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舞蹈剧场《十面埋伏》中的人物形象解读
2016-10-21陈晖
陈晖
摘 要:舞蹈剧场《十面埋伏》是杨丽萍大胆地实验作品,她第一次跳离以“民族”、“自然”等为标签的创作风格,以现代舞为主要方式,并融入京剧、武术等元素,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埋伏”、“矛盾”等。人物形象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编导所编创、演员形塑、观众欣赏的对象,起著重要的桥梁作用。杨丽萍的《十面埋伏》塑造了不同人物的形象,每一种形象都具有现代性。
关键词:杨丽萍;《十面埋伏》;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80-01
互相“埋伏”的中国社会的“传统”从未停止过,杨丽萍正是用她自己的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揭示这种社会现象与规律。这部作品凸显了用不同人物互相埋伏的形象进行创作的特点。
一、“楚”项羽与“帝”刘邦的形象解读
《十面埋伏》中项羽的亮相是通过京剧的形式展现的。首先,一身巨大的袍服从天而降,给观众遮天蔽日的强烈视觉冲击,展示了楚王霸气十足的性格特征。在演员的选择上,杨丽萍选择了身材高大魁梧的舞蹈演员和尚①来表演这个角色 ,尽可能地还原了历史人物的形象特征。而“帝”刘邦的亮相则采取了幽默化的手段,同时运用了道具“轿子”来衬托刘邦的“顽皮”与“不务正业”的性格特征。在塑造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人物关系上,杨丽萍设计了“互帮互助”式动作来表示两者的友好,同时又设计了“明争暗斗”式动作来表示两者的“争霸”。同时,杨丽萍还设计了刘邦和项羽的表演戏粉去分别揭示刘邦阴险的一面和项羽“沉不住气”的一面。
《十面埋伏》中的“楚”项羽与“帝”刘邦是一种社会性的符号。符号刘邦的社会性能指指向那些看似不务正业却有谋略之人,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正是这种社会性符号的内涵。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类似刘邦性格的人,他们虽然不务正业,但是却善于结交朋友,有谋略,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而符号项羽的社会性能指指向那些刚直、勇猛但不善运用权术之人,所谓“有勇无谋”正是这种社会性符号的内涵,但是这种人更符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从而名流千史。所以,在《十面埋伏》的结尾部分,项羽巨大袍服的再现呈现的正是世人对项羽的敬仰之情。“刘邦式”社会性符号与“项羽式”社会性符号的关系构成一种新的符号,它代表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是一张巨大的网,网中有着千千万万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这张网。有时从表面看是和谐的,但是内心的尔虞我诈却不可预料。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下,扮演任何一种角色的人都可能会成功,因为彼此的缺点与优点有时是相互制约的。正如角色刘邦虽然不务正业,但是他善交朋友,才有了萧何、韩信的追随,使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项羽虽是有勇无谋之人,但是他的气节为后世所敬仰。刘邦与项羽的关系就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它既体现了人与人互助的关系,也体现了人性丑陋的尔虞我诈的关系。
二、“将”韩信和“相”萧何的形象解读
在杨丽萍舞蹈剧场《十面埋伏》中韩信的地位折射出他在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性。历史事件中如果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在十面埋伏中的胜利;在这部作品中,如果没有韩信,这部作品的主题就不会得到很好地体现。韩信在《十面埋伏》中具有“两面性”,彰显了黑与白的对立与统一。正如韩信曾受胯下之辱,他忍受了此般羞辱,却没有让它将自己摧垮,反而奋起日后成为一员大将,这种对比体现了“黑暗”和“光明”。
分裂的人格、人性的善恶、恐惧和欲望是韩信人物的社会性能指。存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对善恶的判断,如同韩信一样有“黑”与“白”两面,“黑”有时并不是邪恶的代名词,它有时更像是内心的一面镜子,有时候“黑”比“白”更加真实,现实社会中又何尝不是?人生就是博弈,是恐惧与欲望的博弈,是善与恶的博弈,是分裂人格的博弈。“欲望是人催化了的需求,需求暗含着必要,因为不能满足会导致伤害、疾病和不愉快②”。恐惧是欲望会带来的伤害,这种心理的伤害一旦愈合会进一步催化欲望,人就是在这种“人格分裂”中进化。
《十面埋伏》中的萧何是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结合,他既活在过去,更活在现在。他时而参与历史,时而旁观历史。这么设计“相”萧何这样的角色是别具匠心的,不同于项羽、刘邦和韩信,历史中的萧何为文官——“相”,他为刘邦出谋划策,但却没有办法贡献自己的武力,在这一点上,他如同旁观者一样,没有身临其境血腥的厮杀,却是血腥厮杀的策划者。杨丽萍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主客体视角不同转换地呈现别具一格的《十面埋伏》。
萧何的人物特征折射出的是善于笼络有利于操控局面之人、善于积累人脉资源,同时,也折射出人性的“两面性”。虽然这一类人有时处于不为人知的“背后”,但是不可忽略其重要性。
三、“姬”虞姬的形象解读
虞姬是杨丽萍舞蹈剧场《十面埋伏》中唯一的女性角色,舞美设计叶锦添把唯一的“红色”给予这个角色。虞姬,才艺并重,舞姿优美,性格刚烈。红色,既是女性的代表,也是性格的代表。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四面楚歌”中的爱情虽是于“黑暗”中滋生,但却经久不衰的,回味无穷。虞姬的社会性能指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社会里的一丝善意,一种美好。对爱情的向往同样是一种欲望,但是这种欲望不会催化恐惧,而会带来一种力量。在现实世界里,女性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女权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作品《十面埋伏》中呈现出的虞姬与其说是刚烈、为爱奋不顾身的典型,不如说是与男性理性对立的感性的代表。
注释:
①备注:这里的和尚是演员的化名.
②布莱恩·特纳(英).身体与社会[M].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