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的基层协商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2016-10-22陈丽

关键词:邓小平

陈丽

摘要:邓小平基层协商民主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政治逻辑来看,他认为基层协商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和实现形式,是一种基层管理形式;从重要意义来看,基层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从发展途径来看,根本原则是党的领导,坚实基础是经济的发展,重要保障是制度的完善。邓小平的基层协商民主思想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邓小平;基层协商民主;政治逻辑

中图分类号:A849.11;D610.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4.0010

虽然协商民主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兴起于西方,但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进程远早于西方理论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进行了深刻思考,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的协商民主发展道路。邓小平虽未使用“协商民主”的概念,但他的重要论述中不乏协商民主的闪光点。同时,基层协商民主的内涵、作用、价值以及发展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等,也逐步呈现出清晰的概貌,其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迪。

一、深刻思考了基层协商民主的政治逻辑

(一)“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映出来,以利于政府集中正确的意见”[1]187——基层协商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和实现形式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邓小平深深领悟到了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逐步揭开了基层协商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和实现形式这一命题的内涵。关于如何践行民主集中制,邓小平认为,我们今后制定具体政策和解决问题,要从人民群众中收集他们的意见和经验,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它变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主张,并且组织人民群众加以执行。[2]225也就是说,“在问题没有作出决定以前,都可以公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作出决定以后,就必须坚决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还可以提意见。”[2]307308这说明从决策的产生到执行整个过程中,人民群众都可以进行意见表达与决策参与,协商民主贯穿始终。

关于民主与集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邓小平认为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要求我们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权利。他强调,“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1]144这要求“各种重要问题都要经过政府正式会议讨论,一般问题也要尽量征求非党干部的意见,取得大家的同意。”[2]17另一方面,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发扬民主,但是同时需要集中。也许现在和以后一个相当时候,更要着重强调该集中的必须认真集中,以便把效率提高一些。”[1]282如果“一切经由群众直接解决,筹粮、筹款、收税不用政府,杀人不经过法庭的审判,都引起人民的怀疑与恐惧”[2]113。

基层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它的特点是强调人民群众通过充分协商达成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决策,并由党和政府去有效实施。因此,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离不开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的这一科学解答,对于当前我们党和政府在开展基层协商民主时选择灵活多样的协商方式,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和民主权利,以及通过统一领导协商活动,以保证治理的效率与决策的落实,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1]322——基层协商民主是一种基层管理形式

搭建一个群众意见表达的平台,给予群众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是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任务。邓小平非常重视作为一种管理形式的基层协商民主。他强调,“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3]210,使农民、城市社区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都能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其中,对于企业的民主化管理,邓小平有过较详细的论述。在他看来,要管好企业,必须“广泛调动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3]180。同时,他指出,各企业的工会是“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大会的工作机构”[1]137。企业管理的民主化,“必须具体体现在‘依靠工人团结职员之中,尤其是具体体现到工会、工厂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会这三种组织形式中,否则就谈不上什么民主化,就没有民主的内容”[2]176177。邓小平的这一科学解答,使我们对当前基层管理中存在的轻视人民群众力量、突出政府权力的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也为我们改善基层管理方式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详细阐述了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

(一)基层协商民主: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在邓小平看来,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作风与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民主的运作形态,这是因为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基层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一方面,邓小平强调,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任务是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能站在群众之上,要养成遇事同群众商量的工作作风。[2]217如果党员稍稍有点工作成绩,看不起群众,看不起党外人士,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遇事不愿意同群众商量,就会成为“一种最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2]214。这种错误倾向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中表现得较为突出”[2]223。另一方面,邓小平指出,群众的意见一定不会都是正确的和成熟的,整理和分析十分必要。“整理、分析、批判和概括也是会犯错误的,但是不断地同群众商量,不断地研究群众的实践,这就使党有可能少犯错误,并且及时地发现和纠正错误,而不致使得错误发展到严重的地步。”[2]219邓小平的这一科学思考,对于当前党坚定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具备管理自身事务的能力,与群众进行充分协商,并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达成共识,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认真聆听群众的反馈意见,进而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基层协商民主: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邓小平认为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具有多重意义。从实施党的领导的角度来讲,基层协商民主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概括而言,正是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细心地去考虑问题决定问题;它能够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测验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它能够使我们对事物感觉灵敏,随时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够使我们党得到群众的监督,克服党员堕落腐化的危险,及时发现投机分子以及破坏分子而清洗出党”[2]12。具体而言,表现在基层协商民主可以促进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由于“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1]144145,脱离群众,“关起门来决定复杂的政策问题,必然发生错误”[2]1112。因此,我们党“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1]205。而且,“在农村工作中,拒绝与开明士绅、知识分子合作”[2]155,将会大大妨碍党的政策的贯彻执行。邓小平的这一科学论述,要求我们当前必须通过与群众的充分协商,以使党的政策更符合民意,更具科学性,以促进党的政策的顺利执行。

(三)基层协商民主:实施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

邓小平将共产党要接受的监督归纳为三个方面: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2]270271实际上,无论哪个方面的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我们党的传统作风”[2]215。特别是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是实施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群众“能够对于我们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能够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我们所没有发现的错误和缺点,能够对于我们的工作做出有益的帮助”[2]225;第二,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可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会提出很多好的意见”[2]271,对厂矿企业领导者、农村干部及学校负责人进行监督,有利于制定合适的方针政策;第三,如果我们不受群众的监督,关起门来办事,“对群众、对党外人士的意见不虚心去听,就很容易使自己闭塞起来,考虑问题产生片面性,这样非犯错误不可”[2]270。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述,要求我们提供多种群众发表意见建议的渠道和方式,让群众亲自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对党的决策的每个阶段都能实施监督。

三、积极探索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途径

(一)党的领导: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根本原则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对于基层协商民主更是如此。邓小平详细论述了这一原则,他强调,今天的中国正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党的领导当然不会没有错误,而每一次我们都依靠党纠正了错误,所以这决不能成为要求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离开党的领导,就会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1]170171

关于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中如何体现党的领导,邓小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共产党员“要善于团结党外人士去实现共同纲领和执行法令”,要有不怕麻烦、谦逊朴素的作风,以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计其他的工作态度。[2]156157在确保区村政权仍应绝对掌握于农民(包括中农)手中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区党委的审查和批准,在县以上政府酌量聘请一些进步的工商业人士,及在地方比较正派的、拥护党的各项纲领政策的开明绅士,当参议、咨议,或吸收参加一定的工作。[2]119人民群众的意见有的是对的,有的则是错的。“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1]145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协商民主的具体工作“应由群众团体自己去讨论和执行”,但“在政治上必须保障其在党的政治领导之下”,“防止群众团体脱离党的政治领导的倾向”[2]7273。此外,应该“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2]215,以便在各个方面加强党对基层协商民主的领导作用。

邓小平的这一科学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坚定党的领导,坚信基层协商民主的正确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坚实基础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基层协商民主从本质上讲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其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可以为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对此,邓小平有深刻的体会。他反复强调,“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1]194他指出,除了经济工作,“政治工作是要做的,而且是要好好地做。但是,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1]195如果经济不发展,政治问题永远不能解决。实际上,民主化与现代化共存于一个矛盾统一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1]168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为了充分发动群众,打下基层协商民主的坚实基础。邓小平的这一科学认识,对于将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与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良性互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制度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保障

邓小平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对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研究也逐步趋于全面、具体。他十分重视在拥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反复强调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认为“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同社会主义法制相辅相成的。中国正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249为此,“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146这样做“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210。遵循这一要求,我们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相关法律与文件,各市、县等依据本地实际出台了协商民主的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制化发展。

在中国,协商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是各级人民代表会议。邓小平指出,召开代表会议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代表会议征求意见,商量研究,可以避免主观地决定问题。”[2]170因此,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制度应好好贯彻,这是联系群众、解决问题、巩固统一战线的最好的形式[2]182,是“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争论的讲坛。”[2]224从此,各级和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就成为协商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以企业为例,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发表意见,实施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制度载体,其职责就是讨论企业的重大问题,并且“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在大会上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的批评和监督。”[1]137代表大会制度在企业、农村及群众组织中的有效贯彻,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群众对实际问题的协商、讨论,有效地发挥了协商民主的监督、管理作用。

邓小平的这一有益探索,对于我们当前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发展,发展灵活多样的基层协商民主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尽管邓小平对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还未形成全面科学的理论与制度,但在我们对其思想的梳理中,诸多的亮光仍能照耀当前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道路,给予我们许多的启迪。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基层协商民主思想,将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被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文格)

猜你喜欢

邓小平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
图说:邓小平在上海的足迹
邓小平传:1904~1974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戒烟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