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欠发达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新疆为例
2016-10-24闫海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2
■ 闫海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2)
新常态背景下欠发达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新疆为例
■闫海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2)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特色产业作为新疆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要素,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亟需寻求新的突破。如何有效促进新疆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对新疆经济的支撑作用,实现新疆经济由“弯道超车”向“换挡前行”的转变,是时下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方向。本文立足于新常态发展背景及新疆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新常态背景下新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方向和措施建议。
新常态 特色产业 思路 措施
新常态(New Normal)一词在英语世界中由来已久,2004年美国人罗杰·麦克纳在专著《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中指出:今天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时代,即使经济恢复了,也无法再回到过去的辉煌,并把这一时代叫做新常态。此外,2010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在一次题为“Navigating the New Normal in Industrial Countries”的演讲中对“新常态”一词做了详细论述,用来总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增长乏力、失业率持续高企、私人部门去杠杆化、公共财政面临挑战以及经济增长动力和财富活力从工业化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等所发生的变化。受全球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影响,我国经济也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妥善应对。这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提及新常态。同年,在7月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11月的APEC峰会演讲中以及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趋好,但正处在“三期叠加”的客观形势,又继续对新常态做出了具体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对推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基本思路,也对新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常态发展背景
(一)新常态的概念和特征
新常态,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新”即为“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换言之,新常态可谓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就目前我国而言,经济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更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般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包括以下三个特征:
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告别8%以上的高速增长,在6%-8%的区间中运行,长期经济增速可能更低。
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有望超过第一、二产业之和。
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动力已悄然转换,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对外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新常态对新疆产业发展的要求
作为典型的资源大省,新疆产业结构长期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状态,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新疆产业结构中,除去以国有经济为主的重工业,具有典型区域和民族特点的特色产业(即以“特”制胜的产业,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独特的资源为基础,以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流程和管理组织方式为支撑,制造或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与特色服务的部门或行业,本文探讨的特色产业主要指特色农产品、手工艺)是新疆各县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目前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新的发展形势背景下,以个性化需求为主的新型消费模式给新疆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也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态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必须更加紧密的结合新疆特色和优势,以满足市场变化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为主。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特色产业的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推进特色产业化进程;加快融入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加快形成贫困县资源开发脱贫致富新路子。
新疆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有了明显提升,现已初步形成了“黑、白、红、绿”四位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其中林果、棉纺、石油化工、矿产、旅游文化与民族餐饮等产业特色鲜明,不断涌现出一批高起点、大规模、强实力、区域带动性与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伴随新疆特色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特征的日渐凸显,特色产业在新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据统计,在以农业为中心的新疆农民收入结构中,粮、棉、果、畜和特色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四部曲,其中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林果产业已经占到新疆农民增收额的10%以上。以阿克苏地区为例,截至2014年底,阿克苏地区林果业种植面积已达到452.4万亩,其中苹果21.4万亩、核桃151.2万亩、红枣195.6万亩、香梨20万亩、杏子35万亩、葡萄10万亩。经济林挂果面积达到315万亩,产量达到140.9万吨,实现总产值90亿元,农民在林果业上实现人均纯收入3650元,占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的32%,林果业在促进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增收方面效益明显。除林果产业以外,其它极具新疆特色的产业也开始逐渐显现作用。以薰衣草为例,新疆伊犁作为我国唯一的薰衣草主产地,与日本的北海道以及法国的普罗旺斯被称为世界上三大薰衣草基地。种植面积达到近5万亩,其中一级精油产量突破200吨,占到我国种植薰衣草面积和产量的93%以上。目前,除薰衣草种植业外,其它相关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已经初步形成集旅游观光、产品研发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成为区域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之一。
此外,新疆另一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就是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新疆的民族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花样繁多、做工精美、极富文化内涵。初步统计,新疆民族手工艺品涉及木制、布艺、金属、陶制、纸制、皮毛草等10大类上千品种。其中新疆地毯、喀什土陶、英吉沙小刀、艾德莱斯绸、民族服饰、民族花帽、民族乐器、桑皮纸、木雕、手工编织刺绣、手工饰品等民族手工艺品,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浓厚的地方特色,兼具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深受各民族群众和周边国家民众的喜爱。
(二)新疆特色产业发展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疆特色产业发展还处于严重滞后阶段。特色产业链短,产业配套差,产业集聚作用不明显。特色产品的品牌效益不强,仍处在弱、小、散的局面,特色产品外向度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动态的战略转换。大量优势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经济优势,发挥不出应有的经济效益。新疆特色产业发展还远不能适应新常态背景下个性化消费的巨大需求。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特色产业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前期投资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投资回报慢等特点,对于资金需求往往较大,而目前新疆特色产业发展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缓解,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特色产业和科技投资需要在初期投入大量资金,但项目的回收期较长而且见效较慢,在新疆地方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势必会优先考虑其它方面的投资,压缩特色产业领域的发展建设投资。二是特色产业发展建设尤其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特色产业需要大量科研投入,这一费用往往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范围,影响了产业链的延伸。三是区外资本引进利用水平较低,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以及对自身优势资源的发掘不足,加之新疆产业发展环境的限制,大部分特色产业发展缺少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特别是对区外以及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部分产业长期停留在手工作坊等相对原始的发展阶段。
2.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意识严重缺乏。长期以来,受制于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新疆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相对较差,使得广大企业和群众在观念和心理上对特色产业发展认识存在误区,安于现状,创业意识缺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维意识还比较浓厚。突出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缺乏做大做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观念转变缓慢,创新意识不足,习惯“守摊子”,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有些龙头企业缺少明确发展方向,难以通过自身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吸引中小企业,形成产业的共同利益联合体,做大做强企业规模。二是结构优化度低,产业、产品结构趋同问题突出,发展方向不明确。三是人员素质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经营决策水平、管理能力远不能适应特色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
3.特色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突出。从区域布局来看,由于特色产业依托区域优势,受区位的交通状况、资源禀赋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因此,在新疆特色产业经营发展上,无论是数量规模、资产效益,还是在带动农户等方面,地域性差异都比较明显,特别是南北疆区域差异显著。目前,全区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94家,其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3家,北疆地区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产品市场的数量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且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作为新疆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最突出的区域,南疆地区由于受市场环境、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困扰,产业化经营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比较滞后,导致特色产业不突出,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目前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特色产业发展还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
4.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目前新疆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多数仍属于粗放、原始的发展阶段,与国内外发达区域相比,自身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科技含量较低,特色体现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多数产品开发和生产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功能布局不合理,生产各自为政,产业链衔接较弱,多数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区域优化布局没有形成,无序竞争比较严重,尚未形成发展合力。二是主导产品产业链短,深度加工增值力度不够,加之品牌形象不强,品牌意识薄弱,产业化发展滞后,不能有效满足市场供需变化。三是新疆多数区域工业基础底子相对较差、技术进步能力不足,致使其在特色产业发展上缺少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产业也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无法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
新常态下新疆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方向
(一)瞄准个性化需求,开发个性化产品
特色产业核心在于以“特”制胜,集中体现在所供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具有与同类产品与服务相区别,或不可替代性的某种使用价值或产品服务内容,且又能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特色产品的发展要从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出发,瞄准个性化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走优势集成、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对新疆来说,要立足区域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抢抓市场机遇,以大企业、大项目为引领,以特色产品与服务为抓手,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倾斜配置资源,实施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策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开发个性化产品,将区域特色产业培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进而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
(二)发挥特色化优势,开拓特色化市场
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选择其优势产业作为区域特色产业,发挥特色化优势,努力开拓特色化市场。具体而言,各地政府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导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在合理区域和市场内确定自身比较优势,有效匹配市场需求与地域特色,进行精准发力和重点扶持,培育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争取将县域特色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在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县域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应该综合考虑各个乡镇的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整合村镇资源,争取实现“一镇一品”、“一乡一业”。
(三)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将特色产业发展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新疆对外交往的平台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推进面向跨境贸易的多语种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搭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着手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互联网+特色产品”的新疆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打破空间制约对新疆产业发展的影响。支持电子商务企业面向周边市场开展跨境合作,支持在边贸地区或者特色产业集中度高的区域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从电商平台、经营主体、仓储物流、快递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入手,构建跨境电商服务支撑体系。鼓励企业通过全网营销的方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设立海外仓,减少中间环节,压缩渠道成本,创立自有品牌。
(四)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疆特色淘宝村
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发达区域做法,大力推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或者“网销进万家”工程,在加快国家和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乡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疆推广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疆特色产业网络交易平台载体建设。依托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与新疆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子商务网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新疆专区”或者“新疆馆”的影响力,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的“淘宝村”和地方产品销售的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带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为疆内企业和产品提供便捷的交易途径和优质服务。
新常态下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特色品牌并树立品牌意识
一是把培育、扶持大型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作为发展新疆特色产业的抓手,突出产业化建设,支持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加快形成集聚效应。二是积极引导电商领域企业主动开展商标注册和品牌宣传,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网络品牌管理,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做大做强辖区电商品牌,并围绕品牌做强、做大、做细、做深,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同时,引进和鼓励区内外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品牌参与新疆特色产业品牌深加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在南疆四地州特色干果、手工艺品主产区域重点培育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发挥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针对不同特色产业领域,分区域、有重点的培育一批基础好、有发展前景、成长性好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通过电商品牌效应,带动电子商务相关领域发展。争取将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等城市纳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及时总结示范企业、示范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全疆范围内加以推广应用。
(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并打造电子商务平台
一是依托新疆与周边国家便利的区位优势,借助阿里巴巴等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立足疆内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引导疆内外贸企业应用综合类电子商务平台,努力打造我国向西对外电子商务的主门户。二是加强电子商务配套支撑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构建网站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网上经营者信用档案,提高电子商务经营者诚信意识和水平。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建立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应用相适应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机制。三是推进宽带网络在城乡地区的普及率,充分挖掘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加速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电子商务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基础设施服务,确保支撑体系跟进到位。
(三)加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一是打造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依托区内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大中专院校和人力资源市场以及电子商务技术服务企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与对口援助高校合作,加快疆内高校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二是鼓励各类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多层次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人员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三是尽快制定出台《新疆电子商务定点实践基地认定办法》、《新疆电子商务定点培训机构认定办法》以及其它促进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实施意见等,实施“网商培训”计划, 确保新疆“电子商务运营专才认证”人员有效满足新疆电子商务发展需要。
(四)制定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是优化对疆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发挥发改委、商贸、工商、质检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各部门在政策制定、项目审核、标准规范制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创新电子商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管理和服务合力,着力打击网络购物领域中不正当竞争、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从而营造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制环境。二是鼓励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组建电子商务协会,制订行业规章和标准,强化行业自律。充分调动各方电子商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以及高校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新疆特色产业的推介宣传力度,加快产品流通步伐。
1.薛之白.新常态爆红的背后[J].西部大开发,2014(12)
2.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J].河南科学,2015(1)
3.新疆农产品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EB/OL].http://www.mlx.gov. cn/10081/10743/12215/2015/98562.htm
4.郑丽金.关于阿克苏地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4)
5.贾敏.新疆薰衣草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
6.自治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EB/OL].http://www.xjxnw. gov.cn/zx/snzc/zyjh/05/1037508_2.shtml
7.2015年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报告[EB/OL].http://www.xjte.gov.cn/index_ nero.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 ewsid=40633&wbtreeid=117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软科学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542107)阶段性成果
◆F06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