺取王侯爵位”。

民族方面的历史功绩三条;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派张骞通西域;在西南设置郡县。

经济方面的历史功绩四条;兴建水利的四大工程;修建六辅渠;治理黄河;灌溉农田。

按此顺序来,正好是“1234”。所以回想汉武帝的历史功绩时,顺着“1234”这个思路一想,就不难想起来。由于这些数字外形上的特征,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用这种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历史年代,就会毫不费力,从而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些历史年代具有等距离的特征,也有一定的规律,如从中国辛亥革命开始,每隔一年就发生一件大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1917年(护法运动的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又如中国近代史上,基本上每隔十年就发生一件大事,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61年清政府总理衙门建立,洋务运动开始;1871年沙俄侵略我国伊利地区;1881年《中俄伊利条约》签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日本在沈阳发动侵略我国的“九一八”事变;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

要求学生牢记“路标性的年代”,有些重要的历史年代,有路标性的特征,掌握它们之后,就可以掌握历史发展的大阶段,由此可以推算其他历史事迹、历史现象的年代。如世界史中:二三百万年前:原始社会开始;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王国建立,奴隶社会开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封建社会在西欧确立;公元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端;公元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现代史开端。教师把这些必须牢记的年代提出来以后,还应向学生指明为什么必须牢记这些年代,对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来说很有益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记忆的目的对记忆的巩固程度有重要意义,目标越明确,学生学习动力越强,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对转化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头绪多、零散难记和容易混淆的问题。对于课本中难以理解和分散的内容,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图表、图示、图片等把它们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地汇集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如从东汉到隋朝的统一,课本中的内容在同一历史时期出现较多的同类历史现象,而且知识点分散,错综复杂,学生不易掌握,如北方十六国和南方东晋同时并存,我们可采用直线式的图示按朝代顺序表示如下:

此图示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展示历史的发展过程,便于理解,易于记忆,简捷地向学生展现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联想、推理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

有些历史知识记忆起来难度比较大,不容易记住,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窍门”帮助学生记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商代已有农作物品种黍、稷、稻、卖、桑、麻,学生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不妨编一个谐音顺口溜就容易记住,如:书(黍)、记(稷)、倒(稻)、麦(卖)、桑、麻。又如中共十次重要会议可归纳为;“一大建党、二大定纲、三大统战、八七武装,古田建军,遵义救党,瓦窑抗日,洛川十纲,七大胜利,二中解放。”再如唐朝中期实行的两税法也可编为:“天宝转衰,均田崩溃,租庸难继,杨炎两税,夏秋征收,按田财记。”通过这些方法,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培养学生的情感认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钻研历史,找出其中的规律特征,使他们从厌学、惧学、逃学转变为想学、好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历史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