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

2016-10-21张素平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现状大学生

张素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2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也被广为关注。当代学生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其身体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青少年是一个家庭、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详细了解并做出改善与提高是当前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样本分析法,对整个学院2012年级12889位学生四年的身体素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反映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并试图寻找改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现状

所谓身体素质,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就迫切需要。身体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健康的身体是人得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精神保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对即将步入社会,迎接社会挑战,适应社会发展有着严峻的考验。当代社会环境与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身体体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一、身体素质现状

对表1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与该年龄阶段所应表现出的身体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青年阶段是人体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身体各项指标均达到鼎盛,所以,不管是精神还是机体都应该表现为充满活力和生命力。而测试数据表所显示的结果却是绝大多数学生身体素质处于及格状态,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不及格,良好所占的比例极少,达到优秀状态的更是微乎其微。

第二,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四个时段的身体素质呈波浪线形式,如果把大一时段定为参照的话,大二时段的成绩相对大一时段的成绩,在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三方面都呈现上升趋势,大三时段的成绩相对大二时段的成绩,其不及格率明显增加,而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则明显下滑,大四时段的成绩是在大三时段成绩下滑的基础上跌落更甚,不及格率是四个时段之最,高达20.28%。

二、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成因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现代教育教学体制虽然经过无数次的改革,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想要完全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另外,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误,对于体育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基本是把文化专业知识课程当成重点,而忽略了体育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中学时期尤为突出。因此,出现了大一新生体质测试成绩不理想的状态。进入大学,体育课作为大一大二学生的必修课程,使得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而这种被动的接受所产生的效果与主动参与所产生的效果相比,差别甚大。目前,大学生虽然对体育锻炼的好处持积极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体育锻炼是提高体质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又缺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二)缺乏兴趣,课外体育锻炼严重不足

大学生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兴趣淡薄,缺乏外界舆论的正确导向。因为不了解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运动,进而不参与甚至抵触体育运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除体育课之外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进行锻炼,不知道选择什么项目和方式;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找不到一起锻炼的伙伴,感觉一个人去锻炼没意思;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宅在寝室上网玩游戏。而且,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年轻,现在还不需要锻炼。对于体质健康测试,部分学生则是选择突击性训练,已达到通过测试的目的而不是心甘情愿的主动走进操场进行锻炼。

(三)生活作息安排混乱

据表1显示,大二学生的整体成绩是四个年级中相对较好的。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二年级的学生最多,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要少一些,最少的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生活还没能完全适应,一切按部就班的跟着大学课堂走,到了大二,已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并有了自己的主见意识,且经过大一体育课的学习、大学校园体育组织的宣传以及年度运动会的举办,对体育锻炼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会有意识地参加一些体育项目,从而提高身体素质。进入大三,体育课不再是必修课程,再加上学生已经没有了进入大学的新鲜感,开始变得宅起来,对网络依赖性增强,有的学生甚至于通宵达旦的进行网络游戏,衣食起居等作息完全没有规律。大四学生没有体育课再加之自身的事情过多,找工作、考研、写毕业论文等事情使自己难于脱身,因此,大四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

三、实施对策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在学生进入大学伊始,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方便并且创造条件和机会,通过班级会议、体育课、大众传媒等力量,给学生灌输体育锻炼的知识,鼓励大学生多观看体育节目,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和创办各种体育社团、体育协会,向学生介绍体育历史渊源,传播体育精神理念。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丰富大学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均应从根本上重视青少年的身体锻炼和体育达标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对大学体育课堂进行改革、丰富和完善,包括课程内容体系、课程结构体系、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等,加强科学研究使大学体育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使得體育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实效化。

(三)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学校应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体育器材的建设,完善体育场地设施,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有人指导,有活动场所。另外,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运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像阳光越野跑、校园定向、趣味运动会等一类的活动应多多开展。

(四)有良好的生活作息

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首先,就是充足的睡眠,夜晚是呼吸、消化和免疫系统的活跃期,不按时睡觉或者睡眠过少就会严重影响自身的消化能力和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所以,健康的身体学要有充足的睡眠。有些学生,沉迷网络,深夜不睡甚至是通宵达旦,这样做的结果是百害而无一利。其次,在饮食方面,“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的营养摄入不足,很难在午餐和晚餐中补回来,健康的生活习惯,营养丰富的早餐习惯是每天必修的功课。一日三餐应按时吃,拒绝暴饮暴食和过分挑食,并且要荤素搭配,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能量才能应付繁重的课业和身体的维持。

四、结论

整体来讲,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实施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推动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任重而道远。在今后体育锻炼教学中,我们要加大改革力度,使体育个性化、多样化,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把增进健康,提高体育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大学体育锻炼的首要任务来抓。

参考文献:

[1] 廖向阳.浅谈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增强体质[J].成长之路.2007(02).

[2] 张春燕.大学生体制现状调查与研究[J].2013.

[3] 李印东,农宝嘉,王玉琳.体育与健康[M].电子科技出版社.20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5] 陈雁飞.我国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82-84.

[6] 祝虹,刘亚东.试论大学生身体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58-161.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现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大学生之歌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