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作用研究
2016-10-24李佳珂
李佳珂 聂 帅
永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作用研究
李佳珂聂帅
(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永州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湖南省建设“四化两型”社会为契机,永州市政府积极推进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转型同样需要金融的支持作用。文章通过研究永州市金融发展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如何优化金融对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为永州市政府利用金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转型;金融支持;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湖南省倡导的“四化两型”社会的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之路。永州市产业发展具有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特点。2010年1月始,我国经济增速下降,这是一个结构转换、动能转变的艰苦过程。为实现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稳定增长,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国情要求我们应该把发展方式从以消耗资源的粗放性增长转到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及利用效率的集约型增长,发掘培育新经济增长点。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拉开大幕。永州市经济发展顺应国家经济发展趋势降成本,补短板,积极进行本市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调。以此为契机,文章在把握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金融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研究金融对永州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力欠佳的成因,并提出提高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一永州市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存贷款额稳步增长
在永州市金融发展中以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占据主体地位,在统计金融发展的数据分析中,一般以存贷款额作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表现。金融相关率是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用于衡量经济货币化,也是一国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
表1. 2001-2014年永州市各金融发展指标
数据来源:2002-2015年永州市统计年鉴
由表1可知,永州市金融构向全社会吸收及发放的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末,永州市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为 1338.19亿元,与2001年相比,存款余额增长了8.3倍。从贷款上看,2001年永州市各项贷款余额是 127.41亿元,到2013年已达到554.42亿元,增长了 4.35倍。从2001到2014永州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额增长了6.4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15%。考察另一金融发展指标——金融相关率(金融相关率=现有金融资产总值/国民财富,文章此处使用存贷款总额/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永州市金融相关率为 1.16,2013年高达1.49,到2014年永州市金融相关率为1.41,我市金融相关率呈现增长态势,显示我市金融发展水平近十余年有所提高。
根据永州市各项存款、贷款和金融资产增长率来看(图1),永州市2001-2014各年的存贷款增长率及金融资产增长率与经济运行状态密切相关。金融资产增长率在从2004年经济发展加速开始,至2008年达30%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金融资产增长率出现大幅下降,之后几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经济处于较平稳发展,金融增长率有小幅上升。从2013年开始,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进入经济缓增长常态,金融增长率出现下降。我市存款及贷款增长率变动趋势与金融资产增长率基本一致。
图1. 永州市各项存款、贷款和金融资产增长率趋势图
(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此也需要考察永州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永州市金融发展程度较差,直接融资所占市场份额小,产业发展主要以存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因此直接选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值来衡量永州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从图2来看,在2004年以前永州市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在100亿元以内,2001年以前可能更低,这说明金融机构吸收到的存款能被较好的用于贷款的发放,将金融资源投入实体经济。在2004年之后,存贷差不断增长,从2012年开始,永州市的存款余额比贷款余额多500余亿元,占到了存款余额的53.7%,这说明永州市金融机构内的存款利用率较低。在存贷比方面,我市存贷比在2008年之前不断增长,说明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在升高,2008年之后增长态势放缓,金融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较2008年之前减弱。同时,由上文图1永州市各项存款、贷款和金融资产增长率趋势图可知,我市2001-2014年的时间段中,我市金融发展中大部分时间的贷款余额的年增长率相较于存款和金融资产总量的年增长率要低。
图2. 永州市存贷差、存贷比数据图(数据来源:2002-2015年永州市统计年鉴;单位:亿元)
二永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永州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
近年,作为大湘南经济圈一员的永州市经济发展成果有目共睹,经济总量上升,经济增速来势较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永州市统计年年数据,本市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49.29亿元,到2014年则达到了1299.9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翻了5倍。并且人均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4404元上升到2008年的11551元,2014年增加到24267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规模结构同样也在发生变化,第二产业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表2. 永州市三次产业产值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数据来源:2002-2015年永州市统计年鉴
由上表2可以看出,在永州市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生产产值同样持续且快速增长。2001年至2014年间,第一产业产值增长了3.4倍,由 83.87亿元增加到284.71亿元;我市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倍数达到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 15%,从69.52亿元增加到491.5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增幅近5.5倍,由95.9亿元增加到523.6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2.9%。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是快,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永州市经济的增长。总体而言,永州市第一产业比重33.6%下降至21.9%,第二产业比重由27.9%增长至37.8%,由于永州积极承接沿海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及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第二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变化不大,发展相对慢。由表2及图3数据可得出结论:永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基础较差,比例仍不协调。
图3.永州市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2002-2015年永州市统计年鉴)
(二)永州市第二、三产业比重处于省内较低水平
在近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中,永州市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升级。但同湖南省其他市的产业结构比例相比,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仍任务较重。由下表3来看,我市201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1.9%,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地处湘南较偏远地区,农业生产占较大比例。2014年我市第二产业比重为37.8%,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下游,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株洲市达到了59.3%,我市与其差距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同样处于全省中游水平。总体来看,我市产业结构转型进程较本省其它市区来说,推进速度较慢。
表3.2014年湖南省部分市区产业结构横向比较
数据来源:2015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永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提出承接产业转移,以促进永州市经济发展。在承接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的产业之后,由于引进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这部分产业对永州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此类企业多用一般初级技术,利用人力资本廉价获得利润,从而使得我市第二产业会因为无企业现代化核心技术支持缺乏发展后劲,影响第二产业生产产值提高,影响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
三永州市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较难得到融资
由于第三产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性,往往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设置了相对严格贷款审核条件和要求,需要企业提供充足的抵押质押担保或者第三方担保人,而很多中小企业难以具备这样的条件,很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内容不真实,进而导致企业进一步延缓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速度和效率,影响永州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另外,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不理想,表现为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落后、创新能力较弱,甚至有些中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给此类企业进行贷款。
(二)科技节能型企业未能得到有效融资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是为了获得更多利润,机构投资大都愿意投向稳定且有较高回报的中型大型企业。通过与中大型企业融资优势的对比分析可知,科技节能型企业未能得到有效融资支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节能环保行业收益低、投资周期长,大多数环保企业当前还处于中小型规模,技术水平相对偏低,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投入产出比低。第二,节能环保企业资本结构畸形,资产流动性较差,财务风险较大。第三,企业竞争力弱,不具有品牌优势以及技术创新优势。同时,由于政府的扶持政策不能落地、金融体系和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够完善,以上原因均导致科技节能型企业融资规模小,能力弱。
(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窄
我市第二、第三产业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于间接融资渠道中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中发行股票、债券、票据融资的规模小。目前永州市上市公司仅南岭民爆一家,在湖南省公布的311家“2015年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及281家“2015年新三板后备资源库企业名单”两份名单中,永州市分别占15家和10家,入选企业数量居全省中下游。其中“2015年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中的15家企业与“2013年及2014年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中入榜企业基本一致,近几年我市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上市未有突破。在发行债券方面,我市的债券发行主要是永州市城市投资建设开发公司的企业债券及永州市经济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
四金融支持永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多样化的永州市金融业态
建立多种多样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适应永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业态,发挥金融驱动作用。一般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在工业发展初期,企业规模小、财务信息不齐全,企业竞争主要依靠丰富且价低的生产要素,这个时期的金融体系是中小银行占主体,适应中小企业较小金额的融资需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成物质资本密集型之后,企业规模增大,且开始投入更多资金进入产品研发、资源开发和创新,而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标准、透明及公开,此时大型银行开始占主导地位,且证券市场在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占据了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很大数量,与全国其它地方金融体系的结构类似,我市的金融机构主体更体现的是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相适应的中小银行数量少。因此,我市应大力引进并支持区域性中小民营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同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证券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用合理、完善的永州市金融业态适应并推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支持第二、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
(二)推动永州市资本市场的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直接融资模式主要是证券融资,包括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以及债券市场,我市第二、第三产业企业可以在一定规模后通过创业板、新三板上市融资。在湖南省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湖南省政府金融办公布了“2015年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及“2015年新三板后备资源库企业名单”中,永州市共有25家企业在名单内,其中第二、第三产业企业占一半以上,永州市借助资本市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有极大发展前景。永州市市政府应在成立永州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积极帮助我市成熟的科技企业与证券承销机构沟通,设计企业上市路径,给予财政支持及政策优惠。同时,还可开拓和利用企业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风险投资基金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发挥金融对本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金融产品,推进“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
伴随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金融对于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将借助于“互联网+”展现更大的包容性。本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企业资金缺口完成可以借助于P2P融资、众筹融资等模式弥补,既可以节约融资成本,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居民闲散资金。同时,永州市的商业银行、金融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应该探索创新更多的产品及服务体现对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采取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等更灵活的方式给予贷款支持。如招行推出的“千鹰展翼”计划,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等,通过对省内外金融产品的学习和引进,更好地发挥我市金融机构对我市企业的融资帮扶作用。
(四)积极引进外资进入第二、三产业
永州市当前的外资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永州市应在永州港、衡永高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借助永州海关等外贸机构已设立的契机,通过税收减免及政策优惠,促使外商直接投资从加工工业转向高技术产业,为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新的金融支持路径,加快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的协同发展。
[1]高铂睿,李珊珊.现代金融体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间序列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3):115-119.
[2]丁春玲,刘静,史晓娟.金融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1):31-32.
[3]赵婉妤,王立国.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政策——基于美国和德国的经验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2016,(3):35-41.
[4]章睿,王越,孙武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J].软科学,2012,(8):68-72.
(责任编校:呙艳妮)
收稿日期:2016-05-27
基金项目:2013年永州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融资模式创新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佳珂(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聂帅(1993-),男,湖南衡山人,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贸易系2012级学生。
F830.9
A
1673-2219(2016)09-0100-05
2016-06-06
张宝芳(1987-),女,福建晋江人,助教,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黄爱玲(1959-),女,吉林吉林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税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