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社交行为“简易指南”
2016-10-22张燕
张燕
现在流行的不再是话唠英雄,而是充满自信的北欧高冷范儿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屋子人都相谈甚欢的时候,你却不得不拿出手机,对着屏幕假装看朋友圈,以掩饰无话可说的尴尬。或者是当你走在路上,忽然发现前面有个认识的人,但却因为不想和他搭话,不得不放慢脚步,甚至改道而行。
如果遇上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不过是性格中内向的因素显露出来罢了。
内向不是一种心理障碍
内向的人会躲避社交活动,躲起来的理由是:他们更想一个人呆着。
但也有无法独自呆着的情况,这时内向者需遵循一些简单的指南,让社交变得更加容易。
首先要告诉自己,内向不是一种心理障碍。
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只有热情开朗乃至经常喋喋不休的人,才有更强的适应性,也更容易在群体中受欢迎。这种印象让那些内向的人有些自卑,甚至怀疑自己有社交障碍,转而求助于心理医生或抗抑郁药物。但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内向从来都不是一种心理疾病。
有研究显示,大约有30%的人生性内向,而这是从出生起就注定了的。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专家杰罗姆·凯根曾就此做过一项实验,对500名4个月大的婴儿进行研究。实验人员把这些婴儿放置在带有不同刺激的实验房内,这些房间布满了气球、彩色的运动物体,以及蘸过酒精的棉签。结果发现,约有30%的婴儿对这些刺激反应强烈;30%的婴儿相对安静些;其余40%的婴儿则处在平静、哭闹这两个极端的中间。
根据凯根的推测,那些对外界刺激有明显反应的婴儿,也就是那组被称为“高敏感”的婴儿,在青少年时期会成为内向的孩子;而“低敏感”的婴儿可能会变成外向的人。当实验对象长大后,凯根的推测得到了证实。
心理学家作出的内向天成的研究结论也得到生物学家的支持。研究者从中发现,较为勇敢的动物个体可能会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吃到更多的食物,而较为羞怯的动物个体置身事外,深藏不露,或多或少避免了火力攻击。
所以,对于某些动物个体而言,胆小和焦虑往往大有裨益,害羞胆怯和勇猛精进同样是卓有成效的演化策略。
因此,从进化论的角度讲,内向未必不是一种优势,甚至连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也是一名内向的人。这位大师自称自己不通“人情世故”,而且是“一名糟糕透顶的公开场合发言人”。
要自信,不要怀疑自己的成功
其次,内向者不用怀疑自己的成功。
外向并非成功的密码,内向者中取得成功的也并非达尔文一人。写下《尼罗河惨案》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作品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最成功的侦探小说家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作家,也曾为自己内向的性格感到困扰。
1958年4月,阿加莎的戏剧作品《捕鼠器》已演出2239场,创下了英国戏剧界公演时间最长剧目的纪录。当时为了庆功贺喜,她的制作人在伦敦萨沃伊酒店安排了一场宴会。为了这场活动,阿加莎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深绿色雪纺连衣裙,戴上了长及肘关节的白色手套,穿过酒店大堂,朝宴会厅走去,却不料撞上了一个不识相的门厅侍者。后者没认出她来,不准她进门。
作家对此并没有贸然质问:“难不成你还不晓得我是谁么?”相反,她乖乖听话,转身离去,独自一人坐到了休息室里。她表示自己当时深陷“狼狈、恐惧、在所难免的羞怯情绪”中而无法自拔。
不愿与质疑者争辩,是不少内向者都会遇到的情况,不少人都会和阿加莎一样选择退让。其实,阿加莎是她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就像现在的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她完全不用因为一件小事而对自己产生质疑。同样,每一位内向者也不用因性格感到沮丧。
内向并非是生理判断,而更像是文化判断。并非每种文化都喜欢外向者,有的文化中人们就更欣赏内向者的价值。
比如,一项调查显示,在包括中国、日本、英国以及北欧各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中,人们的害羞得分的确普遍比美国高。因为在这些国家的语言环境中,害羞一词可能褒义偏多,多半还蕴含着谦逊和端庄的意味。
就像中国人觉得“敏于事而慎于言”是个值得赞许的品质一样,许多芬兰谚语都会强调沉思冥想与深谋远虑的价值,其中包括一些当地的俗语,比如:“一个词足以酿成无数麻烦”、“简洁成就一段美好的诗篇”、“吵闹的狗捉不到野兔”等。
大概只有美式英雄才有话唠的特质,从而让内向者对自己感到担心。然而内向者大可不必为此担心,要知道,现在流行的不再是话唠英雄,而是充满自信的北欧高冷范儿。
展示自己内在的魅力
对内向者来说,要抓住机会充分展示内在的魅力。
根深蒂固的对内向者的偏见,会导致不少内向者能力、才智的浪费。其实行动远比语言更有力量,内向者往往是一块璞玉,其内在魅力需要充分挖掘才能展示出来。
德国软件厂商SAP就是一个善于开发内向者潜力的雇主,该公司倾向于聘用内向的员工,从事编写代码和产品测试工作。许多能力较强的内向者在逻辑能力和注重细节方面超出常人,但在进行社会交流中却不占便宜,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极为胜任某些职位,却难以成功通过面试等招聘程序。
内向者同样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且这些人交友方式又常常是深入、有益的。比起外向者来说,内向的人显得更仔细,这使得他们对待问题深思熟虑,自然能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此外,内向者更擅长倾听,这一特点意味着内向者常常能当好领导的角色。
找合适的话题
内向者社交指南的最后一条是:为正常的社交做充分准备。
社交对内向的人来说并不是多么伤脑筋,内向者只是觉得少参与为妙。不少内向者对于陌生人谈论诸如“最近好吗”这些私事很不适应。
有研究表明,对于内向者来说,和别人谈论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他们会认为,如果像王婆卖瓜那样主动谈起自己的成就,而不是由他人自己来发现这些成就,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夸夸其谈、咄咄逼人等,而这些都和自己平日里给人留下的印象,以及社会对内向者的期待不符。
不少内向者苦恼于不能在交谈中很好地介绍自己,其实解决方式并不复杂:先从自己熟悉的,不会让自己感到困扰的领域说起,最后再水到渠成地涉及更深入的内容。
有时,和对方在交谈之初就找到共同的领域,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比如,从谈论天气开始就是大家都能接受的话题,人们对阴晴雨雪的感受程度也相近,因此很容易在一个近似的平台上达成共识。
另外,热点、体育或者电影也都是开放的话题,对内向者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内向者往往对外界敏感,善于聆听,善于捕捉细节,善于短时间内了解别人。所以,找到共同的话题对他们来说不会很难。
为了尽量避免谈及自身,内向者在社交中设定话题时可以多做充分准备,这样才能在与陌生人交流时更加自信。比如,可以试着列出一份“谈话清单”,其中包括一系列对内向者来说很重要并且擅长的话题,可以问其他人的问题,以及对一些问题的可能的回答。
在设定情景下流畅的交流有利于让内向者获得鼓励,虽然有“这都是套路”之嫌,但也能让其更自信地将社交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当然,在交流选择中也会有一些雷区尽量不要触碰,比如转基因和中医就是著名的两大“友尽”话题。这种争议性话题,其结果常常会让参与的人都会感到尴尬——但对于善于观察和揣摩别人心理动向的内向者来说,挑起这种争议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