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留守儿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2016-10-21相华星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温馨思想品德儿童

相华星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小学中留守儿童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基础教育阶段,正值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自然是每一个留守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相对于有父母在身边的小学生,留守儿童缺少了本该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这无形中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也给我们这样在基层农村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德育位居五育之首,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自当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做到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寻求做好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留守儿童 思想品德教育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当然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般都做了一定的安排,据此可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父母双方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单独抚养的孩子,从某种角度讲可以成为“单亲家庭”孩子。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较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均在身边的孩子)来说,欠缺父爱或母爱。

2.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缺乏父爱和母爱,得到的多是祖父母的溺爱。

3.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被托付给亲戚照管的孩子,这种也较为常见。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品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就品德方面主要表现有: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所以留守孩子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中,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的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如何对留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问题意义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做呢?现就课题研究开展以来的相关研究与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1、以家庭为本,营造温馨的家园

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生活习惯与道德修养,与他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有无数的事实可以证明。可见,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对留守儿童成长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他们的优良思想品格的发展。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留守儿童代家长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状况的模底,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其次,按时组织代理家长学习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同时相互之间进行留守儿童教育经验交流,探讨对留守儿童教育方法,使他们正确掌握教育留守儿童有效的、可行性的教育途径,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2、以校为家,营造温馨校园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多,学校要想尽办法让留学生守儿童有个温馨的生活环境,校园的每一平方米都成为学生受教育的平台,让校园的教室、走廊、办公室和留守学生之家等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学校要提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

a、营造和谐氛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知识和学问,更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对学生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爱。以文明从教,用文明的言行、举止去教育、感染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成为他们的知心人。针对留守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犹如家里的温馨。

b、建设平安校园。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建全学校安全制度,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邀请交警队、派出所、消防队等到校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具有安全防范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高高兴兴地来,平平安安地回家。在学校里开展安全从我身边做起,争做文明小学生等系列活动,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多进行家访,尤其是“问题学生”,要经常到留守学生家里走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以关爱的形式给予,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c、开展快乐活动。他们在快乐活动中融合地进行交流,使品德教育自主建构得到充分实现。学校要广泛开展“手拉手、心连心、同一片篮天”和、“我留守、我自强、我幸福”文艺等活动;创办一些《留守之声》之类的板报,让留守学生能通过这样的平台,展示自己留守的风采。

3、在群体关爱中健康成长。

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帮助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乐园”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留守儿童乐园”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家园;活动中的乐园;学习中的温泉。大力提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动员有实的社会团体、个人进行结对子活动。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使他们无后顾之忧,体会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生活不是孤单无助的,是和谐、温暖的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有责任地尊敬、爱戴老师,团结、爱护同学;有责任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同时,必须学会爱自己,进而学会爱父母、爱别人、爱学校、爱社会,努力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社会。

总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发动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的渠道,把对留守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做到让留守儿童幸福留守,为这群特殊的孩子撑起一片纯净明美的蓝天。

猜你喜欢

温馨思想品德儿童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温馨的一家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留守儿童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