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人文缺失及治理策略

2016-10-21曾盛誉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策略教学

曾盛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1

摘 要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可以从划清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手段的界限、确立完整的人文覆盖和人体生物功能融合的教育目标、政府引导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核心、重新确立学校“精神乐园”的教育地位、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五个方面入手,真正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教学 人文缺失 策略

从人的价值和理性思想上看,体育追求锻炼过程的理性和价值观念理性的一致性;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体育是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过渡的方式之一。总而言之,在人学理论,价值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上都可将人文元素诉诸于体育,而且也应该得到实现。本文以学校体育为基体,将其重新置于广阔的人文主义理论视野,对体育教学的人文缺失做了理论和实际上的统筹分析。

一、我国历史时期的人文体育概况

1840年以前的中国处于古代时期,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儒家的忠孝,在此人文价值的影响下军队的体育充满着忠军爱国的色彩。1840年以后,列强的枪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轰塌了可笑的狂傲自大的民族自尊心,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封建地主官僚开始向西方寻求出路。正是这个时期,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针的指导下将西方的体育课程引入到军事学堂,并称之为“体操课”。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在教育上颁布了《壬戌学制》,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了人文体育内涵,尤其开始关注儿童心理,精神以及品质的培养。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体委在1954年制定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这是新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我国体育事业包括学校体育走上了为政治服务的道路。

二、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人文缺失原因分析

(一)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是我国体育人文缺失的重要因素

西方体育思想的萌生起源于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启蒙,尔后经历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形成雏形,历经时代变迁最终得以形成。其思想基础是希腊的体育体系,讲求肉体与灵魂,身体与心灵,体育与教育,科学与体育的完美结合。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尊重论被社会广泛的探讨和接受,“灵肉一致”主张的形成促进了人们对体育的重新认识,从而为近代体育人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在文艺复兴之后,在16世纪初的德国掀起了宗教改革的狂潮,这时的人文主义体育在思想界的剧烈变化之下变得更为生动,更为贴近生活的实际。此后的法国启蒙运动让人们意识到人文体育的时代价值,其对人性的培养受到广泛的认可。西方近代人文体育的建立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每次思想界的解放都为其发展提供了精神涵养。

(二)传统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致使学校体育人文淡漠

我国教育部门一直注重体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课程设置,但是在应试教育之下尤其是在“高考”这座巨大的龙门之前却显得苍白无力。高考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对体育成绩的考核,因此得不到学生,家长,学校和老师重视,将高考作为人生转折点的学生不可能将体育学习作为重点科目。当前的中国教育可以说一直围绕着高考为轴心运转,学校教师为了升学率而孜孜不倦,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从小为其报名参加各种补习班,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中昏昏如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的设置只不过是有名无实的门面象征,体育课大多被各种文化课占用,基本不能发挥体育的应有作用。

(三)学校体育审核过分突出成绩导致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忽视

人文主义突出教育参与过程中的自我實现,而在人文研究领域普遍认为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无序的存在状态。传统的体育教学所追求的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只是一个过程而并非教育的目的。人文体育立足于科学理论而终于过程的愉悦体验,其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科学理论做支撑,通过合理的教育过程最终达到参与者的身心愉悦。而当前的体育模式,只注重教育的结果的数据化展示,成绩是唯一的考核标准,完全忽视了过程的体验,人性化全无。

三、我国学校体育人文缺失治理策略

(一)划清体育的教学目的和手段的界限

在中国的体育中一直存在着教育目的和教学手段的混淆,把“增强体质,保持健康”这一功能定义为体育的目标,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对学校体育的曲解。我们的体育工作者以学习者身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各种训练措施来提高,却因为忽视了学生人性的完整性而遭到排斥,也与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相脱节。

(二)政府引导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核心

政府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机构,其政策的引导对于社会各界拥有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面对长久以来的我国体育的人文缺失政府首先要确定人文回归的方向,将已经功利化和工具化的体育教学重新实现人文回归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以及全面的培养上来;第二,要进一步实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在体育中扩大民主和科学的内涵,彰显爱的实现,扩大教育的视野,使之能充满表社会主义和谐的精神发展。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相对于周围的学生可以说是智慧的有序汇集,相对于接受教育者的无序性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进而对其整合和影响,将真正的人文精神传播。而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很少具有如此的人格魅力和精神素养。

四、结语

中国的学校体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虽然前人对此项内容做过深刻的研究,但是在当前的升学制度之下也仅仅存在于理论研究领域。要真正实现学校体育中的人文回归,必须将体育目标重新确立并广泛的深入到社会中,在整个的国民思想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参考文献:

[1] 马卫平,谭广,刘云朝.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融合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7).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策略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