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变化规律分析及控制对策

2016-10-21冯伟廖丰姣李柏生

农业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药残留蔬菜对策

冯伟 廖丰姣 李柏生

摘 要:对近10a内衡东县内的18326批蔬菜样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10a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水平逐年下降;蔬菜农药残留随季节变化较大,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生产基地、外地蔬菜也高于本地蔬菜。针对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的规律和特征,从宣传、技术培训、强化检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蔬菜农残控制对策。

关键词: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规律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0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1,2]。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增加蔬菜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3,5]。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后没有被分解而残留在蔬菜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等的总称。蔬菜中残留的农药被人取食后,长期积聚会引发慢性中毒,诱发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6,7]。随着农药残留危害的凸显,许多研究者对蔬菜残留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8,9]。许宇飞等人根据各污染物的限量标准进行逐级评价,提出了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方法[10]。李聪等人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农药残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11]。Chen等人采用数学模型分析了蔬菜農药标准对出口的影响[12]。Steven则采用量化打分的方式对各评价因素进行了定量化比较[13]。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视,各地加强了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14]。也有不少研究者对部分地市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5],但多是对短期数据的分析[16,17]。为了解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和安全程度,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变化规律,本文研究了衡东县2005~2014年10a间的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数据,以期找出其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根据例行监测制度在全县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9个超市对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瓜菜类等4大类蔬菜进行抽样。从2005年2月~2014年12月共抽检蔬菜样品18326批。

1.2 检测方法

按NY/T488-2001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为RP-410型全自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酶试剂为乙酰胆碱酯。

1.3 检测结果判定

检测结果以拟制率(%)表示,并判定拟制率﹤70%的样品为合格率,≧70%的样品为不合格,属农药残留超标。农残超标率=农药残留超标样品/抽检样品×100%,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16.0软件进行显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2004年以来10a全县共抽检蔬菜样品总数18362批。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汇总见表1。可以看出衡东县的蔬菜整体安全水平与全国保持一致,衡东县农药残留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下降到2014年3.0%,下降了7.8%。与全国蔬菜农残超标率平均值由2005年的8.6%降到2014年的3.7%,下降的4.9%比较,比“国检”的多下降了2.9%。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的年度变化见表1,可将10a内衡东县例行监测的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成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6年以前的快速下降期,与全国相比,这一阶段变幅较大,农药残留快速下降;第2阶段为2007~2009年规律波动期,期间逐年下降幅度不大;第3个阶段为2010~2014年持续稳定期,年度幅度较少,呈稳定水平,并保持和控制在全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4%规定规范之内。将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2个时间段的蔬菜例行监测结果与对应时间段内 “国检”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2),从分析结果可见,2005~2009年间蔬菜农残超标率衡东县的与“国检”的有显著差异,说明2005~2009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较为严重,2010~2014年间衡东县的已接近“国检”的水平了,蔬菜农药残留在可控规范之间,蔬菜质量安全可靠。

2.2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根据《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管理制度》的要求,重点抽检了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瓜菜类等4大类蔬菜。经整理统计分差分析为表3,10a间4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平均值在3.08%~7.06%之间,不同类型蔬菜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豆类的最高为7.06%,与瓜果类的3.08%差异显著;叶菜类、茄果类的分别为5.68%、5.66%,与瓜果类有差异但不显著,且两者无差异。

2.3 不同季节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将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情况按春季(2—4月)、夏季(5~7月)、秋季(8~10月)、冬季(11月~次年1月)进行整理汇总分析表4。不同季节蔬菜农残超标率差异显著,以秋季的6.52%最高、夏季的5.58%次高、春季和冬季的较低比较接近。

2.4 不同抽检点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10a来,衡东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主要是在全县各超市、农贸市场、蔬菜专业生产基地抽样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按超市、农贸市场、基地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表5。不同抽检点的蔬菜农药残留差异显著,以超市的6.52%为最高、农贸市场为5.45%次之,专业生产基地最低为4.03%,超市的比专业基地高2.49%。

2.5 不同来源地的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衡东县每年有20%左右的蔬菜从衡阳市、衡山县蔬菜批发市场贩运而来,其主要品种有豇豆、四季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结球甘蓝等,这些蔬菜基本上是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省等生产的。根据蔬菜产地来源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表6。明显表明本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低于外地蔬菜,年平均分别为4.833%和6.682%,低1.849%,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地蔬菜质量安全还是比较可靠的。

3 讨论与结论

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水平逐年下降。近10a来衡东县共抽蔬菜样品18362批,平均每年近2千批。农残超标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下降到2014年的3.66%,而且逐年下降,近五年已接近“国检”水平,控制在全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4%规定范围之内,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衡东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明显提升,能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蔬菜农药残留随季节变化: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经10a的数据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1a之中随时间推移呈先上后下降的趋势,各季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这与许多研究者的调研结果类似。

蔬菜农药残留随种类变化。不同种类蔬菜受农药污染的程度不同,衡东县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这种变化规律与本地的气候和种植特征有关。

蔬菜农药残留随地域变化。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生产基地;外地蔬菜的也高于本地蔬菜,是因为每年1~4月和11~12月超市和农贸市场大量贩买外地蔬菜,特别是贩来的豇豆、辣椒、茄子、大白菜、苦瓜等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已影响到衡东县蔬菜质量安全。

4 控制对策与建议

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民对农药和农药残留超标所造成的危害认识,是从源头上控制蔬菜农药残留的关键。为此,各级政府及行政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网、培训讲座、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法律、法规和知识,通过宣传,提高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广大菜农科技素质不高,不能正确识别蔬菜病虫害种类,不能掌握农药的正确使用技术,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应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对菜农进行培训,在蔬菜上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指导菜农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利用生物技术,如防虫网、黄板诱虫、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物理技术,如土壤覆盖高温消毒、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技术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保证生产的蔬菜无公害。

强化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田间地头是农产品的生产关键,只有把好这一关,才有可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和督促蔬菜基地建立检测室,对即将采收上市的蔬菜进行农残速测,对速测不合格的推迟采收上市,可大大减少农残超标蔬菜进入市场。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制度,凡未经检测蔬菜一律不放行批发销售,及时销毁检测不合格的蔬菜,杜绝异地销售现象的发生,切实保证上市蔬菜的质量安全。

着力建设蔬菜基地,推进蔬菜无公害产业化生产经营。目前,千家万户分散式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不利于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经营,为此,要加大投入,鼓励菜农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政府的奖励和项目資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专业蔬菜基地建成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园。走规模化、集体化、专业化蔬菜生产道路;要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科技示范户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引导建立“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超市+基地+科技示范户等蔬菜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蔬菜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生产出质量安全的蔬菜。

参考文献

[1] 黄卜,韩磊. 浅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河南科技, 2014(07):248.

[2] 王绪芬,袁素芳. 瓜类蔬菜农药残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0):6694-6702.

[3] 侯军梅. 芜湖县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7):139.

[4] 古丽加汗·哈克木. 蔬菜农药残留的产生与控制措施[J]. 北京农业, 2014(24):274.

[5] 王洁莲.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22):28-29.

[6] 张军钱,秦志前,白新明, 等. 鲜食性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急性膳食风险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1):200-205.

[7] 庞莺莺. 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J]. 现代园艺, 2014(01):70-71.

[8] 张星联,张慧媛,唐晓纯, 等. 基于神经网络的蔬菜农药残留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2):259-267.

[9] 方永美,孙凌洁,廖鉴康, 等.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蔬菜农药残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3):194-197.

[10] 许宇飞. 沈阳市主要农产品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6,15(1):32-35.

[11] 李聪, 黄逸民.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2] 罗娜,甘宁,李晨光. 2012年-2013年鞍山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03):399-400.

[13] 孙建东,李华,黄剑飞, 等. 如东县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与分析[J]. 上海蔬菜, 2015(02):11-13.

[14] 高洁,李拥军,范淑娇, 等. 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3):137-138.

[15] 汪少敏,马丽萍,付晓陆. 2010-2011年余姚市售蔬菜农药残留分析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12):1649-1651.

作者简介:冯伟(1979-),男,衡东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保护监管工作,衡阳市农学会会员。

猜你喜欢

农药残留蔬菜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杀菌剂嘧菌酯的研究进展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