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无公害芹菜生产技术规程
2016-10-24郑晓宇曾秀文郑国通王小彦温武东黄云兴
郑 敏 龚 玲 郑晓宇 曾秀文 郑国通 王小彦 温武东 黄云兴
(惠州市惠城区菜篮子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 惠州 516023)
惠州市无公害芹菜生产技术规程
郑敏龚玲郑晓宇曾秀文郑国通王小彦温武东黄云兴
(惠州市惠城区菜篮子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惠州516023)
以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规程等为主要内容,制订了一套较系统的无公害芹菜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惠州市无公害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改善芹菜品质,提升芹菜生产的质量安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芹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惠州市
惠州市是广东省蔬菜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之一,种植面积广,全市达8万hm2,品种以叶菜、瓜豆类为主,主要供应本地市场、销往周边城市(如东莞、广州、深圳)以及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是内地最大的供港蔬菜基地之一。蔬菜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农产品链的初端,农产品种植过程直接影响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的安全水平。为进一步提高芹菜品质,促进芹菜优质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特制订《惠州市无公害芹菜生产技术规程》,为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1 范围
该种植技术规程规定了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其适用于惠州地区芹菜无公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该种植技术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种植技术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该种植技术规程,即: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6715.5瓜菜作物种子第5部分:绿叶菜类;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10的规定。选择耕作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为宜。
4 生产技术
4.1惠州地区栽培季节
春季栽培,1—2月育苗,4月下旬—5月中旬开始收获。秋季栽培,9月上旬—10月育苗,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下旬开始收获。冬季栽培,11—12月育苗,次年2月下旬—3月中旬开始收获。
4.2品种选择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5的规定。选择叶柄长、实心、纤维少、丰产、抗逆性好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如本芹(津南实芹1号、雪白芹菜)、西芹(四季西芹、文图拉)等品种。
4.3播种育苗
4.3.1苗床准备。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的田块作苗床。适时提早整地,耕深25~30cm,1m2施入优质商品有机肥2.5kg,翻耕细耙,确保土块细碎均匀;起畦宽(包沟)130~150cm,畦沟深25~30cm,做到排灌畅通。
4.3.2播种。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撒一层薄土,再撒播种子,覆盖细土0.5~0.6cm,然后再盖薄层稻草或遮阳网等保湿。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揭去覆盖物。每667m2大田种植用种量为本芹种子100~180g,西芹种子20~25g。
4.3.3苗期管理
4.3.3.1肥水管理。育苗期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浇施一次0.2%尿素,以后每7~10d一次,促进幼苗生长。
4.3.3.2间苗。当幼苗长至2片真叶时可进行间苗,使苗距达到2~3cm。结合间苗拔除田间杂草。间苗后要及时浇水。
4.4大田管理
4.4.1整地作畦。结合深翻整地,每667m2撒施腐熟畜禽粪肥250~500kg、花生麸30kg,或优质商品有机肥250~350kg、过磷酸钙15~20kg作基肥,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匀,整细耙平,起畦宽(包沟)130~150cm,畦沟深25~30cm,做到排灌畅通。
4.4.2定植。当幼苗长至真叶4~6片时,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前1~3d停止浇水,带土取苗,定植深度以露出心叶为宜。本芹的定植株行距为(6~8)cm× (8~10)cm;西芹的定植株行距为(15~20)cm×(20~25)cm。定植后及时浇水,3~5d后浇缓苗水。
4.4.3肥水管理。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规定。育定植后10~15d,每667m2追尿素5kg和花生麸20kg,以后20~25d追肥一次,每667m2一次追尿素10kg、硫酸钾10kg和商品有机肥40kg。追肥时在芹菜行间进行,追肥后及时灌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采收前10d停止追肥、浇水[1]。
4.4.4中耕除草。芹菜前期生长较慢,常有杂草危害,应及时中耕除草。在每次追肥前结合除草进行中耕。芹菜根系较浅,中耕宜浅,不能太深,以免伤及根系,影响芹菜生长。
4.4.5辅助措施。芹菜生长期间遇强烈阳光暴晒时,可搭建高25~50cm的棚架,覆盖遮阳网进行覆盖栽培。待芹菜长至15~20cm高时,用遮阳网绕畦四周遮围芹菜,以达到保持芹菜鲜嫩,并且不易倒伏。
表1 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5 病虫害防治
5.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软腐病、斑点病、病毒病、菌核病及猝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斑潜蝇、蛴螬及蝼蛄等[2]。
5.2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5.3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肥水管理,清洁田园。
5.4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生物农药。
5.5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诱杀蚜虫和粉虱等,铺设银灰色膜趋避蚜虫。
5.6化学防治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有选择性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及使用量,交替用药,合理轮用。使用农药时,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主要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及使用方法见表1[3,4]。
6 采收
芹菜采收过早,产量降低;采收过晚,则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适时收获。
[1]梁称福.蔬菜栽培技术(南方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张宝棣.蔬菜病虫害原色图谱(十字花科、绿叶类蔬菜)[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陈小帆.出口蔬菜安全质量保证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张光明.绿色食品蔬菜农药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S636.3
B
1674-7909(2016)0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