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熊龙峰小说四种》叙事顺序的艺术

2016-10-24杨海燕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淑芳叙事学苏东坡

杨海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试论《熊龙峰小说四种》叙事顺序的艺术

杨海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熊龙峰四种小说》明清话本小说的典型代表。由于这四篇小说在年代和题材的不同,以及数量上的有限,笔者认为还不具备在共时性和历时性方面对其叙事艺术的优劣进行比较的条件。因此,笔者只能笼统地立足于《熊龙峰小说四种》文本自身,将叙事作品的文本视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封闭系统,就小说本身呈现出的客观事实,对其叙事顺序进行论述。

《熊龙峰小说四种》;叙事顺序

“叙事者对时间的操作,除了以文本的疏密度控制时间速度之外,还以种种时间运行方式,干扰、打断或倒装时间存在的持续性,使之出现矢向上的变异。以实现对时序的控制,从而达到某种叙事目的。”①根据对时间运行方式的操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叙事顺序:顺序,预序,倒叙。

一、顺序

“顺叙,顾名思义是指大致符合故事发展的自然时序的叙述方式。强调‘大致’,是因线性的语言叙述与多维的立体故事之间永远存在无法同步的矛盾,故此叙述不可能绝对忠实地遵照故事发展的自然时序。”②按照这种思路,《熊龙峰小说四种》基本上在大体框架上都采用了顺序的方式,首先可以从小说的题目看出一二。如在《苏长公章台柳传》写的是苏东坡的姓氏、字号、籍贯和生平履历等信息,接下来就是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写苏东坡一日在四望亭中邀请佛印赏玩,唤一妓女歌唱,醉后许诺若是女子歌词做得好,便迎娶她。不料,女子诗词做得确实不错,并且将苏东坡的话放在了心上,在家候了一年,却不见苏东坡来迎娶,遂嫁给了李从善。又过一年,苏东坡因杯中的柳叶忽然想起了这件事情,于是唤人去寻女子,却不曾想女子已经嫁作他人妇的故事。

二、预叙

所谓“预叙”,即提前讲述某个后来要发生的事件叙述活动,作用在于可以预知结局。“会引导读者特别去关注人物的命运,关注事件的发展变化,从而从另一个层面上引起读者更大的阅读兴趣。”③根据预序事件的信息明晰度,又可以分为显性预序和隐形预序。

1.显性预序。显性预序就是清楚地叙述若干事件以后的的事件,如显性预序的一个表现是在小说的一些关键情节,叙述者往往会插入话语,直接明确地把将要发生的某一事件的结果告诉读者。在《张生彩鸾灯传》中作者已经在文中明确指出,张舜美的此番恋爱必定会饱受相思之苦的煎熬,不会顺利,好在有惊无险,并不会伤及性命。

2.隐形预叙。隐形预叙是指通过暗示的方式,把未来发生的事情间接地告诉读者,它一般不明确地直接叙述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而是大致地描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揭示大的趋势和可能。这样的隐形预叙主要有:诗词预叙,梦预叙,伏笔预叙。小说中都有涉及。

三、倒叙

所谓倒叙,用热奈特的话说,就是“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④

在《熊龙峰小说四种》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分别是借助身世的讲述和事后补叙在同一时间中的某个情景或组成部分。

1.借助身世的讲述。这种方式体现在《孔淑芳双鱼扇坠传》一文中,写徐景春踏青游湖,偶遇一美人,在两人的对话中运用了倒叙的方式来讲述了孔淑芳的身世。

2.补叙同一时间中的某个情景或组成部分。在《孔淑芳双鱼扇坠传》中一边说徐景春与孔淑芳缱绻之际,补叙徐景春父母见子未归,寻找之事。徐景春在张克让家醉酒,再次补叙同一时间内家人听闻获利之事的欢喜之情。这种倒叙的方式,并不难区分,在文中有很明显的标志词,如“一说”、“再说”、“却说”等。

我们一方面肯定《熊龙峰小说四种》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叙事顺序,但是也不能不指出,预叙和倒叙的存在是依附于整体上的顺序的这个大的框架来说的。因为这种叙事顺序,一方面是符合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主观经验印象的。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根据作者留下的清晰的时间线索与自身的体验和逻辑相暗合,不容易产生时间的断层和时间错乱后的模糊。

因此叙事者在对有的叙事顺序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使得该叙述所应该达到的效果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如在《张生彩鸾灯传》中的梦预叙。“尽管由于这些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性预叙破坏了读者发现最终结局的期待,但它却造成了另一种性质的心理紧张。读者不再关心结局,却很自然的关心结局是如何演绎发生的,更注重过程。”⑤但是在这篇小说中,叙事者却太过直白通俗,用浅俗易懂的语言将梦境所暗示的事情和盘托出,而不是暗藏机关,循循善诱。因此,下面的情节在读者的信中已经因被预知而变得顺理成章,而没有了情节和心理上的起伏波动,以及这种波动带来的神秘性和惊奇感。

注释: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48.

②王凌.古代白话小说文体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7-228.

③谭君强.叙事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9.

④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7.

⑤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42.

[1]蒲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米克·巴尔,谭君强(译).叙述学:叙述理论导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I207.41

A

1005-5312(2016)11-0012-01

猜你喜欢

淑芳叙事学苏东坡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Visual Storytelling and Globalization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摄影《黄河左岸》 魏淑芳
苏东坡与佛印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ChineseStudents’PerceptionofEnglishLanguageLearningActivitiesintheclass
春雪(摄影)
苏东坡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