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课的分析与设计

2016-10-21高珊珊李忠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7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珊珊 李忠美

摘要:翻转课堂起源于国外,并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大力推广。为改变英语基础教育的一些不足,本文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英语课堂,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笔者在对这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根据人教版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关键词: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68-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时代。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地位和关系,在学习者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田富鹏,焦道利,2005)。但网络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监控难度较大,而且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会导致学习偏离教学目标。最近十年间,“翻转课堂”的理念成为教育界的新浪潮。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指的是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E-Learning的不足。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本文以翻转课堂理论为指导,结合“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尝试探索出一种新型的英语课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教学新模式,它的构想来源于美国林地中学的两位老师:乔纳森·博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基本思路:把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答疑解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在翻课堂上,知识传授的过程由学生通过网络技术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上完成。2011年,随着可汗学院提供的免费教学视频,美国很多学校都开始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倡导教学方式改革的氛围中,我国一些学校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类似的实验,比如,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等。尽管他们的做法与美国的“翻转课堂”不完全相同,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翻转课堂”,但两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美两国的“翻转课堂”实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必不可少。

(二)混合式教学

目前,国内外专家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侧重点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有:多种教学理论的混合,多种学习环境的混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多种教学资源的混合,多种教学风格的混合,多种学习评价的混合等。(林雪燕,潘菊素,2016)由于中学英语知识点多,课堂时间有限,大部分老师难以完全依靠课堂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很多中学老师尝试将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实践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根据笔者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和文献得知,一些弊端在教学中依然存在:①网络利用模式单一,教学手段只是从以前的板书改变为“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并没有摆脱(敖谦,刘華等,2011);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部分教师都会将电子课件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上课时部分同学不做笔记,注意力也极易被课件上无关的东西所吸引;③师生互动率低,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的讲授也充满整个课堂。基于此,本文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引入翻转课堂的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英语课堂,它克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但又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结合网络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初中英语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张俊英,2010)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行性的基础上,笔者对初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本单元是围绕tell a story展开话题的一个单元,分为section A(中国传统故事),section B(西方传统故事)和self-check(自我检查)三个部分。笔者将对section A部分进行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分析如下。

(一)教学目标

本次设计的实施教学对象,是安阳市某县初中二年级三班的45位同学。课程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An old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该单元以“愚公移山”为话题,其功能目标是讲故事(tell a story)。语言目标是掌握新词:remind,bit,silly,instead of等,以及四个句型的基本把握:① How does the story begin? ② What happened next? ③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of Yu Gong? ④ What could Yu Gong do instead of moving the mountain?“愚公移山”的故事在中国算是家喻户晓,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的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而且,该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表达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和情节,适合开展“混合式教学”。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在这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的基本顺序是先学后讲,因此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家通过网络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吸收,对不能掌握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再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选取了所任教的班级展开问卷调查,得出结论:65%同学能够进行基本预习大概了解所学知识,24%的同学能够进行认真预习,并通过预习弄懂新的知识。由此而知,该班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策略与设计

本单元教学内容应该采取课前导学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课前:①教师搜索愚公移山的视频放到教学媒介上,供学生自主观看;②观看完毕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课上:①教师确定学生问题,给予指导;②以辩论赛的形式对“愚公”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在一旁参与协助;③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图片,结合所学新词表达一个小故事。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度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调整、调控,采用启发、鼓励等方法,确保学生有意义知识的产生,并正确运用学习方法。

(四)教学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评价方式的不同。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一般都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而定。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此次教学实验中,笔者把评价分为三部分:课前网络学习参与度25%、课堂表现25%和期末成绩50%。

四、总结

通过这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课堂的学习时间得到了充分的有效运用。网络多媒体与教师面授的结合,对全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们不再停留在“哑巴英语”的阶段,而是把英语当做一门语言来学习。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学生自主性较差,缺乏家长监督;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课堂讨论。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进行了反思,要多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学习;适当鼓励性格内向的孩子,对取得的进步给予奖励,重视学生的差别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敖謙,刘华,贾善德.混合学习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42-47.

[2]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2).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