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016-10-21曹凤青
曹凤青
摘要:建筑设计中融于绿色建筑理念可有效解决能源以及环保的问题,针对于此,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原则,重点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要点
前言
建筑行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了促进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视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1 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的特点
绿色建筑设计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1)节能。能耗问题一直成为阻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建筑设计中对能耗极为重视,绿色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了被动节能以及节能新材料与新工艺。比如说,优化建筑平面布局,运用双侧墙开口设计,以改善室内自然通风效果;运用玻璃幕墙增加室内照明;运用墙自保温系统、屋面节能系统等,减少了建筑内热能的消耗。(2)环保。绿色建筑的核心便是环保,建筑设计中需加强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通过对建筑结构的优化,增强建筑的生态性能。除此之外,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将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除污特征是绿色建筑设计中最直接的体现,常见的消除噪音设计、污水排放设计等。
2 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原则
基于以上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特征与要求,将绿色理念融于建筑设计需要遵从如下几点原则:首先,重视能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要提升现有的能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其次,追求环境效益。建筑环境是自然环境的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促进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发挥最大的环境效益。最后,提高建筑舒适度。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加强对建筑内、外部环境的优化,增强建筑的内部使用功能,提升建筑外部的生态效应,为居民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3 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的要点
3.1 建筑节能设计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尤为重视节能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是建筑物的构成主体,分为外围护结构与内围护结构两种形式,其中节能设计重在对其外围护结构进行优化,包括对外墙、门窗、屋面、地面等四个部位,通过对结构的遮阳系数、传热系数等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结构的人工性能。(2)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一方面,充分利用全新风供冷、冷却塔免费供冷等技术,为过渡季节公共建筑制冷,减少电动冷机的开启时间。另一方面,空调系统的水泵、风机等应采用变频控制,或者在主要功能区域设计独立系统,降低建筑部分负荷下系统能耗。(3)照明节能设计。针对建筑内不同功能区域可实施分区照明设计,其中楼梯、门厅、地下停车场等公共区域可采取定时、感应节能措施。通过声音、光亮等要素进行传感设计,由传感器实现自动控制。与此同时,可降低照明功率密度,选用高效灯具,或者将灯具安装高度适当降低等方式增强照明效果。
3.2 围护节能设计
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也非常重要,因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直接对建筑能耗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土地辽阔,而由于受到地域性的影响也使得很多地区在一年四季中的温差变化也有着一定的差别,南方大部分地区具有冬暖夏热的特点,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则是冬季温度较低,夏季温度相比于南方来说也低一点,建筑围护结构也要根据建筑物所处环境的不同进行设计,要保证围护结构的适应性。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要保证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可以通过在墙体外增加保温材料来实施保温的措施。当然,保温材料的厚度要进行合理的掌握,稳定的厚度与热工性能成正比,具体厚度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情况来设计。而在一些夏季比较热的地区,尤其是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建筑围护结构不仅要考虑到冬季的保温性能,同时还要考虑到夏季的隔热性能,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性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从当今建筑围护结构来看,大部分都是以透明玻璃为主,能提高室内的亮度,而且在冬季也能提高室内的辐射。但是,这种透明的围护结构在热工性能上来说却远远低于不透明的建筑围护结构,尤其是在夏季透明围护结构会提高室内的温度,也就增加了室内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因此,如果从节能的角度上来讲,建议建筑围护结构要尽量使用大面积非透明的围护结构,这样可以降低能耗。
3.3 建筑节地设计
新时期,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建筑用地面临严峻的挑战,绿色建筑应从土地的节约利用中着重入手:首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相关要求,确定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用地面积;其次,合理设置绿化用地,依据规范要求确定公共绿化面积,既要保证建筑的绿化率,同时实现绿化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最后,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在保证建筑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可有效提升空间的利用率,比如说构建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提升设计的节地效能。
3.4 建筑节材设计
建筑材料的選用应以节能、环保为主,多运用可再利用、可循环的材料,严禁使用污染高、性能差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建筑设计中要多到如下几点:(1)建筑造型要素简约,减少对大量装饰性构件的运用;(2)建筑材料尽可能选择本地生产,且距离施工现场在500Km内,减少建筑运费;(3)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比如说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等;(4)多选用以废弃物为原材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应具有耐久性、易维修等特点。
3.5 建筑节水设计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而我国人均水资源的严重不足,促使绿色建筑设计中对节水设计更为重视。首先,进行绿色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建筑区域的市政给排水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特点等,全面分析各项因素后制定节水方案,减少市政供水量与污水排放量。其次,按照水资源的使用用途,分别对建筑景观用水、卫生间、厨房等设置用水计量装置,分类统计用水量,提升建筑用户的水资源节约意识。再次,合理选择节水器具与设备,尤其以厨房、卫生间为主进行设计。公共卫生间的水嘴可选用感应式,延时自闭式等,实现对水资源的自动控制;冲便器选用节水型,控制大便冲水量在6~8L,小便冲水量在2~4L等。最后,加强建筑对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指雨水、地下水等,将非传统水资源用于卫生用水、绿化灌溉等方面,同时建筑绿化灌溉可采用感应式灌溉方式,根据土地湿度进行自动灌溉。
3.6 绿色植物利用
绿色植物是建筑环境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建筑墙面绿化、窗台绿化、屋顶花园、散水绿化、观景阳台等部位绿化的增加,可以降低绿化损失率,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保温隔热的效果。在建筑的北侧种植常绿灌木,在南侧种植阔叶树木,夏季阔叶树木可以阻挡阳光,而在冬季可以投射阳光来满足建筑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的能耗需求。建筑规划时,利用绿化风障的设置来降低低温季风的侵入,减少建筑在冬季的热损失。利用设置的绿化风障,遮蔽建筑物的背向避免冬季寒流风向,降低对建筑及庭院内的影响。
3.7 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对室内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应满足建筑室内声、光、热湿、空气质量等各项指标要求。首先,对建筑内各功能用房设计隔墙,实现对室内噪声的控制,通过隔墙的隔音、隔针效果,消除室内噪音污染。第二,依据建筑门窗类型、房间表面的反射比、分析精度等设计各功能房间的采光参数,并充分利光导纤维、采光隔板、棱镜窗等实现对天然光的控制与利用,改善室内的采光效果。第三,控制室内热湿环境质量,针对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室内设计温度满足如下要求:严寒地区房间温度在18~24℃,冬冷夏热地区温度为16~22℃,值班供暖房间温度≥5℃;降低室内湿度、提高外围护结构表面温度,避免围护结构出现结露现象;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第四,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以及构造设计,改善室内自然通风效果,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4 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遵从其基本设计原则,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