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语境下电影《老炮儿》的语言暴力

2016-10-22孔祥娟

电影文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老炮儿

孔祥娟

[摘要]《老炮儿》是由管虎执导,冯小刚、张涵予、李易峰、吴亦凡等领衔主演的动作电影,获评2015年度最受欢迎国产片,冯小刚更是凭借这部电影荣获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电影《老炮儿》在收获票房和口碑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争议。不少人指出,该片粗口太多、语言暴力尺度太大,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在立足电影文本的基础上,从后现代语境出发,来分析电影《老炮儿》的语言暴力,进一步揭示语言暴力的特征和对电影艺术创作的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老炮儿》;语言暴力

《老炮儿》讲的是一个被时代抛弃了的小人物的故事。冯小刚饰演的六爷是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时代引领者,由于难以适应社会的巨变,年龄大了后蛰伏于胡同深处,过着遛鸟、管闲事、发牢骚的无聊日子。半年前,六爷与儿子“小炮儿”张晓波起了冲突,导致晓波负气离家出走。晓波因为和官二代小飞的女朋友过于亲密以及将小飞价值不菲的车划了没钱赔偿而被小飞一伙非法拘禁。为了解救儿子,并偿还当年对儿子的愧疚之情,六爷重出江湖,却发现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群新的“话事人”,自己这个顽主的江湖地位已经动摇,并且以往固守的生活方式已经渐渐被时代所抛弃。一场父子恩仇、新旧势力的对决无法避免。在解决烂摊子的过程当中,老炮儿发现自己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力不从心。但同时也在抽丝剥茧的查寻过程中抓住了富二代小飞父亲贪污受贿的罪证。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是用以提高人的生活品位和文化趣味的,它不是迎合,更不是降低。如果在粗口里看得见人性,而且人性中提倡的是平等,强调的是尊严,就不应该介意有这些粗口。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中的粗口、暴力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电影工作人员不能规避的社会文化责任。因此,中国的电影应该尽快实行电影分级,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观影环境,同时也可以保证电影艺术创作的独立性。

一、语言暴力在电影《老炮儿》中的特点

(一)地道的北京话

从片名到台词,《老炮儿》充斥了密集的、黑帮暗语式的北京方言,北京话在影片《老炮儿》中似乎是一个无形的主要角色,给影片带来扑面而来的浓郁京腔,各种嘴炮犀利,幽默,够劲,有味儿。“老炮儿”是一句北京土话,来源不可考,有一种说法是这个词来源于“老进炮局”的缩写。凡是常进炮局胡同“蹲号”的流氓、混混,都称之为“老炮儿”。意味着这人经常犯事,是黑道上的老资格,原本是一句黑话,含贬义,后来逐渐变得含混。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同,褒贬难分。时代不同了,这个词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当年的老炮儿成为一种讲义气、有尊严、肯担当、两肋插刀的胡同串子。除此之外,还有形容年轻人夜夜笙歌的“夜么虎子”;表现一个人出离愤怒状态的“炸猫”;形容人的一种心态,说此人不是大度、大气之人的“鸡贼”,等等。电影中有一些方言我们现在还在用,比如那些具有公共性质的俗语、土语,不是反映某种特定身份、年代的用语等。比如北京人讲话爱带上儿化音,比如掉链子、乌泱乌泱的之类,一趟一张、茬架等词语。

(二)新旧力量的交会

小飞等“三环十二少”全然是一伙无法无天的“暴走族”,他看着《小李飞刀》,向往着行侠仗义的江湖生活,他们的江湖是什么?是毫无顾忌地绑人,敲竹杠,飙车。但同样,面对真正的刀光剑影,他们是软弱的、妥协的、无能的。他们的江湖更接近《古惑仔》那种荷尔蒙旺盛、幼稚、冲动的江湖——那仅仅是个儿童的幼稚社会。粗口和脏话成为他们表现自己内心的莽撞、年轻气盛的一种语言特征。但是最讲规矩的人仍然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群,是这个社会的“弃儿们”!“六爷,没碰上您之前,我以为这样的人都是书里写的,碰上您,我信了。”小飞那对虚幻武侠人物抱有的仰慕,逐渐应落于“六爷”这个实体。小飞按六爷的方式“茬架”解决问题,用个人选择向规矩致敬。最后一决前的一句“对不起”,一个迟疑伸手后的有力掌击,一个扑克脸上逆着光的浅笑,都是向老江湖递上了带着温度的“投名状”。六爷与小飞、儿子、自我之间,都构成了一种新旧对峙的局面。尽管他一直在用“规矩”说话,却在时代的巨轮下显得苍白无力:老江湖重规矩和感情,新江湖没分寸和礼貌,两者势必起冲突,有冲突也必然有着语言上的对仗,从人物身份出发,语言暴力的对战成为新旧力量对比的一种方式。

二、后现代语境下语言暴力

在电影《老炮儿》中的作用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后现代语境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改变了以往的关注焦点,更加关注和重视人们的内心情感和情感需求,人的主观感受在语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言语交流中就表现出很多“我认为、我感觉”等以自我为中心的语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和生活,成为具有现代特色的语言理念。除此之外,后现代语境也悄然影响着当代电影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特点。随着后现代语境观点的盛行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言语的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与此同时,很多人脑海中旧的语言观念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造成新旧语言理念的冲突。投射在电影这一领域,具体表现在对电影中语言暴力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当电影出现粗口和脏话的次数过于频繁时就应该将其归结为语言暴力。据统计,电影《老炮儿》中粗口累积出现高达上百次,片中从冯小刚、张涵予到吴亦凡和李易峰无不“出口成脏”,这也是很多人批评电影《老炮儿》中语言暴力尺度大的根本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鉴定一部电影中是否存在语言暴力不应该仅仅从语言外在形式出发,更应该考虑电影中出现的粗口是否带着辱骂他人的目的,是否出于电影剧情的需要,从而将这些电影中的粗口进行分类划分和区别对待。《老炮儿》这部伦理影片中出现了所谓的“粗口”,其实是服务于人物性格和特定情境的。

(一)人物塑造

这是一部到处充斥着烟头和脏话的电影。电影中的语言暴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类似于“啊、哎、吧”的语气助词,只不过是以粗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并没有形成暴力。例如,电影中老炮儿六爷和儿子张晓波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六爷对晓波说道:“我顶看不上你那怂颠颠的二椅子样儿。”话中的脏话“怂颠颠”只不过是六爷对儿子恨铁不成钢的感慨,并没有什么真的语言暴力。再比如,电影中闷三儿哭着对六爷说:“我就操他妈的,咱什么时候受过这个,真他妈憋屈。”闷三儿口中的脏话虽然是对六爷说的,但只不过是对现实生活无奈不满的宣泄,导演通过这些脏话将闷三儿当时的内心情感状态进行了最直接的表现;另一种是以小飞为代表的年轻人口中的脏话,他们口中的脏话是我们传统认知上的脏话概念,是对对方的侮辱、不尊重和蔑视。

人最无法言说的痛苦有两个:心有余力不足和生不逢时。影片除了前十多分钟的古道热肠和结尾的悲壮飞扬,五十多岁的六爷以及他的一群老炮儿朋友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年轻人,如今他们一个个都老了,面对这个飞速变幻着的世界,六爷感到了困惑、不适、失落……但他始终努力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以旁人的观点来看,六爷的一生必然是失败的,但以他自身来看,他却只是“巅峰之后的衰退”。他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断寻求着自身的价值,不断挑战着时代的大潮。然而那种挣扎不过是一场鸵鸟式的逃亡。电影里六爷去看一直被豢养在笼子里的鸵鸟,跟它说让它有机会就跑出去。影片的最后部分,鸵鸟果然跑出去了——六爷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着自行车大喊:“快跑快跑,别让他们把你逮回去。”他们在时代的更替中长大,从最艰难的旧社会走向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社会。于无形中,他们在意识里构建了一个刀枪不入、带着旧时印记的体系,他们试着以自己的游戏规则、价值观念和逻辑关系作为标准,将万事万物的好坏与优劣纳入这套体系中去计算和衡量。小一辈的思想看法,在他们看来是叛逆的、举无轻重的、不能被接受的,要扼杀在摇篮里的。他们用所谓的语言暴力来表现自己内心的不满和不安。《老炮儿》这部电影是一个正邪、强弱对峙的局面。所以,如果弱者在愤怒当中说“对不起,我要和你拼了!”这个戏的情境就被破坏了。如果用了国骂,属于弱者的反抗,人物性格立即得到凸显。

(二)环境营造

《老炮儿》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京味儿电影,也是一部很接地气的作品。片中没有大英雄大人物,有的是一群平头百姓的生存百态,他们是一幅群像的载体,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在表现这些特点的环境时,生活化的日常用语就成为表现这些环境的一种手段。电影一开场,浓浓的北京市井百姓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北京城里人的说话方式、和人打交道的方式,有意无意地记录下了昔日的北京风貌。而这部电影,就带着观众聚焦这样一个时代,不躲避,不强词夺理。带着观众看时代变迁,新旧碰撞,或坚硬,或柔软,这些情义、规矩、亲情、对抗、妥协、挣扎、漠视、激情。而这些都是真实存在,不曾磨灭。六爷嘴里一直丢不了的就是俩字——规矩。通俗点说就是“京城范儿”,老北京人讲究,说话做事讲分寸。六爷两次撅人手指,两次都是因为对方说话嘴里不干净。这也是讲究,既没有一言不合把人砍死,也没忍气吞声,小惩大诫,这就是老北京的待人接物方式。电影所着力白描的“老炮儿”,在20世纪那个荒诞的举国运动时期,在北京被称为“顽主”。这群十几二十岁、出身草莽的“胡同串子们”所与之对立的,是由聚居在部队、机关大院的子弟们所组成的“红卫兵”。后者仗着自己是“出身清白”的“正规军”,用暴力的手段镇压“顽主”。而这群好面儿的年轻人,也用他们的方式对红卫兵们进行以暴制暴,因此也形成了专属特定的语言习惯。因为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顽主”和红卫兵的暴力斗争也便成为如今各种文学及影视作品常常关注的话题。或许是因为北京是当今中国文化界当之无愧的中心,因而北京的这些故事成为集中表现的对象。电影中的一些粗口其实是这些老炮儿的口头禅,比如“你丫的”等。所以导演就通过这些和现在的一些语言习惯有点距离的粗口,渲染影片中特定的时代背景。

“老炮儿”这个词,虽然只在北京才有,但却不是北京独一份的。如果我们将眼界放宽,事实上很多城市,在三四十年前都有相同的故事。无论在这个国家的哪一个角落,甚至,在这个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会有六爷这样的人。他们在青年的时候经历了动荡,那是他们最接近巅峰的时刻;因为混乱,许多障碍都被掩盖甚至粉碎,所有藩篱都被打破,他们得以用肌肉来拼杀,用力量来向上攀爬。可是,他们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当混乱结束、秩序重建之后,他们与那些生来便拥有权力扶助的人之间的藩篱重新筑起,单靠肌肉和力量根本无法越过这些比磐石更加坚固的藩篱。他们被这些藩篱禁锢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死硬地维护着自己世界的运行规则。服从他们规则的人,无非都是些比他们更弱的人;而比他们更强的人,根本不会再对他们的规则和辉煌过去报以任何尊重。他们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最底层的位置,在新时代井然有序的规则当中,不再有反抗生活与命运的任何能力,只空余了一身聊胜于无的勇气。

三、结语

电影《老炮儿》保留了影像上的生活特质和强大煽动力,更在老少两拨人的对立和代沟上,暗置了截然不同的男性审美。电影中的语言暴力成为塑造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氛围的有利推手,展现了北京的世俗语言文化和以老炮儿为代表的精神内涵,以北京着眼,折射整个人心。与此同时,更是将老父亲一代内心根底的倔强和柔软以及迟暮的无奈和沧桑,随着电影故事的发展顺其自然、细腻真实地刻画出来,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思想上的深思,实现对“商业”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在当前电影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影发展呈现出快餐化和过分商业化的趋势下,电影《老炮儿》的出现为今后电影的创作和制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不可否认,影片并非尽善尽美,但是无愧为有时代意义和思考价值的用心之作。

[参考文献]

[1] 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J].当代电影,2002(05).

[2] 石克煦.试析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佗鹏莺.冯小刚的“大众”电影之路[J].电影文学,2009(05).

[4] 秦湛毅.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电影叙事形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老炮儿
香草招聘“老炮儿”逆袭
“老炮儿”冯小刚,“煮夫秘笈”里的柔情蜜意
《老炮儿》,迟暮英雄的挽歌
《老炮儿》:北京人的情,中国人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