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记忆:三线风云
2016-10-22
军工记忆:三线风云
8月1日~7日,我国首部反映国防科技工业三线建设历程的系列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三线风云︾以“中国梦、强军梦”为主题,涉及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6大领域,每晚22点在CCTV-9播出。
第一集
大山深处
作为“三线”建设的核心和重中之重,军事工业基地和基地里发生的故事,多年来一直不为人知。在很多年里,这些地方对外是严格保密的。它们隐藏在大山深处,远离城市,远离交通干线,甚至和附近的乡村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当年,一句“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足以让人热血沸腾,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因此被改写。当年,为什么要建设“三线”?人们为什么义无反顾响应号召来到偏远的“三线”地区?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初来乍到看到的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本集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穿插和开合,介绍“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缘起和必要性,以及“三线”建设伊始人们的状态。
1
2
3
第一集:图1、图2
第二集:图3、图4
第三集:图5、图6
第二集
筚路蓝缕
在改装的厕所里研制姿控发动机、在车间还没完全建成的情况下改进航空发动机、在一片蛇蝎满地的山坳里快速建成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这些在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三线”建设之初。“三线”军工单位大多位于偏僻荒凉的大山中,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所有“三线”军工基地的建设都是从搬砖、运土、抬石头开始的,没有例外。即便用今天的眼光看,大山深处的这些工程还是颇为壮观的。我们无法想象,在缺少大型机械设备的半个世纪前,人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第三集
千里跋涉
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核聚变装置、少数国家有能力自主设计和建造的航空高空试车台、填补空白的战术地地导弹,这些重要的国防科技项目都出自“三线”军工单位。和人们想象的不同,当年在工业基础薄弱的“三线”地区建设的军事工业不仅不落后,而且很多项目还是追赶甚至挑战世界先进水平的。但因此,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长久的磨砺。任何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就,都是旷日持久、艰辛跋涉的结果。人们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外力可以借助,这里的年轮往往是以“10年”作为一个单位来计算的。
4
5
6
第四集
风起潮涌
军品任务忽然没有了,项目研制也都停滞了,在历史转折的关头,人们该何去何从?本集讲述“三线”50年历史上的分水岭,“三线”调迁。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的战略重点转移,“三线”单位普遍遭遇发展瓶颈,甚至陷入生存困境。虽然走出大山的人不在少数,但对留下的人来说,在这片山水间,总还有不能放弃的梦和希望。人们想尽办法维持生存,节衣缩食搞研发。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情形下,“三线”军工也尽量依靠自己努力走出困境,并在一些领域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1
2
第五集
逆境转型
在转型的关口,“三线”军工的不同行业遇到了不尽相同的困难,本集选取了核工业、船舶、兵器行业的几个典型案例,对他们在逆境中如何转型做了一番梳理。虽然突围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其间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坚韧不拔、自力更生、团结友爱,这是“三线”军工的优良传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力量,人们战胜了困难。虽然没有人能阻挡时代的大潮,但只有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强者,才能最终胜出,收获逆转的结局。
3
4
5
第六集
弯道超车
兵器工业凌云集团靠副业维持生存,但却舍得投入资金在信息资源整合上并依靠军工人的拼劲,捕捉到国外在国内建厂的消息而建成了兵器工业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奋战三五年,扭亏为盈。中核集团核动力院在拿下秦山核电站二期项目后,研发了中国的第三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中国电子083基地,成为贵州最困难的基地,却成为军工系统第一家上市的公司。这一集,讲述了河北、四川和贵州三线企业弯道超车的故事。
6
7
第七集
千里跋涉
北斗导航卫星的核心技术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ITER计划的主要参与者是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在国际合作的平台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填补空白的技术,旋压机、钽电容生产线、民用无人机、智能焊接装备,特别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冲击的一系列高端技术,都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振奋,这些成就也许就是未来“中国制造2025”的组成部分。
8
9
第四集:图1、图2、图3
第五集:图4、图5
第六集:图6、图7
第七集:图8、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