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琵琶曲《霸王卸甲》的艺术特征——以刘德海演奏版本为例

2016-10-24卢月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刘德海琵琶曲霸王

卢月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浅析琵琶曲《霸王卸甲》的艺术特征——以刘德海演奏版本为例

卢月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刘德海改编的《霸王卸甲》以富有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变化多样的节奏、成为了琵琶曲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手法结合的成功典范。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了琵琶曲《霸王卸甲》的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为学习者了解和分析乐曲的风格特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琵琶曲;霸王卸甲;刘德海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琵琶音乐创作发生了较大变化,许多新的音乐种类、音乐思想纷纷涌现,人们开始以更为广阔的创作视角思考音乐创作中的问题。琵琶音乐的创作无论从题材上还是风格上,都有大胆的创新。其中这首刘德海现编的琵琶独奏曲《霸王卸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乐曲以起承转合的音乐结构、凄凉悲壮的感情基调、变化多样的节奏、开拓创新的演奏技法等,较好的展示了琵琶“武”曲的特点、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在乐器中得到很好的延续和发展,是琵琶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人研究近代琵琶音乐创作特点提供了参考值。

一、琵琶独奏曲《霸王卸甲》的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刘德海先生,生于1937年的上海,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德海先生师从林石城,曹安和杨大钧。从1960年开始在中央乐团和中国音乐学院演奏、任教,在1983年任教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2007荣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第三个国家高等教育部奖,直到现在,刘德海琵琶路已经走过了五十余年。刘德海的琵琶演奏在20世纪60、70年代最为成熟,他在“浦东派”演奏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又向“崇明派”、“汪派”、“朱英派”等,博众家之彩,取其精华,使琵琶的基本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加深了传统音乐素养。而艺术的处理他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文曲情感细腻,武曲则热情奔放,具有强的艺术感染力,给听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刘德海先生对乐曲的独特见解、对感情的深入透彻、对节奏变换的灵活运用,使其在演奏作品时,能很好的把握乐曲,对其进行二度创作。对整个民族音乐的发展,起着带领的作用。

(二)创作背景

在民乐中,琵琶有着它自己的独特性,它的音色,感情,都能很好的表现出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且情结描述的的细致入微,把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都是其它乐器所不能相比的,所以在琵琶作品中,出现大量的、风格迥异的作品,也就不足为怪了,而《霸王卸甲》就是这样的一首。《霸王卸甲》是琵琶传统“武”曲的代表之作,它以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为蓝本,虽与《十面埋伏》同一个类型,但是这两首作品审美角度、创作特点、感情基调不同,各个流派的各个大家对这两首乐曲的改编各不相同。《霸王卸甲》这首乐曲所见曲谱版本各有不同,最早出版的1818年《华氏谱》中的《霸王卸甲》分为八段加印子,过文,尾声;1895年出版的《李氏谱》将乐曲改名为《郁轮袍》分15段小标题;1962年出版的沈浩初《养正轩谱》将乐曲分为11段,也用小标题加序列数字。而这么多的版本,以刘德海改编版本最为常见。

新编《霸王卸甲》是刘德海根据李廷松演奏谱改编,李廷松版本的《霸王卸甲》对战争场面的焦点,感情的人物描写得不够深,编译后的版本保留了传统的内涵,以全新的审美观演绎作品。刘德海认为“传统只是相对凝固,是流变的,并在不断重铸的过程中向前发展。”刘德海重视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在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探求新知,并在许多乐曲中都加入了新声。琵琶古曲《霸王卸甲》的新编,是刘德海继承传统并进行改革创新的成果。他认为“保”住《霸王卸甲》就得“变”,试用新的语言使传统音乐“变”得更动人。

二、琵琶曲《霸王卸甲》的地位及影响

新编《霸王卸甲》作为一首大型的琵琶古曲,无论是对于教学还是演奏来说,都是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堪称中国琵琶曲音乐创作的经典之作,对中国的音乐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在2004年举办的“全国首届琵琶艺术研讨会”上,就刘德海的个人艺术成就,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讨论,而《霸王卸甲》是刘德海的经典之作,他的演奏为中国琵琶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典范。这首乐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速度、力度、音色、情感的艺术处理,真正使学生通过技能技巧去表现音乐。通过对新编《霸王卸甲》的学习,我个人认为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水平比创作者的水平更重要,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创作者和演奏者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音乐灵魂”的合体。我们要把创作者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观众,又要赋予作品“音乐灵魂”。我们要将最完美的音乐作品展现给听众,为中国传统琵琶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刘德海先生为我们创作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琵琶音乐作品,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极具中国传统韵味的琵琶世界。而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默默为中国传统琵琶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贡献的艺术家们,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共勉,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琵琶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世人呈现出更多优秀的具有民族韵味的中国琵琶音乐作品。

[1]韩淑德,张之年.中国琵琶近现代史资料(之六):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J].音乐探索,1995(03).

[2]刘德海.流派篇[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01).

[3]李光华.刘德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出版史,2005.

J632.33

A

1005-5312(2016)11-0104-01

猜你喜欢

刘德海琵琶曲霸王
琵琶曲《天鹅》及其演奏技术研究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霸王”不在家
“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系列活动举办 83位演奏者奏响《十面埋伏》
购房合同中的“霸王条款”不得不防
琵琶演奏家刘德海逝世 他改编的《十面埋伏》余韵绕梁
霸王条款等
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演奏与创作之探究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霸王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