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

2016-10-21潘素珍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师生关系高中英语

潘素珍

【摘要】现代英语教育要求教师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 师生关系 学习主体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离不开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师生关系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学习的客体,强调的是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学会”。实践证明,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下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养成的能动学习机制,亦不符合新课标提倡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就英语教学而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作为新课程教学的重点目标。目标明确了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英语学科作为语言学科决定了其“应用性、人文性”的特点。广西师大王才仁教授认为:学生与教师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体,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互为一体,教学相长,即师生相长。

新型的英语课堂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语言的舞台,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但是作为非母语学科,在缺少语言环境及相关语言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生都为“被”学习。因此,能否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笔者认为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在教师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交际活动。只有学生在学习中自学地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英语,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教师的“教”不是单纯地传授语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设计灵活的、有效的以任务型为主的语言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刘润清教授说:“English can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为了突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中不但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以教材为依据;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熟悉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并在创作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做到深浅有序,难易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只有学生切实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才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才能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英语学习要摆脱空中楼阁的尴尬的处境。学生未来的终身学习才有可能得到实行。教师在备课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是检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依据。

第一,高中生在学习非母语的过程中会发现英语学习与自己的实际应用存在差距,并且考试成绩对其学习信心产生较大的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也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教师在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时。英语学习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素质——听、说、读、写。因此,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学生在课前就应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并在准备阶段发挥自主学习能动性或积极参与同学合作,与老师一起为上好一堂课努力。

第二,教学活动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教育学理论学习者对某种事物有需要就会产生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更是外语学习的决定性因素。课堂作为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第一平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英语活动进行第一次的英语学习体验。因而,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形成“我要学”的学习心理,再通过积极的活动参与过程体验学习的兴趣、感受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教师要找到能够充分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感受“寓学于乐”。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教师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学任务、联系教材与实际,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实现由“我要学”到“我爱学”的转变。同时,教学活动还应多样化。例如:教师可适当地开展英语竞赛,如词汇、阅读、写作比赛等,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及不足。

三、教师的指导性作用。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同时也要融入学生当中,教师真正地实现从教学主体到教学指导者的转化。教师是学科教材的主导,教师要成为教材与学生之间连接的桥梁。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教学重、难点要分明,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吸引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教师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达成学习目标,学生才能真正地主动学习。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學生只有在学习中的主动学习能力表现在其自主思维能力,其中包括三个方面:问题、思考、反思。因此,教师要设计科学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并且要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便于寻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最后,教师要能够组织学生反思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等。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路形成系统化的反思、总结,才能帮助学生内化自己学习的思路。教师可采取个人反思、小组反思、结合教师教学反思,指导学自主思维的形成。

总之,英语教师要在让学生在缺乏外语氛围的学习环境中学好英语。必需做好十分的准备。教师的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好的条件,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自主意识,督促学生运用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英语学习才有可能从课堂学习转化为可持续性的自主学习,实现新课标努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张峰《教育教学论坛》, 2014(33):169-170

任学渊;;教学互动与学习主体的塑造[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师生关系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让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