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世界一流海洋装备集团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2016-10-22董强

军工文化 2016年8期
关键词:船舶工业军工军民

建设世界一流海洋装备集团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蕴含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要打破军民之间体系壁垒,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深根植于军民融合产业,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模式。

董 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中船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船舶军工集团,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海洋装备集团的全过程,为海洋强国建设和海军装备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新军事革命交错推进,新材料、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涌现,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技术动能。各主要国家全面展开科技和军事竞争,强化军民统筹战略布局,以国家整体实力打造集陆、海、空、天、网多维力量融为一体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争夺国家安全和发展主导权。我国也已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空间向海洋、太空、网络等空间拓展。军工集团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要以国家战略为先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强国兴军的根本大计,加强军与民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等领域的融会贯通,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拓展军民融合的领域和层次,把工业供给和装备作战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支撑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

军民融合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引擎和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从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来看,世界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从我国历史来看,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新世纪以来,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世界主要沿海大国纷纷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主要安全威胁、国家利益拓展方向和战争准备基点,都高度集中在海上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设海洋强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装备必须先行,无论是认知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还是管控海洋,必须以海洋装备作为物质和技术支撑,而海洋装备产业特点必然要求军民技术、资源、成果的互通互用。船舶军工央企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我们要勇担责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船舶工业产业能力、技术基础、科技成果融入到海洋强国建设体系之中,使二者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军民融合发展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船舶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船舶工业也呈现新的产业发展特征,面临着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压力加大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的双重挤压。从需求侧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和造船市场持续低迷的局面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业内普遍预测“十三五”期间全球新船年均需求在8000~9000万载重吨左右;从供给侧看,产能过剩仍是造船业的突出矛盾。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蕴含着助推我国船舶工业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历史表明,许多革命性的科技创新都源于军事需求的强制性拉动。长期以来,船舶军工集团在支撑海军装备建设的同时,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成果和软硬件设施,“军转民”市场潜力十分广阔。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工业强基、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部署,打破军民之间体系壁垒,实现军民资源开放共享,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推动军用设施、技术、人才、资本等向民用领域的转移转化,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深根植于军民融合产业,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模式。

准确把握船舶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特点

军民融合有力促进了船舶工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船舶工业基本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向军民结合的产业结构转变。新型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军辅船等一批新型主战装备陆续列编,有力支撑了海军装备建设;民船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用了大致十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日、韩等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造船产量从2003年占世界10.2%提高到2015年的41%,已经成为船型、规格齐全,主要配套自给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造船大国之一。作为我国船舶工业和海军装备建设的骨干力量,中船集团牢牢坚持和不断深化“军为核心、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军与民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在海军装备建设方面,按期优质完成了各项军工任务;在民船产业方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造船集团。回顾这一发展历程,以军带民、以军促民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方式支撑和推动了中国船舶工业快速崛起。

船舶工业是国防科技工业中军民转换效率最优、军民融合最好、军民结合最深的行业。船舶工业是天然的军民融合载体。军民生产设施通用性强,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成果,除个别军品专用化程度较强的设备设施外,绝大部分设计、试验、加工的条件均可用于民用船舶生产建造;军民技术转化程度高,很多军用舰船设计技术、建造技术、生产工艺均可直接用于民用船舶设计、建造;军船与民船的生产准备、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流程基本相同,制造模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船舶军工行业军民深度融合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军工业务在产业发展中,具有提升产业地位、支撑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船集团成立以来,在按期优质完成各项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化产品,实现了大型LNG船、大型LPG船、豪华客滚船、FPSO、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高性能物探船、深水工程勘察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制和交付,正在向豪华游船、智能船舶、LNG-FPSO、LNG-FSRU等高端产品领域积极拓展和升级。我们积极引导军品项目研究中形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向民品领域推广应用。同时,在军品研制中不断借鉴和应用民船设计建造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不断缩短军船的研制周期,显著提升了军船的建造效率、水平和质量,民船产业的发展壮大又为军工研制提供了更加强大的保障,形成了军民融合互动的良好局面。

↑沪东中华所造第二条世界最大级LNG船“大鹏月”号

↑中船集团船舶设计大赛的“未来游轮”设计产品

船舶工业是国防科技工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带动作用较强的行业,军工保障能力建设投入产出比高。一方面,船舶工业与海洋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国际市场需求占85%左右,在国防科技工业中产业化、国际化程度最高,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另一方面,“船舶工业是综合工业之冠”,在我国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船舶工业的产业链牵引和带动了其中97个部门的发展,关联面达84%。因此,船舶工业军工保障能力建设,既保障了军工需求,又推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一举多得。中船集团成立以来,围绕完成军工科研生产任务,以保障条件建设为契机,坚持“一套资源、两种能力、多份产出、多重效益”,统筹考虑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发展民品业务,通过深度挖掘军工资产效能,在保障军工任务的同时,将多余潜力扩大到民品生产中,实现了军工资产的保值增值。

推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海洋装备集团

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中船集团提出了强化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资本驱动、改革驱动,努力打造军工核心突出、民船产业综合竞争力世界领先、非船装备特色鲜明、多元产业协调发展、公司治理体系先进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海洋装备集团。我们要深刻认识船舶军工行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内涵,准确把握船舶军工行业特点与优势,深化在技术、人才、设施、能力、资本等方面的军民统筹与融合,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资源设施共享、技术双向转移、资本收购兼并、军民业务互动。

加强顶层设计。新形势下,中船集团将坚定不移地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把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海洋装备集团的发展战略植根于国家科技和工业基础,融入国家“大安全、大防务”体系之中,融入建设海洋强国体系之中。我们将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先导,把握民船产业发展和海军装备建设两个需求,强化创新、人才、资本、改革四大动力,更好地承担起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和富国强军的光荣职责,推进海军装备研制由“交付装备”向“交付战斗力”转变;军工科研生产体系从传统封闭向全社会优质资源开放融合转变,军工经济发展从增量扩能向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转变。在政治上,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坚持“对未来战争胜利负责,对海军官兵生命安全负责,对舰船装备质量全寿命周期负责”的精神,向部队提供“好用、管用、耐用、实用”的武器装备,履行好保军首责。在经济上,着力实现军民资源共享,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更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厂、大所做优做强,小厂、小所做专做精;军民一体、资源共享、互利共进,军工有优势的以军带民、民品有特色的以民促军;按照适度相关多元的原则,不断拓展业务空间与产品市场,开创新局面,形成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军民资源共享。加强设施、资源共享共用,在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生产建造、服务保障等方面统筹管理相关资源,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的军、民共性运用。加快军民创新体系建设和军民技术相互转化、相互吸纳、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推进区域造船法、总段建造法、虚拟仿真、智能焊接、涂装工艺等民船先进建造技术向军船建造领域推广。加快军用高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拓展智慧海洋、通用航空、水下监测系统等新的业务领域,培育新兴高技术产品产业。积极承担装备全寿命维修保障任务,部署集团公司军民一体化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资本融合。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军民融合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部署,大力推进军工资产证券化并上市,推动军民融合从技术、设施、管理向资本层面跃升;以资本为纽带,加强内部军民品资源整合重组,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购;创新商业模式,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牵引装备需求;结合军工科研院所产业化,积极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路径,加快新兴业务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国家、地方、社会多方积极性,探索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更多地利用市场手段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除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武器和核心领域外,充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进入中船集团海军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欢迎社会资本参与集团公司军工能力投资建设。同时,积极构建军民融合的原材料和配套商供应体系,在贯彻国家有关要求、确保装备质量的基础上,将集团内外更多民品配套体系纳入军品配套体系。加强与国防特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合作,拓展民为军用的发展空间。

拓展军贸业务。中船集团将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深化对外合作,支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推动造船产能和中国装备“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军贸业务国家和军贸产品类型,形成以军带民、以民促军的良好局面,努力实现军贸工作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重效益。充分发挥军贸溢出效应,带动民船和机电装备出口、国际工程承包、能源资源贸易等。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战略。中船集团公司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把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放到建设海洋强国、富国强军的国家战略中去谋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船舶工业军工军民
船舶工业被列为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行业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山东出台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军民融合 新引擎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