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田径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2016-10-21陈为情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思考中学

陈为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就中学田径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我们重点分析了中学田径教学过程中意外伤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基层教师及学生对田径教学的认识、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体育课时的安排、学生身体素质等,并据常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可以在这一问题上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 中学 田径教学 问题 思考

田径教学作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普及率最高的项目之一,无论是在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收效上都应该优于其他项目,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我们日常田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意外伤害事故频发、教学模式单调、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大致是因为教师对田径运动的认知程度有限、对固有教学模式无谓的坚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本文就围绕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进行如下分析。

一、中学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成因

(一)中学田径教学过程中意外伤害事故频发

体育教学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频发一直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而意外伤害事故可能会发生于所有教学项目,在田径教学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出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普通的肌肉、韧带的拉伤及关节扭伤,导致这种意外事故出现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及学生对课前准备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首先,课前准备活动进行不够充分,学生未完全进入运动状态,另外,部分教师对田径运动本身缺乏正确认识,导致课前准备活动与田径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及锻炼部位搭配不够合理,使课前准备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因而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不够了解,导致其在做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到教学环节本身而无法兼顾教学活动的科学与合理性,这样一来,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在田径教学活动中,教师因缺乏对学生身心发育现状的正确认识,且一味追求教学收效,继而在运动量的安排上欠缺合理性,使青少年的运动负荷过大,并最终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3.田径运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受运动场地、天气、温度等不可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众所周知,田径运动通常是在室外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田径教学活动受活动场地、气候因素等影响较大,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没有做好场地安全隐患的排查及不良气候因素的应急处理,则很可能会因客观因素而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4.课堂秩序较差也是导致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与多名基层体育教师的交流可以发现,在总结意外伤害事故成因时课堂秩序往往容易成为被老师们忽略的部分,而据本人多年基层体育教学经验来看,因课堂秩序太差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并不会明显低于前面提到几种情况,因此,基层教师还是要重视对课堂秩序维持,避免因学生无度打闹所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

5.学生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据本人与多名本校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当前大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十分有限,这是家庭安全教育与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导致的直接后果,而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与大大增加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隐患及意外故事的实际发生率。

6.学校基础医疗条件相对较差,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善,然而,基层学校医务建设却仍显不足,据我对周边几所中小学的医务状况了解,大部分学校在应对流行病的防疫、常见病的应急处理方面大致过的去,但在对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面却存在着明显不足。

(二)学校及基层教师对田径教学的认识不足

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因其对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硬件因素的要求不高,且运动量、开展形式等可根据参与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等特点,使之成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普及率最高的教学项目之一。然而普及率高并不意味着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开展成熟度就高于其他运动项目,反而会有不少教师及学生会认为,田径运动过于简单,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另外,对田径教学的积极意义更是知之甚少。对田径教学的以上两种片面认识所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且无法使田径运动对青少年学生的积极作用力得到有效发挥,也不利于德育理念在田径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三)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陈旧单调

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多名体育教师的交流以及对本人过往教学活动的深刻反省,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田径教学活动开展形式过于陈旧单调。通过交流,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开展形式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单调、反复的长跑、短跑、接力跑、往返跑训练,且不说这种教学开展形式的效果如何,我们所能看到的学生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学习兴趣不强烈、参与积极性不高,若长久如此,不仅是田径运动本身的积极意义无法实现,也会影响学生之后其他体育教学项目的学习兴趣,因此,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还需要基层体育教师进行及时的调整。

(四)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受限于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

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意义并非是让学生学会多少田径技巧,而是希望可以在日常田径教学活动,尝试实现并挖掘更多田径教学的已知及潜在意义,如:增强学生体质水平、培养学生的耐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与能力等。我们提到的这几点意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并非短时间内就可达成的,因此,实现这一切意义的前提就是必须拥有充足的教学活动开展时间,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及学校,在体育课时的安排上,通常是一周两至三节课,且体育教师不可能将所有时间用在田径教学活动上,因此,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其意义的实现受有限教学时间的限制较大。

(五)部分学生自身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正常参与田径教学活动

基层体育教师都知道,在每一批学生当中都会有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差,这部分学生往往会无法承受正常田径教学活动的强度,或无法适应既定的教学进度,我知道,在面对这部分学生时,会有很多教师选择忽略他们,使这部分学生不得不被动放弃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时,作为基层体育教师,这样的做法无疑也与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基层教师要做的是正视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選择忽视和逃避。

二、改善当前一系列问题的建议

(一)科学认识田径运动及当前学生现状降低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

第一节中我们就田径教学中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及成因进行了相对具体的分析,既然成因我们已大致清楚,那么,下面我们就如何降低田径教学活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率问题进行一下深入探讨:1.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并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前面我们讲过,田径教学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因为课前准备活动不到位,且教师对当前学生的身心状态了解不足,因此,教师应注意选择与田径运动常见损伤部位相对应的课前热身活动,并充分了解学生课前状态,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2.排除可控安全隐患,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学校及教师应定期对体育教学场地及器材进行检修,并在课前进一步确认,排除因硬件设施问题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另外,在面对恶劣气候时,教师完全可将田径教学活动移至室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田径基础知识的传授、或观看相关田径比赛视频、电影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田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基础。3.注重对课堂秩序的维持,避免因课堂秩序混乱而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4.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从有效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5.加强学校基础医务建设将意外伤害事故影响降到最低。任何体育运动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除部分可预见并可规避的安全隐患外,还存在着一系列无法预知的突发事件,尤其是田径运动这类训练强度相对较大的运动,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状况还不够成熟,极易因自身状态不佳、心理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摔倒、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既然无法完全避免,那么如何将事故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就显得愈加重要,在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时,第一时间对其损伤部位进行简单、及时、专业的处理可有效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强基础医务建设,从而有效降低意外伤害事故青少年学生的身心伤害程度。

(二)丰富田径教学开展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

第一节我们提到过,因原有田径教学开展形式单调,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丰富田径教学开展形式、增强田径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找到更加适合所教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现状的方式方法,在日常田径教学活动中我常以游戏法展开教学活动。如:以“集体夺宝大战”的形式展开田径接力赛、以“摘苹果”的游戏展开往返跑训练等。

(三)充分利用网络及现有资源对田径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田径运动本身的认识不足,往往会对教学活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盲目,更谈不上田径教学积极意义的实现了。因此,基层体育教师应充分利有当前方便且丰富的网络资源,对田径运动本身及其意义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使之后的教学活动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另外,也要适时的在教学活动中将其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使之对田径教学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为之后田径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与目标

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及兴趣点,除可有效避免因教学任务与目标制定不合理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之外,也可有效避免因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与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兴趣与爱好而形成的教学活动中阻力的产生。

(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田径运动的作用与优势尽可能多的发挥出来

前面我们提到过,当前大部分地区与学校的体育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若想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又要尽可能的实现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一系列要求是十分困难的,其实,想要达成既定目标,我们基层教师可用的时间也并不局限于课堂时间,我们在课外也有课外活动时间、大课间等时间可利用。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可利用时间,将课堂内容拓展到课外,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利用的时间就有了。但教师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这些课外时间时,教师要确保活动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在确保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时间达到缓解学生繁重学习压力的同时,达成既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涛.中小学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优化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01).

[2] 徐指挥.中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05).

[3] 王晓冰.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07).

[4] 朱俊波,杨伯亚,张彬彬,田森桩.对重庆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S1).

[5] 吕雪松.对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思考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