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构建探究式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体会

2016-10-21辛思同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设情境数学课堂

辛思同

【摘要】学生是具有鲜活思想的生命个体,数学教学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变单纯灌输的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奠定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探究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要善于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探究,实施激励评价,激发学生探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 自主探究 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

改革传统被动接受学习为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是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构建探究式初中数学课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践行“育人为本”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一、教师要善于积极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教材内容精炼、简约,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易于接受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数学情境的途径有很多。可以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可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交替在学生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给学生创设数学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像商场打折、股票、时势工程等问题来创设问题情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现实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时,利用长江三峡中的工程问题:有一倾斜角为30度的山坡,从山脚延山坡向上2000米处有一张飞庙,如果大坝围堰,则水深会达到1200米,为了保护古文物,请你想办法算出张飞庙是否会被淹没?这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问题便在学生主动的摸索中完成。

三、组建数学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新课程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倡的组织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集体的智慧充分地发挥出来。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人、六个人,最多不超过八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已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教学实践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三、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创新探究

教学中,学生对某一主题要进行研究,有一个发现、创造、修正错误、正确认识的过程。他对知识的获取就如科学家在研究某项课题一样有成功、有失败。教师应尽可能营造一个便于获得直觉的背景或氛围,使学生能够去猜想,去验证。 例如:在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堂课时,这样安排学生探究:首先,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组木棒:一组可以组成三角形,一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的长度,一组是两根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的长度。然后,学生摆三角形,量出三组木棒的长度。最后,教师把学生量得的木棒长度分三块罗列在黑板上:一块是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数据,一块是两根木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木棒长度的数据,一块是两根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长度的数据。教师就此提出:“请你用一个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条件”的问题。这时,学生一般会在能够组成三角形的那些数据里寻找关系式。有的会用两线段的积大于第三条线段,有的会用两线段的商与第三根的长度比较,有的甚至会用两线段的平方和与第三根木棒长度的平方比较等复杂的形式。不管学生用哪种方式,教师都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引导一一筛选,或者举例否定,最后只剩下所要得到的结论。 这样的学习,学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猜想、验证这两项主要的学习手段,增加了学生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课堂评价,树立学生探究的自信心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中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情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获得肯定,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即人们所说的“成功是发展之母”。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据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要教师设框框,先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运行。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理想怕的境界。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创设情境数学课堂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