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女宜“放养”

2016-10-24

现代企业文化 2016年25期
关键词:计算机系柳林柳青



子女宜“放养”

和很多“富二代”不同,我的儿女们经历了父亲“由苦到甜”的整个创业过程,而不是只限于分享父辈的荣耀与财富。这一经历,造就了柳家后代们的独特气质。

我在40岁那年怀揣20万元创办联想,彼时我的儿子柳林14岁,我的女儿柳青只有6岁。30年后,联想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我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大佬”。和很多“富二代”不同,我的儿女们经历了父亲“由苦到甜”的整个创业过程,而不是只限于分享父辈的荣耀与财富。这一经历,造就了柳家后代们的独特气质。

有媒体称,黑色卷发总是偏向一边的干练柳青,和刚刚进入大众视野的柳甄,两个外表美丽又工作玩命的女性,代表了柳家二代的崛起。我认为这是偶然,她们选择了自己的事业,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家孩子其实没怎么管,其实是放养,我们那个年代怎么管?无非就是身教重于言教,我做人就是这么做的,我爹也是这么做的。

柳家的规矩

我曾给联想规定了一个“天条”: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职。

我对自己儿女的规划是,大学在中国念,大学完了之后到国外念,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但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柳林和柳青都是主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美国念完研究生、工作一段时间回来发现,在中国这一行不是联想的供应商、上下游,就是竞争对手,他们根本“没地儿待”。

大学二年级暑假,柳青实习,进的是联想的劲敌康柏公司。这个北大计算机专业的姑娘从来没想过去联想,因为不可能。哥哥柳林虽然进入联想投资实习过半年,但这经过了3个高管同时签字,并且隐瞒身份,极为低调地进行。

矢志建立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的我,在多重考虑之下建立了这个“铁轨”:首先,若要进,不仅我的子女要进来,高管的子女都可以进来。但都进到公司里来了以后,真的有犯大一点的什么错误,在处理的时候,会不会看面子,这很难讲;公司的规则容易不成规则。其次,某个子女进来以后,会影响其他人的积极性。比如,我儿子进来以后,什么样的表现,其他人也许会想,将来是不是有别的意思或者怎么着。如果我严格要求了儿子,或者很公平的要求,儿子会觉得对他过于苛刻,别人会觉得你其实很照顾儿子,因为人们总是很容易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这是人类的习惯。

对于人性的洞悉使得我定下“天条”,为此不惜把辛苦培养进了北大计算机系和北邮计算机系的一双儿女“逼”得改行。

所以最好是各自干各自的,挺好。这样我和我儿子平常还可以议论议论公司的事,谈一些方法论,在公司里面,是下级,就不能讲这些事。女儿做投资,在保密的情况下,也谈一谈方法论,研究投资的问题,怎么去看企业,这是家里面经常研究的话题。

严格的家教也非常有趣。我兄妹4人中的3人住在同一小区,柳家大家庭拥有七八个保姆以及自己的司机,为了管理“后勤”,我委托司机“任总”做家庭的“后勤CEO”,并专门为后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和考评体系。每个季度,家庭成员都会按照KPI给司机和阿姨打分,加权计算出得分,然后任总召集所有后勤人员一起吃饭,根据得分给我们发奖金。

柳林、柳青和柳甄就是在这些规矩下长大的,有一次,柳青想直接给家中阿姨发奖金,结果遭到了我的拒绝。既然家里已经有了制度,也给了任总授权,发奖金这件事就必须得到任总的批准。

柳传志联想创始人

言传身教

我多年自律的身教与关键时刻的提点,使得严谨、坚持、自信的品质传承给了柳青,即便在高盛时期,柳青的一举一动也都带着我的烙印。柳青说,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我培养了她的性格、意志和品质。

出生于1978年的柳青,2000年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2002年获得哈佛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毕业时,她选择了高盛。当年,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就业形势惨淡,高盛所招聘的初级研究员的名额缩减到6个,竞争更为激烈。

柳青没有放弃,面对即将到来的“18个面试官”的多轮面试,她“几乎熬了整个通宵,天文地理,把能准备的都准备了。”终于收到offer让柳青狂喜,她被派到了香港,上班的第一天,她才发现,在所有初级分析员中,自己是为数不多的来自内地的员工,而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是“老外”。

进入高盛仅仅是这份“地狱”工作的开始。在柳青刚进入投行的第一年,平均每周工作超过100个小时。

不到半年的时间,同进高盛的人走了一半,在柳青自我怀疑的时刻,我告诫她,既然被球砸着会感觉很疼,主动顶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疼,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大家族都会把后代送到投行去历练一番,当做是“军训”。在中国,投行以及4大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也已经成为一代们锻炼二代的通用选择之一。

家庭与独立

我深受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与太太龚兴国二人在创业中携手进退、感情深厚。柳青说,父亲最在意的人就是母亲。我很少煲电话粥,如果柳青发现我不停地讲电话,那肯定是在跟母亲聊天。此外,柳家还建了个微信群,我每次出差都会给柳青布置任务:陪母亲。

在我的心目中家庭与事业应该兼顾,这一思想影响到柳家的后代们。

在高盛,柳青被同事们的评价是:公认的美女,也是工作狂。她有3个孩子,在高盛感受不到所谓的女性天花板,也没有想过放弃家庭事业中的哪一个。在2014年的博鳌论坛接受采访时,柳青说,事业是一场长跑,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事业规划好,结婚生子只是中间的一个过程。”“我经常出差,只有周末能跟小朋友在一起,但是短暂的时间里我们很开心,觉得自己的妈妈很酷……所以我们的关系非常好。”

身为商业强人,我意识到自己将给儿女带来强势的影响,但我对这种影响十分谨慎。对于儿女的发展,我保持着高标准的期待,但又尊重儿女独立的想法。孩子们的事情,具体问题谈得很少,基本都是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具体情况我不了解的时候,发言比较少,了解得比较清楚了,我才敢说。

柳青从前在高盛时,自己认为投行是离企业最远的,真正了解企业还得进到企业里面工作。未料,柳青于2015年2月出任滴滴公司总裁。其实不是真的想让她去做企业,没想到她真的做了,知道她真要干这个我就不说这话了,因为做投资相对还是没有比做企业辛苦。

在决定是否要离开高盛进入滴滴时,柳青与我商量,我的说法是: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放弃平衡的生活走一条更崎岖的路?以后任何苦都不能叫苦,那是自己选的路。

柳青想了想表示“可以”,我便没再阻拦。

猜你喜欢

计算机系柳林柳青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柳林风声》:治愈系童话
啊,柳青先生
中英双语阅读 柳林风声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童年趣事之不一起玩的理由
童年趣事之不一起玩的理由
追女友
烟雨柳林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