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城市经济强劲崛起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
——以浙江省玉环县为例

2016-10-22潘应利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8期
关键词:玉环县玉环省会

■潘应利/文

政府城市经济强劲崛起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
——以浙江省玉环县为例

■潘应利/文

政府城市经济是指政府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包括国家层面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和地方政府所在地的区域经济。2008年以来,政府城市经济崛起是一个亮丽风景线,如北京经济发展明显超过上海,南京经济发展反超无锡,等等,这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转换,这对县域经济今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2008年后政府城市经济强劲崛起情况

从上海和北京看,自清末一百多年以来,上海在中国的经济中心地位十分稳固。相对上海,北京属于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直辖市,一直以来,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发展定位出现。1978年,北京GDP总量只占上海的不到40%,上升到2013年的90.2%和2015年的92%。尤其是2008年后,与上海相比,北京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从经济总量占上海经济比重不到80%到90%以上,仅仅用了不到5年时间,按照这样速度,今后不到10年时间,北京经济总量就可能超越上海,成为中国新的经济中心。

从无锡与南京看,在改革开放后,靠近上海的无锡经济崛起很快,而江苏省会城市的南京经济总量落后于无锡,如2006年,南京GDP总量只相当于无锡的82.6%,至2013年,南京全年实现GDP达8012亿元,无锡为8070亿元,两者仅相差58亿元,而到了2014年,南京全年实现GDP达8821亿元,增长10.1%,无锡为8205亿元,增长1.7%,南京反超无锡615亿元。

从全国主要城市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强市的总量排名出现新一轮调整,最突出的特点是省会城市排名纷纷上升。2008年,在全国20个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中,包括4个直辖市、6个省会城市、4个计划单列市和6个地级市。2010年、2011年,郑州和长沙两个中部省会城市首次上榜,经济总量反超东莞和烟台。全国经济总量20强城市中的省会城市增加到8个,而地级市减少到4个,仅剩下苏州、无锡、佛山和唐山。尽管目前我国山西和东三省的经济陷入困境,但省会城市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仍旧保持低位稳步增长,而不少地级城市都是负增长。

从非省会城市经济看,近年来,非省会城市在全国20个经济总量榜单上的排名大多在下降,青岛从2008年的第9跌到2013年的第13;佛山从2008年的第11跌到2013年的第18;宁波从2008年的第12跌到2013年的第17。2008年,榜单上前十位尚有深圳、苏州、青岛、无锡四个非省会城市,2012年以后,榜单前十位的非省会城市只剩下了深圳和苏州。

二、2008年后政府城市经济强劲崛起原因分析

2008年以来,政府城市经济强劲崛起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出现了变化,主要是经济发展结构的转换和调整。

产业结构的转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以制造业为主的沿海非省会城市,占得对外开放先机,以出口加工等产业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快速起飞。在这个阶段,无锡发展比南京快,而宁波发展比杭州快。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传统的较低端的出口加工制造产业受到的冲击明显,这些城市经济增长都趋于放缓。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出口加工业结构又发生深刻变化,电子信息产品等体积小、附加值高、对海运依赖程度低的制造业在制造业总盘子中的占比提升,相关的芯片、手机、笔记本电脑设备等制造业在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因其政治中心地位、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好等因素,成为发展亮点产业。同样的,服务业在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因其政治中心地位、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好等因素,成为集聚人才和科技资源的重要产业。所以,在这个阶段,上海发展比北京慢,无锡发展比南京慢,而宁波发展比杭州慢。

要素结构的转换。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因其政治中心地位优势,能够更好地与人才、教育、行政等等相结合,在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信息文化和创业环境等要素供给方面,北京的优势比上海强,各个省会城市优势也比下面的地级市强,而以往地级市的土地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税收优势等却大大降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接近,不同城市之间,尤其是大城市之间人均GDP的差距在缩小,这使得城市人口规模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更趋直接。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比较分析看,北京和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长总体来说比非省会城市要快得多,如2000-2010年的十年间,郑州、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常住人口增长都超过20%,而沿海地区的青岛、大连、烟台等常住人口增长仅在10%左右。北京和省会城市一般在教育、医疗、房地产、高校资源、金融资源等公共服务上的优势明显,这使得它们相对于非省会城市,对外来人口尤其是中高层次人才有更大的吸引力,人口集聚带来市场集聚效应,也推动更多外来投资和政府投资选择省会城市作为投资目的地,进一步增加省会城市的就业创业创新机会,从而形成了人才科技、市场运行、创业创新联动的良性循环。

动力结构的转换。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动力所在,省会城市的各种公共资源都是在各省中最好的,尤其是在城市建设的大骨架——公共交通的大发展。航空和陆路交通枢纽地位都使得省会城市连接各个区域经济中取得很大优势。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省会城市因其政治资源优势大多会率先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另外,省会城市拥有强大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金融机构总部,在交通、金融、科技、教育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这使得这些城市在聚集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和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明显强于非省会城市。这直接推动了省会城市实现对一批工业主导的非省会城市实现经济总量的“弯道超车”。

三、当前玉环县发展政府城市经济的对策建议

政府城市经济的强劲崛起对县域经济的重要启示在于要加快改善交通条件,自觉接受政府城市经济辐射;加快聚集一批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竞争优势。玉环县作为全国十四个海岛县之一,远离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与周边县域城市相比,交通更加落后,人才更加缺乏,产业结构更加不合理等。今后玉环更要适应政府城市经济强劲崛起趋势,强化以下三项工作:

(一)以大交通建设为先导,改变玉环区位这个最大劣势

玉环县要主动迎接高铁经济,紧紧抓住国家去产能、大力强化高铁投资等重大机遇,主动理解和衔接中国“一带一路”大政策和大布局,积极协同洞头、乐清、温岭等周边县市,加快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谋划,真正把玉环纳入温台地区重大交通枢纽体系之中,真正彻底改变玉环交通末端状况,主动积极争取把玉环高铁站纳入“杭绍台温”高速铁路整体布局,推动玉环铁路货运支线和台州市域轨道交通S1线(玉环段)等对外交通谋划和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抓好乐清湾大桥接线工程、228国道、76省道复线改扩建和市域铁路玉环段工程的建设,保证资金、资源到位。依托长三角规划,积极协同与宁波、舟山和温州探索联合建港和联合开发新路子,提高通关能力,大力发展港口运输业和物流业。

(二)以强化人才保障为根本,补齐“人才”这个最大短板

人才特别是优秀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优秀科技人才等是我国最稀缺人力资源,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在这方面,玉环县应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育有眼光、有视野和干净干事的领导干部,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研究探索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建设好一批高质量的制造业、服务业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鼓励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玉环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在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建设,以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

(三)以创新驱动为战略,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个最大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玉环县工业经济一直“低小散弱”明显,服务业比重一直明显偏低,科技实力一直非常薄弱等等。玉环应借助政府城市经济崛起机遇,必须以创新驱动为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研究院、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引导中小型企业联合设立产业技术联盟,继续发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玉环成果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浙江分院、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汽摩配研究所、高校(院所)玉环联合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的作用,推进重大科技联合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健全多元化科技金融合作机制,积极发展科技众筹和众扶平台,大力推广创新券,鼓励银行发放科技贷款,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专利保险,探索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建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从实验研究到生产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和本土创新团队培养力度,积极构建“领军人才+项目”引进模式,全面推进项目落地、企业服务等工作。深入实施“互联网+”专项行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大力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广泛普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营销方式,依托亿联·玉环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楚洲人才梦工场、浙江文旦小镇电子商务创业园等电商平台,引进一批实力电商企业和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传统销售模式向新型商业模式转型。

(作者单位:玉环县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玉环县玉环省会
雍正、乾隆朝省会书院制度新探
9778天与2234万元
聚焦张玉环冤案
A Trip to Xi’an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全国人大代表李玉环:喜欢摄影的女企业家
省会党报一版编辑的三个关键词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6次受贿97万这个“土地爷”终进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