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

2016-10-21屈天平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兴趣培养中学生

屈天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2

摘 要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田径运动作为基本的体育运动,相对其他运动而言趣味性不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不够。本文从中学田径课教学中对田径运动教学意识不够,教学设备不全,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基本技能训练不够等问题谈起,简述了培养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重要性,并从教学意识,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角度提出了培养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中学生 田径运动 兴趣培养 方法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延续下来的基本运动形式,有“运动之母”之称,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其项目包括: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跨栏跑、接力跑、障碍跑、马拉松、竞走、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掷铁饼、掷链球、掷标枪、推铅球、全能运动等等。中学生田径运动的教学一般有短跑、跨栏跑、跳高、跳远、掷标枪、铁饼、铅球等。由于中学田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认识到培养田径运动兴趣的重要性,并着力培养中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尤为重要。

一、中学田径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因素是存在于多方面的,而在田径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个关于田径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田径运动教学意识不够,忽略田径运动的重要性

在中学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很重要。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初中,教学中不重视体育课,体育教师也并非是体育专业人士,且学历偏低,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关于田径运动的教学意识薄弱,教师自身对田径运动的重要性了解肤浅,导致田径课内容被忽视。而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受高考制度中的体育不纳入考核范围的影响,体育运动更是被严重忽略。

(二)田径运动教学设备不齐全,学生对田径运动可选择性不高

中学生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与学校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中学关于田径运动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学生在田径运动的选择上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例如,短跑、跳高、跳远缺少场地,掷标枪、铁饼、铅球又缺少器材。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可选择性偏低,大大减弱了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三)田径运动基础知识讲解不够,忽视田径运动基本技能的训练

中学对田径运动的教学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在初中阶段,由于体育成绩要计入中考成绩,相应的在田径运动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就会得到加强。但是基础知识因为与考试考核没有直接联系,则同样被忽略,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理论基础不牢固,训练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而在高中阶段,则是因为体育成绩与高考分數不挂钩,基本没有开设田径课。无论是对田径运动基础知识的讲解,还是基本技能的训练都远远脱离了教学的过程。

二、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乐学”的重要性。乐学,即是学生带着兴趣的学习。可见,兴趣在学习中很重要。因此,培养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同样不容忽视。那么,培养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点来了解。

(一)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一堂成功的田径课体现在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上,而从提高教学效率到提升教学质量都离不开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如果学生对田径运动感兴趣,就会在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上自主下功夫学习。例如,在教师上课之前主动对教师将要讲解的知识进行了解,同时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课后还会对讲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并主动加强技能训练。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接收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促进锻炼习惯的养成,提高身体素质

中学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的健康成长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中学生身体的健康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而在青春期身体健康成长需要拥有好的运动习惯。培养中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能够促进中学生养成平时经常锻炼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训练质量,培养更多田径运动员

我国的田径运动员在后备力量上还存在着不足,中学阶段努力加强田径运动训练力度,提升训练质量,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可以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三、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培养的方法

我们知道,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中学生无论从身体、心理都正在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对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以科学、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提升田径运动教学意识,深入了解田径运动的重要性

意识决定行为。提升田径运动教学的意识,对培养中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深入了解田径运动的重要性是提升意识的关键步骤。有了意识上的提升,才有可能得到行动上的进步。了解重要性,提升意识需要从体育教师做起。首先,学校应该重视田径课教学,尽量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授课。其次,创造机会让体育教师去其他体育专业院校交流,学习先进的田径课教学模式。最后,邀请田径运动专业人士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

(二)加强田径运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完备体育器材,让田径运动具有可选择性

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大部分中学生开始具有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意识。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田径运动项目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宽敞的田径运动场地和完备的田径运动器材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因此,加强田径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田径运动器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田径运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

(三)利用科学的田径教材,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

众所周知,高楼大厦的建造离不开地基的打造。中学生田径运动的教学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对田径运动基础知识的讲解。一本科学的田径教材对田径运动基础知识的讲解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中学生普遍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具有贪玩的天性,自控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在讲解运动的基础知识时,做不到认真听讲并做课堂笔记。因此,拥有一本教材能够补充学生在课堂上遗漏的知识点。

(四)设计新颖的教学的方式,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新颖的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关键。在中学生的田径运动教学中,针对中学生性别、年龄、生理、心理做出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具有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作用。中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强,新颖的田径运动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关注度。例如,针对男女生体质的不同,可以让男生选择偏力量培养方面的掷标枪、铅球等田径运动,而女生则可以选择培养速度方面的短跑运动。再如,在训练学生的短跑技能时,以学生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加入游戏的成分,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五)开展田径运动竞赛,增强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大多数中学生都具有爱表现的心理,而田径运动竞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在同学面前表现的平台。在开展田径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由于爱表现心理的作用,会自觉对田径运动进行锻炼。由此,则可以增强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四、结论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导师,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田径课作为内容较为乏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是促进田径教学发展的关键。同时,实现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认识田径课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田径课兴趣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唐建林.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田径兴趣的培养[J].民营科技.2012(02):73.

[2] 郑琳.给新课标准下的田径教学添点汤——也谈新课改后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0(09):28,23.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兴趣培养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