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关县魔芋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6-10-21田代兴

农业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产现状发展思路

摘 要:魔芋是大关县6大优势产业之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魔芋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品种布局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根据规划,大关县适宜魔芋种植面积约0.8万hm2,抓好这一特色产业发展,将成为大关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应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

关键词:魔芋产业;生产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S6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07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草本喜阴植物,能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及工业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魔芋近年来在大关县发展很快,种植面积稳步推进,种植的规范程度有所提高。虽然栽培历史久远,但是许多农户仍然粗放的种植魔芋,仅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有零星种植,规模小,产量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何在大关县规模化种植魔芋,寻找尽快形成产业的途径,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魔芋再生性强,适应性广,它含有多种生物碱,禽、鼠、畜都不伤害它,因此易于栽培管理,是大关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一般每667m2产1500~2000kg,产值达3000~4000元。从大关县农作物的经济收入看,种植魔芋的效果十分可观,玉米每667m2产300kg,产值为500元;水稻每667m2产450kg,产值1200元;烤烟每667m2产100kg,产值1400元;蔬菜每667m2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但劳动力投入大,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产值与魔芋相比,魔芋产值较好。魔芋在大关适宜种植面积大,销售条件好,群众种植的积极性高,发展潜力大。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结合大关县“十二五”规划的实际,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加快发展特色产业迫在眉捷,现就魔芋产业发展谈谈粗浅认识。

1 现状

1.1 魔芋品种单一

目前大关只有花魔芋和白魔芋2个地方品种。2个品种均表现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优点;分布在木杆、高桥、寿山、吉利、悦乐、翠华、玉碗、天星等乡镇。

1.2 种性退化

由于长期自然种植,没有科学的技术指导,地方品种不断退化;由于魔芋市场好,很多农户将适宜留种的魔芋作商品芋卖掉,加大了魔芋种子供给的难度。

1.3 品种布局不合理

按品种特性,低海拔地区宜种白魔芋,却盲目种了许多花魔芋,造成易感病,产量低;相反,高海拔地区不适合种植白魔芋,许多农户却盲目种植了一些白魔芋,结果效益较差,没有发挥品种优势。历年的魔芋生产,规模种植的少,零星分散的多,种植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公路沿线、交通方便、适宜种植魔芋的地方发展少,边远的地方却相对形成了规模,加大了生产成本。

1.4 魔芋软腐病发生较重

农户盲目选择种芋,一些本身带病的魔芋也被选择作种芋;农户在种植和贮藏魔芋时,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对种芋进行消毒 ;田间管理粗放,没有按时进行预防。

2 发展思路

魔芋是大关6大产业之一,应结合大关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解决好制约大关魔芋产业的因素,提出以下发展思路。

2.1 合理布局

根据几年来外调种易失败的教训,宜将白魔芋种植适宜区的悦乐、翠华定为种芋繁殖基地;花魔芋种植适宜区的木杆、高桥定为种芋繁殖基地,在木杆镇甘顶、细沙村建立1个33hm2的魔芋原种繁殖基地,随后轮换在5个魔芋主产乡分别建立3个魔芋优质种芋繁殖基地200hm2,可使各个魔芋主产区就地解决生产用种,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种芋损伤;可以解决轮作换茬问题。根据品种的特性,宜在海拔1200m以下地区发展白魔芋,海拔1200m以上地区发展花魔芋。将上高桥、吉利、天星、寿山、玉碗定为商品芋基地,相对集中连片规划,并进行合理轮作。由于在短期内大关县种芋供应不足,可扩大向邻近县区引种,加快产业发展。规划要本着农户自愿,又要充分引导,使规划有的放矢,提高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2 建立魔芋新品种试验基地

搞好魔芋品种试验、抗病性试验、栽培试验是选育魔芋新品种,提高魔芋产量和效益的必要手段。目前,大关县尚无魔芋试验基地,要搞好魔芋优良品种的选择十分困难。因此,宜在县城附近建立一个面积3.33hm2左右的永久性魔芋新品种试验基地,每年从全国各地引进魔芋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不断筛选出优质、高产、高抗病的优良品种,确保魔芋生产发展的需要;针对魔芋种性退化的严重局面,与省农科院加强合作,把适合当地的品种送去脱毒复壮。

2.3 成立技术攻关组

为加快魔芋产业的发展,应尽快组建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专业技术队伍,负责引种试验筛选良种,摸索魔芋储藏运输和高产栽培技术,实现魔芋高产高效的目的。技术组的工作经费,应按市场的方式来运作,请示政府先解决一定的课题启动经费,作好品种和病虫害防治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服务工作,重点探索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方法,按照不同药剂、不同剂量、不同施用方法对不同品种进行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从中选出抗病性强的魔芋良种应用于大面生产。

2.4 繁殖种芋

要使大关县魔芋产业尽快发展壮大,选择繁殖好种芋是关键。宜选择健康的100g以下的魔芋和芋鞭作种芋。在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下相对集中规划,可采取农户自繁自用和集中繁殖供种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种源问题,可就地解决生产用种,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种芋损伤和病害发生。

2.5 作好软腐病的预防工作

魔芋大多数病害都是通过种芋传染,田间选择种芋应注意地块是否是连作,魔芋植株是否健康。应选择前作没有种过魔芋的地块,植株健壮,自然成熟的植株留作种芋,选择晴天收获,将表皮光滑、芽眼浅的魔芋留作种芋。一般花魔芋选择500g以下,白魔芋选择100g以下的魔芋留作种芋,晒种2~3d,期间用农用链霉素喷洒种芋,目的是让种芋表皮形成一层药膜,防治病菌感染。种芋表皮的水分下降15%时,就可以将魔芋种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薄层堆放贮藏。

2.5.1 种芋处理

这是防病的关键一环,宜在播种前将种芋暴晒3~5d,再用50%可湿性多茵灵粉剂1000倍液或用农用链霉素150-200PPM稀释液喷撒晒干,预防真茵病害,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2.5.2 土壤消毒

土地要求轮作,土地耕作前每667m2用40kg生石灰进行消毒,减少土壤带菌。

2.5.3 科学施肥

施用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减少肥料带菌。施肥按氮、磷、钾比例6︰1︰8配合施用。

2.5.4 加强田间管理

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彻底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切断病害传染源;田间随时检查病株,魔芋出苗后发现有带病株,立即拔出深埋或者集中烧毁,在病株周围撒施生石灰,并将土踏实,防止雨水带走病菌造成再次污染。在7~8月魔芋软腐病发生的高峰期,要求用农用链霉素喷洒魔芋2~3次,预防魔芋软腐病。

2.6 加强领导,整合资金

政府应高度重视魔芋产业发展,整合项目资金,制定发展的扶持政策,每年在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挤出资金支持发展,并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确保试验示范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按劳付酬。

2.7 建立精粉加工厂

在种植规模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通过引进外资或激活民间资本,在县内建一个精粉加工厂。为方便加工运输,精粉厂宜建在天星或岔河,有利于产品外调。

2.8 创新运作机制

将原有的魔芋协会合并成立昊昕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从公司领导到主要员工均由农科人员组成,自主经营,充分调动农科人员的积极性。使魔芋产业发展直接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按市场规律运行。整个魔芋产业的发展,不仅积极主动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而且积极寻求与企业介入,应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力求形成试验、示范、推广、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尽可能地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发展大关魔芋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致富的当务之急。近几年魔芋价格较好,群众积极性高,要抓住商机,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优势产业。

作者简介:田代兴(1974-),男,云南大關人,大关县天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研究方向:农业技术。

猜你喜欢

生产现状发展思路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祁连县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