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江苏卷

2016-10-22陆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破折号主语材料

陆平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考题解析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场结束后,即在网络流传开以下的作文材料: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这则材料应该来自记者对考生的采访。考生的回忆,会强化其考场阅读理解出的材料要点,而略去或改动其他部分。下面失误详解能看出学生审题时的失误所在,也有助于我们推敲材料细节,加深对考题的理解。

失误一:无视关联上下文的要害词“这”。

“这”指代第二句新解的“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是最后一句判断句的主语。“个性”和“创新”只是说明主语的性质,不是本句甚至本则材料描述的主体。就作文材料而言,主语就是材料划定的话题范围,谓语就是材料在对这一话题在发表见解,启发考生对话题进行思考。考生忽视了“这”的指代,就无法把握整段材料的逻辑结构,也无从接收材料的写作引导。如果把写作重点仅落在“个性”和“创新”,抛开了“说话”这个话题,一方面立意落入了俗套,一方面论述范围太广,很难避免空洞。

失误二:不理解材料中的破折号。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是对于俗话新说的补充说明。俗话中的“话”,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里的“话”所指并不相同。前者是本人发言前的内心想法,后者指别人已经发表的言论。概念既已不同,两种说法就不对立。前者只是为了引出后者。或者也可以认为,这种对俗话的改造和新解,就是一个在别人未说处说话的实例。误传材料把“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误为“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丢了“别人”,使“说话者”发生质变,“无话则长”成了“没话找话”,完全无法立意。这一定程度上造成考生抛开“说话”写“创新”和“个性”。

失误三:遗漏了对“有话则短”的解释。

由于忽视破折号,也由于句子重点常在后半的阅读经验,原材料对“有话则短”的解释被遗漏。很多时候,对于热闹话题保持沉默可能比起在沉寂中发声更为难能,更为可贵。我们要“于无声处听惊雷”,也要“莫听穿林打叶声”。舍弃了“有话则短”,就等于丢失了一半的立意空间,立意就容易与他人撞车了。

失误四:偷换了关联词“有时……有时……”。

误传材料把原题最后一句的关联词“有时……有时……”换成了“是……还是……”,改并列关系为选择关系。当然,关键词仍旧是“个性”与“创新”。但是,选择关系是非此即彼,是封闭的,并列关系则是开放的,在说明有一有二的同时,暗示了可能还有第三、第四。考生如理解为选择关系,很容易在构思时陷入对“个性”和“创新”的辨析,而这两个概念确实有纠缠之处;如理解为并列,一方面更能明确两者共同指向前面的“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能够就“说话”谈“个性”和“创新”,一方面也利于打开思路,联想除了“个性”和“创新”之外,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行为的解释,比如“勇气”“良知”“责任”等。

失误五:偷换了程度限定词“也许”。

原材料的“也许有话要说”被改为“也要说出”。前者是可能,后者是必须,看似程度差异,其实有本质差别。原材料的“也许”是和上句的“不必”呼应,表达出分寸感的同时,也提示了辩证思考的空间:别人无话时我是否一定要发声?抓住这个材料留下的“活扣”,大者可以构思一篇反弹琵琶的文章,小者可以在议论时转出一个新的层次,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总之,审题时读懂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不仅有助于把握核心立意,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接收材料引导,获得写作思路。

例文

于无声处振聋发聩

□南京一考生

如今,在这个网络普及的时代,随处可见网民们到处扎堆,到处征战,将一些人一些事批驳得体无完肤,然后高歌凯旋的“盛景”。即使不知原由,也要冲上前说上几句才好。有人标榜说,这是人们勇者敢言的个性。然而,这真的是我们要的个性吗?

就我看,这可不是勇者敢言,而是盲者乱言。多少人跟在前人身后将一个花季少年淹没在网络讨伐中?多少人跟着几位所谓明星去推崇一个气功大师?当一个“权威”出来喊话,多少人会跟风?恐怕不计其数。有多少人能在别人多言处保持沉默,又有多少人于无声处振聋发聩?

个性应当是一个人鲜明的标识,是它让你于千百人中被人一眼认出。这哪是人们的随波逐流,在别人多言处再翻起零星半点的水花所能比拟的?真的个性就如鲁迅所说:“于无声处听惊雷”。

老生常谈就如一池泥沼,无数前人的脚步早将一池清泉搅得浑浊不堪,你再踩进去必然徒获一脚的污泥,又何必来趟这一次浑水呢?而无声处正如一片镜湖,罕有人迹,只需要你涉足于此,便可一鸣惊人,掬得一捧清泉。

然而,于无声处发声岂是如此方便?鲁迅对于民族性的批判被指为恶声,哥白尼坚持的日心说在他生前一直未获出版,胡适背负骂名与蒋介石唱反调。然而,鲁迅的文字终究成为经典,哥白尼的学说已成为共识,连教廷都不得不承认,胡适也已受大众推崇。老生常谈只会被记住其第一次出现的时刻,于无声处嘶鸣的人们会因他们的个性而被社会永远铭记。

所以,正确看待媒体中各种“权威”言论吧。盲从跟风的“个性”只会让他们被历史铭记,却覆盖了你本应振聋发聩的琴音。

评点

立意紧扣材料,一方面批评当下网络的“盲者乱言”,紧扣“有话则短”,一方面号召大家“于无声处发声”,紧扣“无话则长”,两方面论述都以“个性”为依归。结构上,先破后立,步步为营,段落间用“然而”“所以”等提点逻辑关系,眉目清楚。事例贴切,且熟例短说,排比而出,充满气势又不拖沓。语言老到,用词精准,“泥沼”“镜湖”的比喻出色。不足是观点以彰显个性为发声的终极目的,在立意上稍显狭隘。(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破折号主语材料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留意文中破折号,它对解题很重要
破折号的作用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最美材料人
火爆的破折号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