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设计与实现
2016-10-22李晓明王鑫
李晓明 王鑫
兵团第十二师网络信息中心
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设计与实现
李晓明 王鑫
兵团第十二师网络信息中心
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需要。近年来,兵团信息创新创业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特色鲜明,为全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与技术支撑。但各类公共“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由于受行业、领域、资金、人才以及运营模式、服务范围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服务面不广、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
互联网+ 创新创业 设计 科技
1 平台设计的意义
今年两会期间,“互联网+”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兵团,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充分激发出后发优势,实现网上网下互相推动、同步发展、深度融合,才能在时代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充分整合和优化各类资源,加快建设一个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多功能的“一站式”公共“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这对于促进兵团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兵团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是服务企业,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的需要
目前,兵团中小企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滞后等问题,相关产业发展也由于缺乏系统的科技支撑,呈现出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的态势。因此,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共享机制为保障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大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便利服务,积极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有效改善兵团产业规模小、实力弱和集约化程度低的状况,这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1.2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是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条块分割体制导致各种社会信息机构和社会组织单位各自为政,一般只从本单位的职能和服务对象来考虑信息资源的配置,造成知识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存在分散、遗漏、重复、浪费情况,同时也加大了知识信息获取的难度和知识流动障碍,不利于区域创新发展。因此,“互联网+”“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在不改变专业服务机构原有隶属关系、资产关系、人事关系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发挥仪器设备、人才资源、科学数据、图书文献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使科学资源使用更加便捷。
2 平台的设计
2.1业务架构
“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平台是师创新创业重要的基础:一是各纵向业务信息系统网络汇接;二是实现各纵向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三是为本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科技资源提供基础的应用支撑;四是承载科技局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基础应用。下图1为“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业务构架。
图 1 “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业务架构图
2.2技术架构
依据平台业务需求和建设思路,结合国内外成熟先进的大型面向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先进经验,形成了先进、可靠的“五横两纵”总体技术架构。“五横”,自底向上依次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门户展现层,各层均通过统一的服务接口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两纵”,分别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管理服务体系,主要面向“五横”提供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支撑服务。
3 平台实现
平台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模式创新、政策支撑、服务集成”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通过建立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仪器共享、科技金融、园区建设等7项服务体系,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捷、专业、多样的公共科技服务。
首次在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将进入区域选择界面。选择对应的区域,系统将加载对应社区的数据。效果图如图2所示。
图2 平台区域选择界面
按照统筹规划、规范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平台,建立完善“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标准规范体系,通过资源共享方式可较大程度的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形成可共用、共享的全兵团科技创新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为各级各部门业务应用的开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