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数据灾难恢复关键技术浅析及对策
2016-10-24贵州省信息中心
贵州省信息中心 刘 彬
系统数据灾难恢复关键技术浅析及对策
贵州省信息中心刘彬
在我国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系统的破坏和数据的丢失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这种安全隐患极大地刺激了数据灾备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将通过对数据恢复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大限度保障数据安全。
数据灾备;数据恢复;指标;恢复计划
1 引言
为保护业务系统的连续性,有效防止各类灾难引起的服务中断,保证数据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在灾难发生的时候能迅速恢复重要业务数据,保障核心业务不间断工作。因此,建立数据恢复机制,保障数据安全运行,是当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中。下面我们针对数据灾难恢复情况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2 系统灾难定级
引起系统破坏和数据丢失的因素很多,不是所有的灾难都会毁掉整个数据。针对灾难规模大小和严重程度定义灾难级别如表1所示:
表1
3 灾难恢复的关键技术
灾难恢复是指利用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既定的关键数据、关键数据处理系统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可以恢复的过程。灾难恢复关键技术如表2所示:
表2
表3
在以上三种关键技术中,灾难备份的实现是最重要的。只有在远离生产中心的地点保留生产数据的备份,即异地数据,系统数据才可能在遭受严重灾难后进行恢复。
4 灾难备份等级
参照国际灾难备份行业的通行灾难备份等级划分原则,根据异地数据量,数据的差异程度,灾难恢复环境的完备程度,将灾难备份从低到高划分如表3所示:
不同等级的灾难备份,投资差异巨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遭受灾难的损失严重性,以及恢复灾难的几率,建立满足适合业务发展的灾难备份系统。
5 容灾系统设计指标
HARE78,M028报告中提出了容灾系统设计指标,该指标定义了灾备的七个级别和与其对应的数据丢失量与恢复时间情况,以此作为衡量和选择容灾解决方案的参数:
灾难备份等级与业务恢复情况对照表等级描述PRO RTO企业百分比0级无灾备计划--<0.3% 1级车辆运送方式24~48小时>48小时<0.1% 2级车辆运送+热备份24~48小时24小时90% 3级电子传送<24小时<24小时6% 4级活动状态容灾中心秒级<24小时<0.5% 5级两中心、两阶段确认秒级<2小时<0.1% 6级零数据丢失零丢失<2小时3%
根据系统设计指标,以及需要恢复的速度和程度,来进行灾备系统建设的整体考虑和不同灾难对业务冲击的分析,并最终确定灾备系统建设的总规划。
6 灾难恢复计划
根据系统中数据的及时性、重要性等要求设计数据恢复计划。
6.1项目启动阶段
该阶段对业务连续性项目进行前期的项目准备和评估。制定详细的项目目标、组织团队、项目进度计划以及针对不同阶段问题的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核算。
6.2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由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业务持续性策略制定、可恢复性评估组成。此阶段提供对灾害、潜在业务损失、各种冲击、及现行恢复能力等方面的量化及质化的分析评估,为设计提供详细的指导。
6.3方案设计阶段
包含技术方案设计和紧急响应策略制定,此阶段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来制定容灾方案和恢复策略,规划和设计业务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行动与解决方案,达到用户在组织、流程及技术层面的恢复需求。
6.4实施执行阶段
由测试演练及培训、方案维护和执行策略组成。此阶段将执行计划的测试演练和认知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责任明确维护方案和升级制度。保证方案长期有效性。
7 灾难恢复实施机制
7.1紧急响应策略制定
紧急响应策略是用于减少突发事件对业务造成负面影响的一
套非技术方面的机制、计划、方法和规程,建立避难场所和调度中心,用于紧急事件中的人员避难、命令发布和操作控制。
7.2测试演练及培训
测试演练是业务可持续计划的目标,是确保业务正确性和实用性的表现。对预先计划事件进行演练、并评估和记录计划演练的结果。根据演练的结果对方案部署和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与网络系统越来越复杂。虽然各行业在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信息安全隐患还大量存在,网络的全球化、大数据开放化、共享化,系统固有漏洞等因素,突发灾害不可避免性。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做好数据灾难恢复工作是我国信息化发展重要举措。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王智.浅论数据备份技术[J].西北职教,2006.
[3]廖疆星.SQL2000数据库实用教程[J].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