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理论教学的探索

2016-10-21黄彬彬徐会有顾晓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7期
关键词:制药工程药理学教学方法

黄彬彬 徐会有 顾晓军

摘要:《药理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笔者从本专业实际出发,根据专业培养定位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将生理学基本原理融入课堂教学,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讲授的学习(PBL+LBL)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采用归纳、比较与总结等方法进行知识点的记忆并辅以其他教学措施,通过近十年的理论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制药工程;药理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39-03

《药理学》是医学、药学等多个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研究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课程。制药工程专业是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相互交叉的一个前沿学科,要求培养能系统掌握制药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从事医药、农药、兽药及精细化工等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我国高等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大多是从相关专业转型或新建而成[1]。福建农林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就是由原先的农药学系转型设立的,由于本身医学和药学的基础先天不足,另外受限于制药工程专业工科的性质及学时数,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免疫学等课程并未开设,造成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医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药理学时普遍觉得课程内容杂乱、抽象、枯燥无味、难理解且难记忆,学习费时费力,因此《药理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如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药理学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效率?一直是制药工程专业存在的教学难题。下面,笔者就近几年从事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的经历,简要地谈几点有关该课程的教学体会。

一、明确专业培养定位,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与疑点

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学生掌握扎实的制药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具有新药研发的基本能力,并能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从而能从工程及经济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实现工业化大生产的问题,并逐步建立工程意识,最终实现向制药工程师这一目标的转变。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采用的是“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理学》第七版,全书共50章,原本需100多学时讲授,但目前国内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一般仅安排32或48学时[2]。本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理论教学部分也仅有40学时,存在教材内容多、授课学时少的矛盾,因此学生普遍基础不扎实。其次,目前国内制药工程专业的《药理学》教学仍沿用了医科院校“着重培养处方能力”的理念,即学习《药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说明书。另一方面,国内大多数供制药工程专业使用的《药理学》教材基本上是医药院校教材的翻版,与制药工程专业注重的药理学问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讲授《药理学》课程时要有不同于医科院校的侧重点,比如为了培养学生新药研发的基本能力,对药物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受体理论、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等应较为深入讲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从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未来的工程人员这一目标入手,不是谈如何用药,而应强调如何根据药物在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特点,对药物的药效、安全性、稳定性及毒性进行评价和控制,从而制备出高效且安全的药物。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教材内容分为重点章节和自学章节两部分。根据是否为基础理论知识、药理作用及机制是否规律性强、是否为临床常用药等原则选取重点章节,最终选择的重点章节包括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心血管系统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组胺受体阻断药、胰岛素及降血糖药、病原微生物药理学等。对于各类药物尽量重点选择一个代表性药物进行深入分析,要求着重掌握,并且在讲授过程强调重点、难点和疑点,其他同类药物仅作为描述性内容与其进行比较,尽量做到一笔带过。另外由于总授课学时的限制,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上所讲授的药理学基本学习方法对自学章节进行自学了解。

二、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药理学》内容多且繁杂,需要多学科的基础知识支撑,尤其是医学基础知识,但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该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中容易遇到困难,丧失信心。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滥用药或错用药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鲜活事例,比如抗生素和激素药物的滥用问题等,强调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前药理学研究的必要性,使学生明确药理学的学科地位,逐渐产生认真学好药理学的内在动力。另外,在讲授某类药物时,通过和学生分享这些药物发明、发现过程中的一些趣闻轶事,并与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引导学生进入药理学的世界,同时激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进行“β-内酰胺类和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这一章节的讲授时,会先与学生分享青霉素发现过程中的若干个“偶然事件”,以及辉瑞制药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利用青霉素的发酵技术,从一家默默无闻的生产柠檬酸的化学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第一的制药企业,使学生们先对青霉素这种“神奇的药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继续深入了解该类药物。

三、授课过程注重生理学基本原理的融入

药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将机体由病理状态调整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因此药理作用与生理作用密切相关。虽然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药理学》这门课程之前已经先修习了《生理学》课程,但是作为农业院校的工科专业学生,生理学基础还是稍显薄弱,对于生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尚无法自如地将其应用到药理学的理论学习中。因此,在《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将药理学与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内容有机结合,根据各类药物的特点,由易入难,由简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推理,使学生能在学习各类药物的《药理学》之前对该章节所涉及的生理学基础理论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之后在剖析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时能利用这些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并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比如在讲授“抗心绞痛药”这一章节时,先讲授心绞痛的定义,是冠状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其诱发病因是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和缺氧(即血及氧供—需平衡失调所致),其中心臟由冠状血流供给氧,心肌耗氧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心室壁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每分钟射血时间3种因素。因此,市面上所有抗心绞痛药的药理作用无外乎从两个方面入手:①解除心脏冠状动脉痉挛,建立侧枝循环,增加心肌供氧;②降低心室壁肌张力、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达到减少心肌耗氧的目的,从而恢复血、氧供需平衡,缓解心绞痛。接下来具体到各个品种的代表药,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全部由该理论机制出发,问题就迎刃而解。

四、PBL+LBL教学法的应用

基于讲授的学习,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传统教学方法,主要实施手段为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可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将较大量的系统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目的。但在此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上只负责听课及记录笔记,属于被动学习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课堂气氛,也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3]。而基于问题的學习,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则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方法[4-5]。与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如果采用以PBL为主导的教学法,则可能导致学生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同时PBL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及较高的自学能力,这些问题限制了PBL教学法的实施应用。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PBL+LBL的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大致为以LBL教学法为基础,在某些重点、难点及疑点的讲解中,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在课堂上或课后找出答案,加深对《药理学》学习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在讲授某一类药物代表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后,笔者会留1—2分钟给学生思考,要求学生从该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推断出其可能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并对学生的推理进行分析和评价。另外,笔者也曾尝试过《药理学》课程的考试改革,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3—4人为一组,就治疗某一疾病的药物查阅相关资料,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并阅读至少20篇以上的相关文献资料,自学后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制作幻灯片组织交流,而其他学生就其内容进行提问。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被动角色向主动角色转变,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采用归纳、比较与总结等方法,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药理学》课程比较繁杂,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需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混淆。因此在平时备课与讲授过程中笔者比较注重对一些代表药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整理,教授药理学的“理解记忆”方法,同时注意搜集网络上药理学相关的“顺口溜”等,以帮助学生的知识记忆。对于同一类药物,其药理作用是相近的,但具体到某一个药时,又有不同于该类其他药物的特殊性,因此在讲课过程中反复和学生强调学习和记忆药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先普遍,再特殊”的“理解记忆”学习方法。以朱依谆和殷明主编的第七版《药理学》为例,在讲授“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这一篇时,“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为通篇的基础,在该章节中,传出神经的受体分布和效应为“基础中的基础”,但书中所提供的相关内容较为繁杂,学生记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经过细致比对及总结后,笔者将其简化为一张表格,该表格仅包含胆碱能神经(M受体)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α、β受体)对心脏、血管、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眼和腺体的效应,学生在掌握该表格之后,对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禁忌症等知识点基本可依据该表进行推导,但针对某一具体的药物品种,同时强调还应注意该药的一些特性。另外,笔者为了方便学生记忆,也列表归纳比较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这三个代表药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

六、其他措施

明确课堂奖惩机制,让学生明白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且付出和收获一定是成正比的道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平时课堂上会随机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都附带一定的小分值,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奖励分,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布置一定量的配套习题,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作为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药理学》课程充分向学生展示了到底什么是“药”以及“制药”的意义,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的大门。通过上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的实施,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药理学》乃至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的转化,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药理学》课程教学也获得了广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肯定。

通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的理论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行业永恒的主题,还需要广大师生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蒋建兰,刘明言,白鹏,等.我国高等院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调研[J].化工高等教育,2003,(1):15.

[2]常勇慧,宋鑫明,陈光英.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1,38(5):276-277.

[3]宋艳玲,赵嘉,孟艳秋,等.PBL+LBL教学法在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767-2768.

[4]蓝星莲,潘龙瑞,于龙顺,等.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27.

[5]许莉,崔宏霞,孙超,等.PBL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27):94.

猜你喜欢

制药工程药理学教学方法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艺术药理学
民族地区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综合性大学制药工程(化学制药)专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