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回自我

2016-10-22楼宇烈

中外书摘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电脑人文人类

楼宇烈

中国人很早就提出:天生万物是为了养性的,而不是去性养的。养性是为了让人性能够得到更好的滋养,如果人的七情六欲被物质牵着鼻子走就是性养了,人就异化了。在科技昌明的时代,最大的问题在于在科技的冲击下人的自我沦丧。本来人创造的科技文化是为了让人获得更大的解放和自由,物质文明也应该是让人身心更加健康,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哀叹人成了机器的奴隶。本来发展科技是为了解放人,让人有更大的活动空间,结果机器把人牵制住了,人的生活变得枯燥单调。现在很多人都成了信息的奴隶,电脑发展到现在也才几十年时间,到80年代才有了微型计算机,当时人们觉得有了电脑就能实现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大量纸张,可事实是更加浪费纸张了。人也越来越依靠电脑了,可能一不小心电脑上储存的东西就全部丢失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人本来想更主动,结果却变得更被动,这种异化的结果是人的主体性的丧失。

人文就是以人为本,让人类找回自我。人要去适应外在的世界,但更多的是要掌握主动权,不被外界束缚住。有句话讲得好,所有科技都是人的感官的延伸,这会让人忘乎所以,自以为了不起。可事实上现在人们依然无法全面了解地壳的运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人要既看到自己的伟大,也要看到自己的渺小,不要被伟大冲昏了头脑,不然遭殃的会是人类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得病的时候,但人自身有免疫力,人也拥有靠自身的调节就能痊愈的能力。现代医学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对药物越来越依赖,不太相信自己还有免疫力等。某些科技发明会让人本来具有的功能退化。人的创造发明越多,人自身能量的开发能力就越弱。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的直觉力降低了,变得越来越麻木,人各方面的能力其实是在弱化。

以前夏天没有电扇也过来了,但现在人离开了空调就没法生活了。人的抗寒抗热的能力也降低了,越来越经不起寒热,空调的发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恶化。人本来具有的能力弱化了,人类自身也越来越没有信心。人一有病,就马上想到要上医院看病,然后打针吃药,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而想不到自己要多调理,情绪快乐一点。有的病不是药能治好的,更多的是需要情绪的调节,这不是高科技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提倡要让人病了都有地方看,能够看得起病,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要让大家少生病、少看病才对。

很多社会问题都与人的精神状态相关,生理上的病多半来源于人的情绪。情绪还只是一个层面,更深层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很多人很茫然,对人生充满忧虑,其实,活好当下最重要。在短暂的人生中,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很有必要的。追求享乐、对他人冷漠、自私自利都是在伤害别人,尤其是对亲人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们的每个行为都要检点,中国有句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一个社会是各种力的合成,社会的发展是合力运动的结果。

大家要明白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人文的教育也着重于此。人不能浑浑噩噩过日子,一个人要获得身心健康,据中国古代的养生,要做到“驭欲、养情、明理”,控制好七情六欲,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生命的意义。

现代社会许多人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有人提出21 世纪主要是心理疾病的世纪,百分之八九十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过于激动、悲伤都会伤害身体。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题目,就是自然、人文的生命文化。中国的养生文化就是生生之学,天地生生不息,天地之大德是生,“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天地生养万物,我们就要珍惜、善待生命。中国古代一直把生生之学看作是重要的学问,天地万物中人最宝贵,人生难得,要善待生命,千万不能轻生、害生。中国讲卫生,日本讲厚生,即保卫、厚待生命,这都是中国传统的理念。《吕氏春秋》里把生分为四等,第一等叫作全生,第二等叫作亏生,第三等叫死,第四等叫作迫生。“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吕氏春秋·贵生》)死是回到没有欲望的状态,迫生是六欲都不得其宜,就会活得很痛苦了,现在很多人都是活在迫生的状态。生命质量不取决于物质,没有物质,我们的生命质量一定是低下的,但物质并不一定就能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精神去支配欲望。

人文就是要从身心的健康、人类的发展等方面来全面考虑。我曾经提出一个问题:“科技是不是越发达越好呢?”有的人就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当然是科技越发达越好。我觉得人能够达到的科技目标并不一定要去达到,有时达到了目标并不见得是好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大。我想人迟早会有能力复制更多生命来,如果复制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人出来你受得了吗?同时我们也需要科技伦理,在科技伦理中,规定哪些能创造,哪些不能创造。科技创造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类的发明欲和成就感。

科技虽然帮助了我们,但它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指导,就会失去灵魂。现在要大力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人文教育的恢复。

猜你喜欢

电脑人文人类
人文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